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与意合视角下新闻文体的翻译策略

2015-07-28 06:43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连接词文体译文

何 恩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翻译在国际交流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报刊、网络新闻需要翻译。新闻文章行文简明精炼、表述严密准确、涵盖信息内容广泛。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篇章的组织形式,即形合与意合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意在探讨最佳的翻译策略,确保新闻文体译本的准确性。

1 形合与意合和新闻文体的特点

形合和意合是英语和汉语语言组织的常用 手 段。“ 形 合 ”(hypotaxis),又 称“ 显 性 ”(explicitness/overtness),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parataxis),也称“隐性”(implicitness/covertness)或“零形式连接”,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1]。

新闻根据其报道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新闻等,其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严肃、严谨,又简洁、明了,有时候还不乏幽默和趣味性。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是重要的事实尽量排在前面。

翻译新闻时,首先要考虑得是新闻的传播功能,考虑新闻读者或观众的感受。总体来说,汉译英时正确地运用形合,恰如其分地使用连接词可以突出其逻辑层次分明的特点,在连贯性的表现方面更明确、更紧凑,避免不必要的语义含混。英译汉时发挥汉语通过意义表情达意的特点,理清英语文本的层次脉络,通过内容表述突出其连贯性。

但是英语、汉语都有形合与意合的组织手段,把形合与连接对应,将意合与连贯等同是对形合与意合关系的片面理解,好的译本,尤其是新闻文体的英汉互译上应该是充分发挥形合的紧缩简化,融合意合的传情达意,做到形中有意,意中有形,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2 新闻文体的翻译策略

2.1 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看新闻翻译的基本策略

2.1.1 英译汉时形合向意合转化

新闻文体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发挥,使译文向汉语的意合方向转化。一般情况下,在翻译新闻英语时,首先理解英语句子结构并将之拆解,提取关键信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重新安排,从而使句子结构从形合向意合转化。例如最近一则关于美国一名7岁的女孩在飞机坠毁后徒步近两公里自救的新闻中的描述:

原 文:She was dressed for Florida—shorts, no coat—not for slogging through the January cold of Kentucky.Wilkins got her on his couch and called 911, alerting authorities that a plane had gone down and there was at least one survivor.

译文:时值冬季,小女孩没有穿外套,只穿着短裤,完全一副佛罗里达州的装扮,根本无法抵御肯塔基州一月的寒冷。威尔金斯让小女孩进屋后,赶紧报警,告诉警察有飞机坠毁,至少一人幸存。

译文当中,我们首先调整了语序,先描绘了着装,让读者对佛罗里达州的气候有了具象的理解,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图。另外在处理shorts,no coat的表达时,增加了动词“穿”,使句意更为完整,体现了翻译过程中有形合向意合的转变,创造完整的语境意义,以便中国读者理解。其次,对于第二个句子,英语原文的主干部分是Wilkins got her on his couch and called 911,带出状语从句alerting authorities that…,而英译汉时分解了原文的主从关系,转而变成了汉语的线性结构,“让,坐下来”、“报警”以及“告诉”等动词是通过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展现其递进关系的,并没有使用多余的连接词。更多例子如:

原 文:LONDON, OCT.20 (Reuters via Xinhua) —London markets closed mixed on profit taking after a higher opening in fairly active trading, it was announced here.

译文:【新华社转引路透社伦敦10月20日电】此间人士称,伦敦股市开市时股价上扬,交易相当活跃。由于一些持股者获利后抛股,收盘时有涨有跌。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展现了英语属于形态型语言,通过动词close、mix的ed形式和take、open、trade的ing形式变化表达了当日伦敦股市的变化;而汉语译文没有词的形态变化,侧重意义的表达。同时,根据英语是解释性语言,以London markets closed开首,后面解释如何closed的,汉语是总结性语言,先描述一天下来股市的变化,最后总结收盘,也是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的。

