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分析
——基于产业比较的视角

2015-08-28 12:07邱志珊
云南社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术含量投入产出代表

邱志珊 吴 明

一、引 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融入蓬勃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加工贸易在中国的超常规快速发展。20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关键部件和资本品的大批量进口,然后以最终产品大批量出口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 加工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81年的6% 提高到21世纪初的55% 左右,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成员,甚至成了世界的“加工场”。

对此, 一种观点认为, 这一技术发展战略有可能导致我国长期停留在出口加工环节,难以实现技术升级。更为严重的是, 中间品的大规模进口使企业无动力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 于是长期停留在低端生产环节, 形成新的中心—外围格局。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更重要的意义是, 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使企业获得技术溢出以及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交流学习的机会, 于是收获显著的“干中学”效应。*参见刘志彪:《中国贸易量增长与本土产业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视角》,《学术月刊》2007 年第2期。因此, 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 中国可以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甚至可以研发制造核心部件和重要资本品,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那么,在现实中,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究竟是导致了对进口品的依赖, 使加工贸易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还是实现了技术含量的提升?在众多产业中,哪些产业的技术含量有明显提升?为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应采取哪些措施?显然,本文拟研究和解答这些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对各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及产业的变化趋势,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中外的一些学者沿用豪斯曼( Hausmann)等人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变动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指标的变化趋势为上升,例如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比较,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显著提高,甚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更为接近。*参见R.H ausmann,Y.Huang,D.Rodrik,“What You Export Matters,”NBER working paper no.11905,2005.关志雄通过中日比较,*参见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 8期。齐俊妍通过中韩比较,*参见齐俊妍:《基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现代财经》2006 年第8期。都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速度很快。杨汝岱认为,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持续提高,出口结构已经由低技术为主过渡到了以中等技术为主。*参见杨汝岱:《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对外贸易》,《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6月11日,A15版。裴长洪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正在提高, 特点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加,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差距,而进口还是以中高技术产品为主。*参见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及产业的分析还有其他方法,结论类似于上述文献。

然而,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王明益通过对豪斯曼等人研究方法的修正,得出的结论是,Rodrik高估了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参见王明益:《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了吗?》,《统计研究》2014年第5期。陈丽静采用近20年来的样本数据,探讨中国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变动趋势,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在短期内呈现阶段性变化。*参见陈丽静:《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贸易结构优化》,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8页。而于瀚、肖玲诺的研究结论是,通过世界排名,中国出口品的相对技术复杂度没有明显的提高。即当前加工贸易仍然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参见于瀚、肖玲诺:《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实证及其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6期。

三、方法和数据

1.方法

本文所用的方法最早是由迈开里(Michaely) 提出的,他构建了一个指标用来测定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该指标是生产并出口某种产品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真实GDP用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份额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该指标的理论基础。根据该理论,最合理的体现产品技术含量的指标是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所有产品都有诸多现实和潜在的生产国,但实际情况是国家不同则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生产率低,那么工资就低,同理,劳动生产率高则工资就高。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决定了不同的国家进行不同产品的生产,凭借低成本优势进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生产的是工资低的国家或地区,凭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优势进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的只能是工资高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这一分析路径推论,国家或地区工资水准与所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有高度关联性。所以,产品技术含量的测度理应使用生产并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水平依据该产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的加权平均数。因为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和工资水准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所以工资水平用人均GDP来表示。

以迈开里的研究为基础,有学者探讨了国家层面的出口结构高度与偏差值的测算,其方法是,权数采用出口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市场中的产品份额,与出口国的人均GDP相乘计算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然而,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出口规模小的国家在测算中几乎没有体现。为了克服这一缺陷,Hausmann、Huang和Rodrik设计了新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以某商品占该国或地区总出口的份额相对于全球总水平的比重为新权数,得到测算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新指标。

2.具体指标的计算

下面来分析Hausmann、Huang和Rodrik等人的测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方法。简而言之,该方法是利用出口国的实际人均GDP的加权平均数来衡量某种产品的技术复杂度,公式为:

下面接着推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复杂度指数,这一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运用公式(1)计算,每种产品的出口占国家或地区总出口的比重为权数,得到公式:

3.数据

(1)本文计算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该表的编制方是WIOD项目组。WIOD项目是欧盟委员会第7框架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承担WIOD项目的是欧盟的11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T)采集的数据横跨了1995年到2014年共20个年度,其中包含40个国家,35个产业和59种产品,是一份年度时序国际投入产出表;该表的数据的主要来源不是40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而是这些国家的供给表和使用表(SUTs)。如果哪个年份缺少SUT,则采用的方法是以各国的国民核算账户为基础,运用RAS程序来估计投入产出结构(Erumban等,2010,2011)。该表具体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见Marcel·Timmer(2012)。

(2)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的国家(地区)。世界投入产出表基本囊括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中有欧盟的27个国家、北美的2个国家、拉丁美洲的2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澳洲9个国家,这40个国家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90% 。

