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6-12 16:42赵树奎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渗透体育课

赵树奎

摘 要: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教学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市创新大赛等比赛为载体,推动对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不错效果。 中学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创造教育,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创造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创造教育;体育课;教学;渗透

创造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性的的基本论,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有创新发展个性,打造具有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造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上,学生的学习是往往一种被动的接受式的的状态,教师统一口令指挥,学生学习动作要领,教师做动作示范,学生在老师模仿,不需动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大大的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所存在问题 “创造教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一、在体育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中学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创设多样性教学情景,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体育教学充满活力,培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热情。因此,课堂上应根据中学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学专业特点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例如:中学文化课学习相对枯燥,体育课的内容要生动有趣,我们运动具体的教育内容创设情景,能使枯燥的教材、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的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完成。如教学田径跑的辅助练习时,创设“侦察兵”的情景,按照规定目标、跑线、动作和教师的口令进行,听到“上山”口令,学生做“高抬腿跑”;“下山”一小步跑;通过敌人雷区——曲线跑;通过铁丝网,在垫子上做爬城动作等。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下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培養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按照动作技能正负"迁移"基本规律特点以及体育运动技能的表象特征,这样增加了动作形象的刺激,引起想象,激发创造思维。

二、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能力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充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授学生体育运动知识时,要时时注意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培养和锻炼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多样性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总结发掘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行主动的思考问题,才能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教师用准确的的动作示范,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去想象发挥学生想象力

如我们体育课技巧中"鱼跃前滚翻"教学,用"屈膝团身抱腿起,恰似鲤鱼龙门"的形象生动语言描述动作要领,出示体育挂图,同时体育教师再做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通过语言启发和体育挂图教师示范直观展示,让学生的大脑感知鱼跃前滚翻的表象,了解动作的基本要领和动作结构,在大脑中建立动作的三维立体感念,让理念与实践之间的产生联系。由于语言描述、学生观察从而在头脑中储存有多种多样的表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创造能力。

(二)通过利用原型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原型启发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法。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证明:原用型启发是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在标枪的体育课教学中,如“前滚翻”的动作原理时,可用滚动像皮球来进行形象的比喻,再如我们经常将身体姿势比作一张拉满弓,并说明满弓的道理。标枪就是放在弓一端的石头。当身体这张弓拉的越紧,越满时,石头就被弹的越远。通过形象比喻让学生悟出动作的本质,引导并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在体育课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当知道怎样学习才能知道创造。学生学习动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的基础之一。然而在我们的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像容器一样,很多时候老师只是往里面灌输,学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听讲,然后教师做示范动作,学生再跟老师去去模仿,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发挥想象力,长此以往就压抑学生的想象空间,无法让学生在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所以像这样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情境是无法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上,以充分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结论: 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是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符合学生身心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通过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并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去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培养其创新能力。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渗透体育课
体育课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让思维“轻舞飞扬”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