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念辨析

2015-07-28 06:43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媒介新媒体

赤峰广播电视台,内蒙古赤峰 024000

这些年来,不论是哪个阶层,对于媒体都是特别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一些新媒体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也有不少事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国家政策,特别是一些学者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相关的评论,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以传统媒介事件的评论模式来对新媒体进行评论,对于新媒介的基本的含义和特征还没有新的理解,对其深层次的含义,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新媒介事件以及传统媒介事件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区分,对新媒体事件的基本含义要进行明确的定义,新媒体事件是在传统媒介的理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而传统媒介事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被定义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含义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事件经历人和相关媒介提前策划和组织;事件在当时有高度的新闻价值,值得人们去关注;事件本身的价值是由其组织人员去定义的。基本的性质就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基本不改变。

1 新媒体事件的主要分类

新媒体事件不断进行着发展和演变,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传播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在研究方面就不能很好的深入。所以,根据内容的相似性质、时间当事人的身份类型等,可以将它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分为涉及民族精神与感情的事件;政府与民众意见不统一的事件;具有文化娱乐性质的事件;关乎社会公德的事件、与公共安全相关的事件以及不同阶级层相互对立的事件等。

2 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辨析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改革和更新,新媒体事件也因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媒体出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思想以及文化导向的不断革新。最早时候,由于网络用户很少,所以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很慢,新媒体事件的影响范围还不广。但是随着网络市场的不断扩大,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媒体的地位也渐渐上升。而且从零三年以后,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媒体事件也日益增多,一些专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新媒体事件的发生也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些研究都只是建立在传统媒体事件的基础上的,所以,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也只能认为其缺乏主观性。

对于新媒体事件的定义,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不同学者对这一问题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于新媒体概念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学术研讨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新媒体事件的载体不再是电视,而主要以网络媒体为主,比如手机,互联网等,因此,“新媒体事件”也被称为“网络热点”或者“网络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承载主体虽然是网络,但是要想扩大影响范围,必须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反之社会影响力就会下降。所以说,新媒体的传播媒介不仅仅要依靠于网络媒体,更要依赖于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力量,才能使影响范围更广,效果更好。但是,大部分学者只是从单一的媒介的传播形态方面去区分传统媒介事与新媒体事件,只要媒介事件前边出现网络二字,就被理解为新媒体事件,这样的理解非常的片面,且毫无根据。对于新媒体事件来说,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媒体,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网络传播的事件就是新媒体事件,传统类型的媒体事件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比如这段时间的“两会”,并不完全就是通过传统媒介进行直播的,而且也通过手机、互联网这些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发布。另一方面,对于互联网产业影响巨大,推动该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也可被称为“网络事件”,如大家所用的微信等。

此外,还有一些事件同时具备传统媒介事件与新媒体事件的共同特征。对于新媒体事件来说,大部分都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具有私人性质的事件,就事件本身来说,并没有高度的新闻价值,但是经过网络的宣传,网民的点击与转发,就会变成重大的事件。单纯的从技术层面去定义新媒体的概念是不准确的,还是要分析新媒体事件本身的特点、社会影响力和价值观的导向,因为这些性质与传统媒介事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新媒体事件强调的主要是“新”,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事件的影响力主要是对社会本身的意识和观念的高度挑战,并不是对现有公共秩序和道德观的维护;另一方面就是事件产生的意义使得平民阶层享有更大的话语自由的权利,并不像原来,事件产生的意义完全是由权利阶层来主导的。

3 结束语

本文对新媒体事件与传统媒介事件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两种媒体事件的不同,得出新媒体事件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创新得出的,但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着重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辨析,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推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喻发良,李艳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新媒体建设[J].声屏世界,2013(12).

[2]朱晓雯.新媒体的话语意义——新媒体如何成就奥巴马连任总统[J].中国报业,2013(22).

[3]李建伟,李梦龙.我国新媒体研究现状及展望[J].出版广角,2013(Z1).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媒介新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