(3)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的产业分类。世界投入产出表把产业部门划分为35个,具体为:c1代表农、林、牧、渔业;c2代表采矿业;c3代表食品、饮料、烟草制品业;c4代表纺织业;c5代表皮革、皮革与制鞋业;c6代表木材加工业;c7代表纸浆、纸、印刷及出版;c8代表焦炭,精炼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c9代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10代表橡胶及橡胶制品业;c11代表其他非金属制品业;c12代表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业;c13代表通用设备制造业;c14代表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代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16代表通用制造业、回收业;c17代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c18代表建筑业;c19代表汽车、摩托车销售、维修、燃料零售;c20代表除汽车和摩托车外的批发业;c21代表零售贸易,除汽车和摩托车的家居用品修理;c22代表住宿和餐饮业;c23代表道路运输;c24代表水上运输;c25代表航空运输;c26代表其他支持性运输活动、旅行社活动;c27代表邮政业;c28代表金融业;c29代表房地产业;c30代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c31代表公共管理和国防、强制性社会安全;c32代表教育;c33代表卫生和社会工作;c34代表其他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c35代表有雇工的私人家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涉及35个产业,中国的19和35产业产出为零。

(4)使用数据的具体方法。每个产业的总产出可以直接从投入产出表中得到。出口数据是从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每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扣除本国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剩余的就是该国该产业的总出口。这样,就可以得到各国35个产业的出口比重。也可以得到一国总的出口。本文没有直接利用国际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原因一方面是可能存在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另一方面也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四、中国加工贸易技术升级的测度与分析

运用上述的方法和数据,可得出中国分产业的技术复杂度指数,见表1。

表1 中国1995年、2000年、2009和2014年的产业TSP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加工贸易主要涉及c1-c15产业。从上表来看,所有产业的出口品的技术含量都在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同。表现突出的是造纸印刷、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2014年其TSP分别位列第一、二名。这两个产业属于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通用设备制造、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是近年来中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其中通用设备制造的发展较好,2014年该产业的TSP位列第三。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的技术含量表现一般,TSP排名中间靠后,仅位列第九。从绝对数值看,造纸印刷、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的出口品技术含量最高,往下排依次是通用设备制造、采矿业和橡胶及制品制造业。除通用设备制造外,排在前五位的都是属于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而通用设备制造、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这些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从事加工组装,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富士康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如电子设备、通讯设施等,但富士康在中国从事的生产主要是为苹果公司等代工,进行加工组装。富士康在中国的加工贸易工厂有上百万的流水线工人。所以,即使是高科技的产品生产,中国也被配置在劳动密集型环节上。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依然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中国虽然承接了跨国公司高科技产业的转移,但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本国的技术含量升级并不明显。如果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在该环节上的比较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纺织业、皮革及制作属于加工贸易中发展最早的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表现最差,2014年的TSP分别位列倒数第一、二名。说明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年间技术进步很小。

总之,通过分产业的出口品技术复杂度的分析,可看出技术提升表现最好的是造纸印刷、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最差的是纺织业、皮革及制作。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是通用设备制造、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前者表现良好,后者一般。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现阶段仍处于劳动、资金密集型阶段,加工贸易企业应大力进行自主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五、政策建议

决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主体能力提升推动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这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引导机制。制定、整合和完善各级政府机关(如省、市级发改委、国资委、海关、质监、工商、商务、外经贸等部门)的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和规划,确保相关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级政府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要充分沟通和联系,让企业获取产业发展政策和信息,切实帮助企业制定自主创新规划,明确技术升级与创新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参见闫国庆、孙琪、仲鸿生等:《中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第二,加强企业间的合作。经营上优势明显的是大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以产品为基础,以资本为桥梁,提升技术资源,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和跨区域的空间联系,*参见黄安民、蒋婧文:《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切实引领中小企业融入国内外优势大企业的产业链,使企业间的合作分工、技术共享得以实现。*参见李昭、周平:《宁波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研究》,《宁波通讯》2006年第9期。对于小企业,要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和咨询,并鼓励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

第三,创建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构建行业公共科技平台,注重产学研联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效途径加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帮助企业获得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资金,并以产业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方式来保障企业的各种无形资产产权,切实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政府应尽力为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创新创造条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形式,在一段时期集中社会各种资源对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和行业的核心技术进行扶持,促成一批技术实现跨越发展,实现技术升级。要培育创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住房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重金奖励等措施来聚集和留住人才,提高加工贸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见闫国庆、孙琪、仲鸿生等:《中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第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资金短缺是全世界中小企业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局,帮助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约80%的中小企业表示非常乐意接受帮助,大约有10万多家中小型企业从中获益,此举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制约。中国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整合金融、税收、工商、证券、贸易等部门有关自主创新的政策资源。*参见李昭、周平:《宁波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研究》,《宁波通讯》,2006第9期。可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对获得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一次性的大额奖励。切实帮助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政策性资金补助。促进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鼓励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第五,落实自主创新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品牌、商标、专有技术和专利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必须营造和完善保护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企业才能免去自主研发的后顾之忧。要持续不断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构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让企业获得技术支持、法律服务、人员教育培训、融资担保、专利技术服务、产权交易等全方位的服务。

猜你喜欢
技术含量投入产出代表
高校图书馆药物核磁共振技术含量测定文献信息化研究
有技术含量的欺骗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大通高科: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不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