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昌市英雄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及改良

2015-07-22 15:54黄志平何振学
老区建设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

黄志平+何振学

[提 要]江西省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两园分别位于南昌市的南门北港,是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南昌作为江西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排头兵,在江西省经济繁荣的过程中起着模范与引导的作用。为了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各开发区作为一个发展的平台,应致力于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转变,本文就英雄开发区中的北园英雄工业园进行探究,旨在提出切实解决目前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英雄工业园;产业集聚;区域分工;空港经济圈

[作者简介]黄志平(1994—),男,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何振学(1992—),男,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江西南昌 330013)

一、英雄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情况

自2005年英雄开发区揭牌以来,虽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然而其内部的产业结构却存在不少问题。“十五”期末,英雄工业园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为31:54:15。开发区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严重的失衡,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在第二产业中,又有技术含量较低的特点。入驻英雄工业园的中大型企业占少数,而且大部分都是食品加工行业,如:江西金牛企业集团、江西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亚啤一厂区、江西正邦集团养猪育种有限公司等。从这个层面讲,食品加工成了英雄工业园的支柱产业。在开发区经济中主要是以加工型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大型规模性企业。

英雄开发区缺乏商业、教育等设施,全区除了各企业厂区和一些民宅交错分布之外,没有任何的商业集聚,也缺乏教育设施。外来人口不足,经济缺乏活力。

在区域的布局规划中,英雄工业园的区位功能十分不明确。由于政府招商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而多多益善,因此引进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没什么很强的相关性。

(二)人才资源现状

1.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创新型人才紧缺

区内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配置还远远低于事业单位。从人才资源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普通人才过剩和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并存,将极大地影响区内人才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2.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层次偏低

技能人才在目前开发区人才总数中占据比重最大,但高技能人才比例偏小,人才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企业经营能人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比例相对较低,这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三)招商困境

开发区政府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以及优惠的财税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由于这种模式并不重视企业内在机制的建立,使得这些企业既在空间上没有形成集聚,也未显示出对开发区强烈的植根情怀。更为关键的是,英雄工业园本身的短板限制了其长足的发展。第一,开发区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第二,区域内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极力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没有提供较为直接的资金支持,也缺乏与该地区合作的金融机构,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第三,区域内人力资源较为贫乏,技能人才与实用人才较少,并且距离市区较远,城市化水平较低,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四)环境污染

英雄开发区在开发发展中,整个园区内没有污水处理企业等环保措施,而却拥有晨鸣纸业、中石化昌北储油等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开发区内,烟囱将废气直接排放到空中、废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据了解,目前整个开发区内污染已经十分严重,为开发区的持续发展遗留隐患。

二、对英雄工业园的定位

(一)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根据上文对英雄工业园发展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

1.园区内没有完备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分工程度较低。

2.园区内的各要素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融资方式单一,人才资源较为低端,技术资源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区域规划不协调。

3.园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不齐全。

这些都导致英雄工业园无法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二)区域分工与竞争

作为大区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希望实行分工是因为地区分工将以较低的成本来满足整体需要;作为子区域,英雄工业园参与分工是因为分工可以增进本地区收益。分工则导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则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方针。无论是实现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的分工,都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内部实现分工,则内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区域间分工,则在同一产业中根据区域的生产力完成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而影响区域分工的主要因素,则是分工产品或要素之间的价格比,即实现生产分工的平均成本。从英雄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得知,该区域在各要素市场的供给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提供要素的成本会较高。从这个层面讲,在市场规律下,市场更情愿选择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内部分工。这也意味着如果通过政策的调整一定要使整个英雄工业园参与到生产分工中来,就意味着承担着更大的机会成本。这也是单独为英雄开发区设立独立的管理委员会的一种弊端。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但却无法综合更大区域的整体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互动效益。针对单个区域的区域政策会影响到具有经济联系的相关区域。一定的区域政策制定后,所有受政策影响的区域将同时就政策规则作出理性博弈。假如英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制定政策时只考虑本区域的行为,而未考虑到非目标区域的行为选择,那政策实施的效果必然与预期目标有所差异。因此,英雄工业园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在产业的分工过程中就存在着一种竞争,而这种竞争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区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

(三)工业发展的后花园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昌英雄开发区的关系可以通过“中心—外围”模型得以解释。南昌经济开发区属于中心位置,英雄工业园则属于经济中心的外围。经济中心部位由于其区位独特的优势,使生产要素从周边向中心流动。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英雄工业园还将持续保持经济发展外围的地位。

英雄工业园作为南昌经济开发区的辅助区域(简称经辅区)可以实现双赢的目的。一个层面,对英雄工业园而言,作为经辅区可以较好的解决开发成本较高的困境,因为区域内的企业规模会比较小。另外一个层面,对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经辅区的设立可以完善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强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度。因此,定位英雄工业园作为一个经辅区,就像是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后花园,如果做好后花园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先做好经济中心的经济建设。

三、开发区经济发展瓶颈的改良途径

(一)加强人才吸引力度

人才的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发区作为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级,应高度重视人才聚集,以推进开发区的发展,在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人才的聚集和区域经济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推动区域经济深入的发展。

(二)打造空港经济区

2008年4月24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始启动。此次扩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将把自身的物流、商务等配套设施与乐化组团规划建设、南昌经济开发区、南昌英雄经济开发区、桑海开发区开发建设连接起来,进一步推动南昌临空经济圈规划建设。若能合理的整合资源,形成土地、产业、规划的互动,可以带动整个南昌大区域经济的增长,实现区域之间经济互动效益。

(三)加强自主创新

建立完善的区域自主创新体制,要以企业为核心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产业的转型。

1.对企业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财税政策给予企业创新大力支持。鼓励先进的产业,淘汰落后的产业,并在财税政策上减免企业设备创新与更新的税收。

2.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给予企业技术支持与辅导。

3.积极引进其他区域先进的技术以及信息资源。英雄工业园临近四个开发区,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积极向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红谷滩新区等开发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以及大量的资金流。

4.构建“赣菜城”的设想

结合英雄工业园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食品加工产业基地。预期在英雄工业园中分别划分三个关联区域,建成食品加工基地、特色体验超市、物流包装中心三个围绕赣菜生产、销售、出口的集约化“赣菜城”。

[参考文献]

[1]张克.园区规模经济[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历无畏,王振.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浙江省金融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研究
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