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热点话题舆论的引导及应对方法

2015-07-28 06:43张雅琦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层政府网络舆情

张雅琦

云南省文山州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云南文山 663000

新媒体时代网络热点话题舆论的引导及应对方法

张雅琦

云南省文山州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不断普及,互联网对社会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并且其传播速度极快且范围较广,使得基层政府的负面信息传播难以得到控制,给基层政府的形象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基层政府良好的发挥其社会职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基层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2-0012-02

作者简介:张雅琦,工作单位为云南省文山州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

进入21世纪以来,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媒体利用网络这一强有力的平台使自己的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不断地提升。然而记者队伍当中人才的良莠不齐,使得部分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职责,使原本报道事实变成了娱乐大众,争相炒作新闻,激发群众的负面心理。甚至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闻媒体将舆论引导至错误的方向。这使得记者这一正义的形象不断被抹黑,丧失了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具体的来说,在药家鑫肇事杀人案的报道中,网络舆论对司法部门的办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网络热点事件和舆论的形成往往在前期不容易被发觉,有些事件的发酵甚至是毫无征兆的,通过网络快速和大范围的传播极易成为重大的舆论事件。而对此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却是十分的少,只能够根据经验简单的做一些前期的处理。其中有关国家基层政府的新闻往往会被当做炒作的热点,这会为基层政府人员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涉及到基层政府的网络舆论,我们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控制。

1 从思想观念上把网络热点舆情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政府体系当中,针对网络这个层面的法律法规还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是十分的健全。这直接导致了网络审查无法可依,使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成为了大家负面情绪的集散中心。同时,网络普及率相对较高,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这类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接受能力较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他们在面对各类热点事件时会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到身边的人。在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大家素质的良莠不齐,再加上居心叵测之人的煽风点火,使得舆论走向变得难以控制,更多时候使原本的事情发展到另一个极端的层面,成为某些人发泄心中不满的工具。而目前多数的流行词汇就是对网络负面新闻的最好总结,如仇官、仇富、城管大军等等。

2 提高网络热点舆情高发部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在基层政府当中容易被推到舆论制高点的部门,往往是那些一线的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部门。这种情况在治安部门当中尤为严重。治安部门是与群众接触最紧密的部门,往往全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工作环境导致了其处在风口浪尖的地位。在平时日常矛盾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如果稍微没有注意到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会成为网络舆论争相抨击的焦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被网络上的“有心人”抓住把柄,成为舆论的焦点。针对这些容易出问题的部门,基层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一定要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满情绪,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思想,从而以饱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正确的看待舆论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坚持把舆论当作基层政府在人民眼中的形象,积极的将应对舆论的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络热点的侦查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网络热点效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

以政府工作人员要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尽全力做到事件的有据可依。如若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会引起网络舆论的关注,为基层政府的形象抹黑,甚至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正是因为如此,基层政府的网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坚定不移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执法,科学执法。不能因为案情紧张而忽略案件的细节工作,要切切实实的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负面舆论产生的源泉,还大家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

3 从机构和组织上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3.1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

在日常的基层政府管理工作中要把对网络舆论的监督提到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上来,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此项举措不仅可以为基层政府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直接提高基层政府的舆论应对能力。在某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的重要事件上面,基层政府的工作能够变得更加快速准确,能够将负面舆论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3.2提高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

网络舆论不可能瞬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其产生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相关部门进行形象公关的关键时刻,如果处理得当,负面新闻就会被新的信息所取代,逐渐的消失在群众的视野中。之后,基层政府可以针对负面新闻中所提到的具体事件,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及时的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而对于那些对基层政府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捏造舆论事件,基层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3.3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

基层政府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对网络当中的舆论进行引导,形成一支能够为基层政府服务的网络舆论力量。通过这样的措施对网络中歪曲事实真相的舆论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之上。基层政府部门要根据网络舆论所提到的热点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官方调查,为群众答疑解惑,使负面信息丧失传播的土壤,为基层政府正常的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茆红霞.当前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兼议网络舆情的管理[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2(11):55-56.

[2]倪荫林,王淑萍.网络时代的官民关系变迁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变革要求——基于历史唯物论的考察兼论网络舆情的应对[J].广西社会科学,2012(8):1-4.

[3]赵文永.高校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探讨[J].理论导刊,2015(1):32-34.

猜你喜欢
基层政府网络舆情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分析研究
大学生村官计划运行现状与优化途径探析
大学生村官计划运行现状与优化途径探析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