2.1.2 汉译英时意合向形合转化

了解了汉语的衔接主要是依赖于意义脉络的关联,而英语则多使用连接功能的词语作为衔接的手段。在汉译英时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就会让英语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原文。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在《澳金融评论报》,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为精彩新篇章》时的讲话为例:

原文: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属东西方文化,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

译 文: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that China and Australia, an eastern cultu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a Western culture in the Southern, have been able to bring bilateral relations to the current height is that they have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promoted mutual trust through exchanges.[2]

源语表述说明了两件事,一是中澳友谊达到了一定高度,二是说明这样的结果缘于遵循了平等互利的原则,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但是并没有使用“因为,所以”的字眼,靠的是以意统形,通过意思整合两个分句,突出的主题是“平等互利原则”。而“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则是对平等互利原则的解释,三个短语的排列显示了汉语线性结构的语言特点。

由于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句中多用关联词语,译文当中第一个that引导出主语从句,第二个that引导出表语从句,突出其句子结构就是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这样的主谓结构,其他都是从属成分。译文注重形式连接,通过关系词形式把词与词或句子与句子连接起来。而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作为后置定语,通过介词of的连接修饰the principles。更多例子如下:

原文:最新一款在美国面世的智能镜子是Memory Mirror,它通过扩充实境的办法,向顾客展示衣服的适合程度。顾客只要轻轻滑动手指,就可以改变试穿的款式。

译文:The latest t be rolled out in the US is the Memory Mirror that uses augmented reality to show how clothes will fit, and lets shoppers change outfits with the swipe of a hand.

英译文通过连接词that、and和how把两个汉语句子连接成一个句子,意合结构向形合结构的转变十分明显。

原文: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出台了不少禁令新规。其中不乏广为大众认可的规定,例如禁止教师收礼,也有引来一片争议的禁令,诸如禁播部分美剧。

译 文:This year many new prohibitions have been issued in cultural fields.Some of them were well received, such as prohibiting teachers from accepting gifts, while others triggered heated buzz, such as the removal of several US TV shows.

译文使用while把两个分句连接起来,并表明了两者的转折关系,从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汉语是强调主题的而英语是是强调主语的语言,前者通过词义、句意取得内容上的连贯,后者通过形式上的连接词、介词等达到形式上的整合,把握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翻译时遵循英语侧重形合,汉语侧重意合的原则,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翻译腔的出现,让读者感觉读起来拗口或产生异化的感觉。

2.2 从形合与意合的融合看新闻翻译的最佳策略

将英语与汉语和形合与意合完全等同,生硬地将英语与意合割裂或认为汉语就没有形合,是不够客观全面的。

2.2.1 汉语的形合现象

汉语造句注重逻辑顺序,强调以神统形。但是如果说汉语表达根本不使用关联词语,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如:

原 文 :“Hand-chopping people” are big online spenders who self-mockingly say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chop their hands off after buying too much online.

译文:“剁手族”其实就是网购大户,他们自嘲地表示,因为在网上买了太多东西,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手剁下来。

这个例子不管中英文都是符合新闻文体开门见山的特点,通过“剁手族”和“Hand-chopping people”,一个被媒体评价为2014年英语新词的短语开首,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原文以S-V结构行文,带一个定语从句,是树形结构,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带出一个较长的修饰语,修饰先行词spenders。译文根据汉语的线形结构特点,把较长的英语修饰语拆分成几个分句,同时并不忌讳“因为”这个显性连接词,突出了“剁手”的缘由,与句子开首的“剁手族”前后呼应,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了形合与意合的融合。而在汉语译文中,之所以采取形合法来连接,主要是由语境决定的。如果译文不用对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则肯定无法表达出明确无误的逻辑概念。

原 文:Conversion to electric power represents a practical means of transferring geothermal energy, but the price of the conversion is a substantial loss of energy,and further losses occur in transmission and in the subsequent use of it.

