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2015-07-04 00:10王冬梅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糖尿病

王冬梅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减轻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维持理想体重。预防感染及糖尿病足的措施。降糖药物的相关知识。家属能描述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稳定患者情绪,有效应对能力提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典型病例根据“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不困难。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9岁。。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1],入院时空腹血糖为9.2~20.5mmol/L。

1.2方法 通过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

2 护理

2.1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加强个人卫生,经常用中性肥皂或温水洗澡;出汗后及时用温水擦干汗渍或更换内衣;避免皮肤抓伤、刺伤和其他伤害,避免使用热水袋等过烫物品;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生受伤或感染,及时就医。女患者阴部易瘙痒,指导排便后用温水清洗;清洗会阴的毛巾和盆应单独分开,毛巾经常太阳照射消毒;会阴部应保持干燥。

2.2饮食护理 主食固定,每日250g~300g,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多饮水;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6g以下。合理控制热能,维持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肥胖(BMI>25)者应严格限制总热量,以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而消瘦(BMI<18)者应放宽总热量,以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1]。制订总热量:成人理想体重(kg)=身高-105或(身高-100)×0.9,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劳动强度,参照患者的饮食习惯,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供给量:碳水化合物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成人每日O.8~1.2g/kg理想体重,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脂肪占总热量的20%~25%,每日0.6~1.0g/kg理想体重。

2.3糖尿病足的护理 嘱患者勤换鞋袜,每天用温水清洁足部。洗之前用上肢前臂内侧试水温,如果对温度不敏感时请家人代替,洗净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若足部皮肤干燥,可涂抹适量羊毛脂。洗足后仔细检查双足,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疱、溃疡、坏死等损伤,有无变形,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定期做足部感觉的测试,及时了解足部感觉功能。患者自行检查双足时可以借助镜子检查[2]。指导患者不要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应选择轻巧柔软、前端宽大的鞋子,每天更换鞋子,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每天检查鞋子,清除可能的异物和保持里衬的平整;指甲保留1 mm,对有视力障碍的患者,应由他人帮助修剪指甲;不要用化学药消除鸡眼或胼胝,应找有经验的足医或皮肤科医生诊治,并说明自己患有糖尿病;冬天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同时应注意预防冻伤;休息时不将双脚交叉,不穿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的紧身裤或裤袜。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及足溃疡的发展均与血糖密切相关,血糖值是干预有效与否最敏感的指标。足溃疡的预防教育应从早期指导患者控制和监测血糖开始,同时要说服患者戒烟,防止因吸烟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而进一步促进足溃疡的发生。

2.4运动治疗的护理 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建议餐后30~60分钟运动为宜;每次30分钟以上,一般不超过1小时,每周运动5次以上。运动强度,一般以运动后心率来衡量,运动后心率=170一年龄(岁),这样的运动量属中度,这样可以保持有氧代谢。运动量的增加应根据自身条件而循序渐进。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运动;避免在运动肢体注射胰岛素;避免空腹运动,运动时携带甜食,结伴而行;运动后测血糖。急性并发症(感染、DKA)、糖尿病坏疽、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

2.5酮症酸中毒的观察与护理 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酸中毒、呼吸有烂苹果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休克,血糖>13.9mmool/L,酮体阳性者,应遵医嘱予以处理。迅速建立双路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快速补液;小剂量胰岛素应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氧气吸入。生命体征监护、血糖、酮体、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率监测。准确记录出入液量。观察有无脑水肿、低血钾、低血钙等表现。

2.6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 定时监测血糖,定时定量进餐。胰岛素剂型剂量要准确,注射准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大夜班护士注意观察11PM的血糖值,如血糖低于5.6mmol/L,嘱患者睡前加餐,并加强巡视,必要时叫醒患者,预防凌晨低血糖或无感知性低血糖。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汗、心悸、饑饿、手抖、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嗜睡、反应迟钝、视物模糊等低血糖表现,一旦出现,立即予含糖高的食物或50%葡萄糖20~60ml口服或静脉注射。

2.7心理护理 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多与患者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向其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自我监测血糖并定期复诊:经常观察记录血糖水平;每2~3个月复查GhbA1;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心、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掌握降糖药及胰岛素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应对[3]。饮食治疗的要求。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生活规律,戒烟酒,做好个人卫生及足部护理。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维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糖尿病知识,关心和帮助病人。指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李雪芹.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2.101.

[2] 刘新美.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80.

[3]邵春萍.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01.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