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气氛

2015-06-12 16:42赖谞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语文教学

赖谞

摘 要: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为教师顺利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情境,学生们也能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促使他们积极探讨、认真思考,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身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 习兴趣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同仁多年实践后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开始课堂教学前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天性,就是爱玩,课间十分钟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够的,很多时候上课铃声不能一下子把他们的心拉回课堂,学生上课时也容易走神。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和学生闲聊,比如聊聊他们感兴趣的食物、电视剧、故事书等,增进师生关系,为授新课做情感铺垫。或者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背背诗等等,慢慢的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为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带动学生动手操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用我们的话来理解就是,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包括感知觉器官的运动,也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即促进儿童智力的發展与儿童的动手操作有关。人的大脑皮层有很多神经系统,包括感觉和运动部位,在众多的部位中,控制手运动的部位所占范围最大,也就是说手部的运动能带动大脑很大区域也跟着运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官和脑同时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直观学习的表现,也就是把书本内容鲜活化,使得语文学习有趣味,课堂学习不再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而是老师说,学生动手又动脑。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也学到了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微笑授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怎样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而易行的就是面带微笑授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递正能量给学生,所以,我们的微笑必须是微笑自然的、发自内心,这种微笑是关爱学生的表现,而不是娇柔做作、虚情假意的表现。学生在充满着温馨气氛的课堂中,感觉教师既可亲又可敬。有一些教师总喜欢板着一张脸上课,认为这样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无疑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毫无亲切可言,学生还敢和你交流吗?其实,教师的威严和亲戚感都不是建立在苦瓜脸的基础上,而是教师的学识和素质修养。微笑授课,是教师自信的一种表现,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而板脸授课,是教师对自己不够自信,需要靠外来压力去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听话,我觉得,这样授课的效果是一定有的,只是不能持久。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的传递正能量给学生,微笑授课,用自己愉悦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在一种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并不少见,因而多媒体教学成为了现代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死板乏味的课堂教学方式,使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本内容相结合,有趣味的课堂气氛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使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巧设悬念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是由应试教育过度而来,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觉得没必要活跃课堂气氛,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活跃课堂气氛,生怕形成灌输式教育,一次课下来,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一言未发。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下面的学生死气沉沉的听,被动的接受知识,丧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教与学分离,处于对立状态,其教学效果也就不尽人意。作为现阶段的教师,我们要摆脱这种传统观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趣味的悬念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面对有挑战性的问题,会自觉的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让学生讨论学习,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不用担心了。

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在诸多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就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教师首先要从教育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要控制好自身情绪,用好的态度、灵活的语言、好的教学方式巧妙的设计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营造课堂气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实际、自身、学科、学生、环境等等,选择采取适宜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