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咀嚼,让散文阅读教学更有味

2015-06-12 18:21汪永波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想象初中语文

汪永波

摘 要: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解读与鉴赏散文目的是为了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让散文阅读教学更有味?文章从把握线索,理清思路;沉潜涵泳,挥斥想象;理解词句,凸显内涵;披文入情,发展兴趣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咀嚼;想象

散文是一种优美的文体,既能够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技巧的典范,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广阔的外部世界,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思考,这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相结合”的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也特意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编入到教材中。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应当利用好课本上的散文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对散文进行鉴赏。

一、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形散神不散”,文章的结构和形式看起来是非常松散无章的,但是作者的主要思想感情则一直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正是由于形式和结构上要求不是很严密,散文的取材才有了广阔的范围,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自由的选取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对于这松散的结构和形式而言,线索正是推动情节发展,联系上下文的重要工具,在散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彻底理解好并鉴赏好一篇散文,摸清文章的线索是关键。我国南朝的文学品论文集《文心雕龙》中说:“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膢前句之旨。”所以,把握住了文章的线索,也就能够理解出作者的主要思想感情。

二、沉潜涵泳,挥斥想象

想象除了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需要大量运用外,在鉴赏的时候也需要发挥想象。现代散文往往会构建出一个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如果缺少想象,那么就很难深入挖掘。在鉴赏散文的过程中,缺少想象力,也就无法领会到作者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感,无法发现作者所表达出的优秀语句。文字与标点符号是抽象的,离不开鉴赏者的想象,需要通过想象去深入理解作者赋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脑海中构建出作者塑造的各种深邃意境和人物形象,从而使鉴赏过程能有所得,使鉴赏过程充满趣味,并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慰藉与满足,超越时空的界限,甚至能够产生共鸣,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现代散文的鉴赏,需要通过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中的艺术世界完整的结合到一起。例如,在鉴赏高尔基的名篇《海燕》时,就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海燕在暴风雨中搏击风浪的场景在脑海中想象出来,就能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雄浑壮观的景象。由此可见,想象在鉴赏散文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理解词句,凸显内涵

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文眼”来表达文章主题的,而这“文眼”就是整篇文章的关键之处,只有抓住了关键与核心的节点,读者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意图。有一句成语叫“画龙点睛”,其实就是指文学作品中的“文眼”,就是指文章中的关键词。通过紧抓关键词,充分理解关键词所表达的含义,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思想脉搏一同跳动。关键词之所以在文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就是因为它能反映出作者的真正用意。散文在形式和结构上“松散”的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找到关键词。由此可见,初中语文的散文鉴赏教学,应当让学生对散文的词句做出充分的理解,从而能够准确找到关键词,领会文章的内涵。例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被收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这篇散文以写景为主,老舍所描写的山水风光,阳光白雪,用词用句都非常优美,让人读来倍感舒适,教师在教学时,就一定要解读好文本,帮助学生找好关键词,从而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悟到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四、披文入情,发展兴趣

现代散文注重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作者把客观事物在自己脑海中的映象,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披文入情”。把“披文入情”的过程搞明白了,对散文深层次的挖掘与解读也就得以更好的开展了。鉴赏现代散文,必须要先“入情”,激起对于文章本身的阅读兴趣,其次再去具体的分析段落和语句之间的关系,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例如:在鉴赏《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文中的线索就是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之处的赞扬,作者茅盾描写了白杨树生长过程中的环境不平凡、外部构造不平凡、承载的内涵不平凡,真诚的赞颂了白杨树是树中不平凡的伟丈夫。不过,写树的不平凡并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作者是要通过写景来深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与领悟,由景入情,借用暗喻,通过白杨树的外形来写精神上的不平凡,使得读者读来感觉形神兼备。全文的议论和抒情都是直接表达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文章开头就埋下了伏笔,中間过渡阶段也有巧妙的呼应,行文上疏密结合,按线索开展,脉络清晰可见。

总而言之,现代散文鉴赏需要多加思考,遵循美的规律,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想法结合到鉴赏过程中。并能够善于发现文章的关键词,紧跟作者所设置的线索,合理运用想象,将自己脑海里的想法放入到作品中。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充分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情感。

参考文献:

[1]薛礼桥.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课外语文.2012(08)

[2]陈大伟.初中散文阅读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2014(02)

[3]黄琪.基于情感体验的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3(07)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想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快乐的想象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