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2015-07-04 15:21楚守华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干预

楚守华

【摘要】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预防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 治中的发生羊水栓塞患者16例临床护理方法进分析。结果:所有患经抢救及时和护理得当最后转危为安。结论:应注意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一旦发现羊水栓塞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以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关键词】 羊水栓塞;预防;护理干预

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凶险,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紧急抢救,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抗休克,抗过敏,纠正DIC,防止肾衰竭,防治感染,尽快结束分娩[1]。維持体液平衡;并维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保护胎儿或新生儿安全。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 治中的发生羊水栓塞患者16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我院分娩产妇发生羊水栓塞16例,年龄22~39岁,平均29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9例,孕周39~42周。其中8例胎膜早破,4例胎盘早剥,8例患者在胎儿即将娩出时发病,4例患者在胎儿娩出3min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寒战、面色苍白。

1.2 方法与结果 是及时处理过敏和急性肺动脉高压所致低氧血症及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状况,并积极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所有患经抢救及时和护理得当最后转危为安。

2 护理

2.1羊水栓塞的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如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应提高警惕,争取极早发现与诊断,及时抢救以减少栓塞的死亡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掌握催产素的使用方法,防止宫缩过强;严格掌握破膜时间,人工破膜宜在宫缩的间歇期,破口要小并注意控制羊水的流出速度;中期引产者,羊膜穿刺次数不应超过3次,针头要细,而且最好在B超监测下进行;钳刮时应先刺破胎膜,使羊水流净后再钳夹胎块。

2.2应急措施与护理 如孕产妇破膜后突然发生寒战、呛咳、烦躁不安、气急、呕吐等症状,继之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等表现,或产后宫腔出血不止,血不凝,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出血量与休克程度不相符时应高度怀疑羊水栓塞,此时应采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正压给氧。迅速建立两条静脉液路,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40mg抗过敏,应用阿托品、罂粟碱、氨茶碱等解痉药物解除肺血管和心血管痉挛。抗休克治疗,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做好输血准备,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DIC阶段应早期抗凝,补充凝血因子,晚期抗纤溶的同时也补充凝血因子。少尿或无尿阶段要及时应用利尿剂,预防及治疗肾衰竭,并应注意检测电解质[2]。积极进行产科处理。原则上先改善产妇的呼吸循环衰竭,待病情好转后再处理分娩。在第一产程者可考虑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在第二产程者可根据情况经阴道助产。急救护理要保持镇静,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吸氧。以18号留置针开通2路静脉通路,并保持静脉通畅,随时准备遵医嘱用药。将呼吸机及羊水栓塞抢救药品准备至床边。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氧饱和度,留置导尿记录尿量及尿色。遵医嘱留取血样送检,备血。监测胎心变化,做好产钳助产接生准备,备好新生儿抢救用物。做好术前准备,专人记录抢救过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渗血隋况。准确用药,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宣传教育。

2.3严密观察与护理 应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地完成治疗计划。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衰竭。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小时的出入量。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使用大剂量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配合做好实验室检查,采取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凝血时间测定的血样标本。在反复观察动态变化中做到遵照医嘱及时反复抽血送验,及时反映异常数据。

2.4心理护理 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医护人员均需冷静、沉着,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若产妇神志清醒,应加以鼓励,使其增强信心;理解家属焦虑的心理,耐心解答疑问并向家属介绍产妇病情的实际情况,同时指导避免其焦虑的状态影响产妇。待病情稳定后,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康复及出院指导。

3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及其亲属按医嘱用药治疗。注意加强营养,适当的休息与活动,以助体力恢复。保持会阴部清洁,指导哺育婴儿知识。讲解和分析此次发病的可能因素,如经手术助产或丧失胎儿,应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指导再次怀孕需间隔的时间及其避孕方法。分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胎膜早破、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常发生在临产前,主要症状为阴道流液[3]。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分娩期,个别发生在晚期妊娠,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儿死亡,护理时根据患者身心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另外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也可引起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羊水栓塞的症状,并配合医生积极解除肺动脉高压、抗过敏、补充血容量、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 靳家玉,杨桦.羊水栓塞原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21.

[2] 严艳燕.1例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22.

[3] 王玲.抢救羊水栓塞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总结.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3):270.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干预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