译文:诚然,将地热转换为电能,是输送这种热能的可行办法,但是,这样的转换要以大量的能量损耗作为代价;更何况在输送以及日后使用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耗损。

汉语译文中使用了“诚然”、“但是”连接词,实现了篇章结构的承上启下,表明了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同时“更何况”一词表明前后分句的递进关系,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理清了其中的逻辑关系,突出了前后照应、承接转折的连贯性。形合手法经常应用于科技新闻当中,通过连接词构建篇章,可以更清晰地表明内在逻辑关系,更利于读者了解或理解其表述的内容。

2.2.2 英语的意合现象

汉语有形合现象,英语也有意合现象。如美国国务卿克里在2014世界海洋日致辞是说道:

原 文: …our ocean today is at grave risk, and the damage is not happening by accident.Human activity is the cause.Harmful fishing practices, even illegal fishing; giant garbage patches; hundreds of dead zones; and rising carbon dioxide levels—all of it threatened life under the sea.

译文:我们的海洋今天面临严重危机,这样的损害并非出于偶然。人类活动是其中的原因,有害的捕捞活动,包括非法捕捞;大批垃圾堆积;数百片死海区;日益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所有这一切都对海洋的水下生物造成威胁。

原 文“Human activity is the cause.” 是主题句,后面的hundreds of dead zones; and rising carbon dioxide levels都是其拓展成分,表面上没有显性的连接词,如同汉语的流水句,呈线形结构排列,而不是千篇一律通过including一词带出,作为Human activity的后置定语,或是通过it作为形式主语引导出一系列危害海洋生物的行为。但是这样的隐性结构同样表明了分句之间的并列逻辑关系,并不影响篇章的前后呼应。通过系列描述,提醒人们对各种危害海洋生物存活的行为,创造了一个有效的语义环境,加强了观众对上下文的理解。

以下例子英语译文是没有使用显性连接词的:

原文:飞机撞上米兰摩天大楼,估计与恐怖袭击无关。

译文:Plane hits Milan skyscraper,terror ruled out.

原文: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发现,工作繁重会导致饮酒过量问题,两者就像饼干和奶酪一样密不可分。

译 文:Too much work and too much wine go together like biscuits and cheese, a new international study finds.

3 结束语

潘文国指出:纯粹用意合或纯粹用形合的语言都是少见的,各种语言都使用意合手段,各种语言也都使用形合手段,只是使用的范围、程度各不相同[3]。所以说,没有孤立的形合与意合,只有相对的形合与意合。汉英两种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英语多运用形合法,即借助词语的变化或通过关系代词、副词实现句子与句子的连接,而汉语更多是采用意合法,借助意义构成行文的连贯,汉语更侧重词、句的语用功能和意义,句子往往是意义群体的汇合体,行文措辞富有弹性及灵活性,体现出自然随意的特点。其主谓难分,形散神聚,重在以意统形。

而新闻文体强调传播功能,语言简洁明了,组织结构严谨,有时为了突出主题,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省略不必要的形合结构,只使用关键词语或简单句式或开门见山,或总结陈词的方式也比较常见。在类似科技新闻的表达上,为了表明其内在逻辑关系,理清层次,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恰当地使用显性手段连接句子是常用手法。总之,在翻译时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根据不同语言读者的需要,以新闻传播为出发点,做到形合、意合有所侧重,形中有意,意形融合,则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1]余泽超,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英汉对比与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开创中澳关系更为精彩新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572f040102v5la.html.

[3]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张洁.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与新闻导语翻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

[5]冯树鉴.浅析科技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J].中国翻译,1990.

[6]文嘉(导师:何洪亮).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体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8.

[7]余泽超.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英汉对比与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

[8]党玲玲.形合、意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郭丹(导师:杨华).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

[10]曾晓红.从汉英对比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10.

猜你喜欢
连接词文体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译文摘要
宾语从句的语序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I Like Thinking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麻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