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分析

2015-07-28 06:43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来源客户端传统媒体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如今,使用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截止2014年底,在各种客户端中,腾讯新闻客户端以总下载量4.8亿次,位居新闻客户端下载量排行榜首位。那么,腾讯移动新闻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它的内容质量到底如何?本文试图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内容分析。

1 新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

1.1 娱乐与表达自我的需求

大部分研究显示,年轻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获取新闻和娱乐。一项通过对208个用户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人们对手机的首要用途是看新闻、网上冲浪。另外,通过手机玩游戏消遣时间也是一个主要动机。

此外,有学者指出,手机的另一个功能是,让人们觉得自己有更多演讲和写作的自由,能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文本,这在新闻客户端上主要以评论、跟帖等形式表现出来。

1.2 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对于移动客户端来说,内容为王仍然不过时,而且还要提供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的内容。有学者指出,影响新闻内容检索的因素包括:是否能有效地提供信息资源或服务,是否有高质量的信息,这两者往往都是以信息为中心。

1.3 即时推送新闻

能否第一时间提供最新资讯是媒体生存的生命线所在。研究者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一致地认为:操作简单方便是他们的首选因素,其次是更新及时,再次是界面美观。[1]

综上,笔者总结了一个适于评估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评价指标。指标主要关注新闻客户端的娱乐性、多媒体特征、互动性;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点考察了新闻的原创性、引用来源以及煽情化特征等。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笔者主要抽选了腾讯新闻客户端(iPhone版本)首页的“要闻”栏目作为数据来源,因为“要闻”栏目是用户打开客户端看到的首个设定界面,而且其内容从各个子栏目的热点新闻中选取、再进行二次编排,因而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2.2 抽样方法

本文采用合成周(constructed week)的抽样方法。根据文献,一年抽取2个构造周(14天)的样本便能可靠地反映报道的总体情况,而半年则可以由1个构造周来代表。笔者随机抽取5月19日的星期一,在随后的每个星期中依次抽取星期二到星期日的样本,最后得到了共330篇报道样本。最后,笔者通过新闻题材类型、融合形态、新闻专业性三个角度,来对样本进行编码和统计。

3 数据分析及研究发现

3.1 新闻尺度更大

通过数据观察发现,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硬新闻在新闻题材中超过一半,占比57%。同时,软新闻也占了43%的比例。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软新闻种类更丰富、尺度也更大。研究者指出,在中国,旧媒体常常处于政府的管制之下,新媒体在技术上更难以监督,因而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可能更会被吸引到新媒体。

另外,腾讯移动新闻有28%的新闻标题有明显煽情的成分,主要表现为:首先,标题中常使用与性高度关联的词汇,比如“通奸”、“性侵”、“脱衣”等;其次,标题中暴力词汇的出现频次较高,如“连扇两耳光”、“拧烂耳”等,且施暴对象常常是幼童、女性等弱势群体;再次,有些标题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容易造成歧义。

3.2 新闻立体化传播

据统计,腾讯新闻客户端对视频的使用占了34%,对图片的使用达到了56%,这些图片包括现场照片、当事人照片、图表和微博截图等,可见其在新闻的可视化上做得还是不错的。

除了图片和视频,互联网还具有超文本链接功能,能极大地拓宽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据统计,腾讯的大部分新闻背后会有相关新闻、频道或客户端的链接。比如在一则关于香港自由行的报道下方,腾讯推出了一个关于“香港街景”的链接,读者在点击后便能进入腾讯地图,通过移动鼠标浏览香港的街景,这在无形中提升了用户体验。

3.3 转载新闻占多数

由于受限于国内媒介体制,大部分手机新闻客户端尚未拥有独立的新闻采编权,因而常常采用与传统媒体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合法的新闻资讯。对此,王永欣认为;“新闻内容的提供和向手机实用终端发送这两大部分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的。”[2]

据统计,腾讯移动新闻有九成来自转载新闻。另外,由于近年来监管部门政策上的有意放松或管理上的相对失控,腾讯也有少量的原创新闻,内容集中于娱乐、体育、财经等板块,并通过在转载新闻后增加“事实+”“盘点”“娱情始末”等版块,来表达自身观点,或是对新闻进行整合。

3.4 转载来源多样化

一般而言,新闻转载的来源越分散,则新闻质量可能越高。据数据统计,腾讯新闻客户端前五位的转载来源分别是:新华网、中新网、新京报、人民网、京华时报,总的来说,其内容来源比较广泛。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腾讯移动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媒体,在新闻题材上以硬新闻为主,辅以娱乐类软性新闻。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其为用户提供了较为立体化、可视化和有互动性的新闻,在融合性的表现上是比较出色的。但是在一些软性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标题煽情化、报道不够严肃等问题。

[1]张永芹,王诗根.新媒体新闻客户端特点比较研究——以新华社新闻栏目<中国网事>.与网易新闻移动客户端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2(2).

[2]王永欣.手机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来源客户端传统媒体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