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紧扣“情感”教学

2015-06-12 18:08王成勇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基调孔乙己意境

王成勇

语文教学主要是课文教学,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有其感情基调。它们或情感丰富,发人深思;或情节生动,令人回味;或意境开阔,引人入胜;或激昂高亢,催人奋进,或深沉悲壮,引人思索……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感情基调,去调控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思想情感与课文感情基调产生火花,形成共鸣,通过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容感受和情绪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形”、“神”统一,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亦多术矣”,就是说教不同类型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基调调控法,收效甚好。

一、情感调控法

有些文章的感情基调,本身就是作者情感世界的写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活生生客观现实世界的艺术现实,又大都浸透了作者热烈深沉的爱憎之情,因而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组织学生学习这类作品时,应通过作品中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情感去打动学生,使二者情感形成共鸣,当学生感受到课文的情感基调,沉浸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之中时,教师应由“情”的点拨到“理”的启迪,促进学生去思考。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作者为什么把它放到人民群众和天地万物之间?”“一石击起知层浪”,学生就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教师适度把握时机,把握信本文抒情基础,这样本文的“理”也就自然浮出水面。学生便会认识到本文主要通过人民群众,天地万物此呼彼应的深情回答,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画面,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周总理无限的怀念和崇敬。

二、情节调控法

在小说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只会注意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且力求全面、细致地讲解。这样尽管人物形象能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却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无论教师如何地点拨、诱导,学生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很好地进入“角色”,不能达到“形”、“神”统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小说情节中的高潮部分来调控学生的情感,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利用学生的对话或表演,使平淡的分析讲解式教学变成有声、有形、有立体感的“活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去吸收知识,受教育。

《孔乙己》一文,如果教师单纯地就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作具体分析,也许整个课堂笑声迭起,学生只会以取笑的态度去看待孔乙己本人,而不能很好地去发现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若组织学生把孔乙己每一次和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节表演一下,这样孔乙己和众生的鲜明形象不用教师过多地分析也就立体地、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的叔叔于勒》借用此法,学生也会很轻松地发现“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马克思语》

三、意境调控法

现代一些文质优美的散文,唐诗中的一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都勾勒出了种种诗般的意境,而这些意境往往就是文章的基调,作者情感的出发点,但只能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现,没有形体,没有色彩鲜明的画面。由于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对感受、想像能力差的学生,若教师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分析,再美的意境也会变和平淡无奇。应把握住优美的意境,去调控学生思想情感,正确引导学生,根据作文的文字内容,展开积极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联想,想像,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达到感受与理解共振,把无形的文字内容变成有形的境界,学生便可轻松入“情”。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富有诗意。在授此课时,若孤立地讲授本文所描绘的各种画面,这样不仅把本文“景”、“情”割裂开来,而且更不能把“动人之事”(杨朔语)传递给学生,不能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紧扣本文意境,把握文章比喻、拟人等艺术法去调控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本文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领悟到春的活力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力量。《望天门山》一诗运用此法,学生会自然通过天门雄奇秀丽的景色了解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沁园春·雪》、《江南春》等一批意境优美的作品,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背景调控法

有些文学作品吕的形象,由于与学生所处时代、地域存在差异,教师如果就文章本身片面地讲解,或肢解原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带入“不识 记挂山真面目”的迷雾里,学生就会片面地去理解文意,而不能把作品的“形”和“神”有機统一起来。殊不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资料来调控学生,让学生思想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背景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利用背景中所提供信息去领会文意的深层含义,走出迷雾,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威尼斯商人》,由于作品反映时代,及人物形象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且又是节选部分,就应该充分利用西方戏剧的有关知识,详细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样学生对本文就会上通下联,能深刻地领会到作品中的“形”所表现出的“神”,更准确地把握主旨。《我的叔叔于勒》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学生对“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解甚少,可充分利用作品政治背景和列宁关于美国“民主自由”的论述来引导学生,使其心领神会。

把握住课文感情基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充分吃透教材,灵活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调控学生思想情感,提高其阅读、欣赏能力。

猜你喜欢
基调孔乙己意境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俏丽基调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总基调: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