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如何拉动大西部?

2015-09-10 07:22黄祺
新民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兰新贵阳高铁

黄祺

如果说到对高铁的期待,西部地区一定比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急切。

按照官方的定义,“中国西部”指的是包含了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71%的辽阔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28%,山地、沙漠、高海拔等自然条件是西部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交通的便利程度一直与经济发展正相关,多年以来,受到交通的限制,西部是中国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的地区。在这一轮高铁建设的热潮中,西部寄望着搭上高速列车,加速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2014年底,国内三条客运高铁专线兰新(兰州-乌鲁木齐)、贵广(贵阳-广州)、南广(南宁-广州)同一日全线开通,三条线路都涉及到西部地区。今年,中国东西向线路最长的沪昆高铁,已经开通上海至贵阳段,明年全线贯通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直达内陆城市昆明的时间,将缩短到9小时左右。

从已开通的西部高铁线路看,高铁带来的旅游业增长十分明显,接下来,西部地区还希望高铁能够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西北的提速梦

乌鲁木齐2014年的隆冬,距离2015年还有5天,34岁的阿地·吐尔地跟往常一样穿上列车司机的制服上班。但不同的是,这一天他驾驶的列车,会登上媒体头条,被记载进新疆交通变化的史册。

阿地·吐尔地驾驶的是乌鲁木齐开往兰州的第一趟动车组,新的线路被叫做“兰新二线”,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始于甘肃兰州,中途翻过青海“世界第一高隧”——海拔4200米的达阪山隧道,穿过风力12级的新疆吐鲁番盆地,横跨中国近一半国土面积的黄土、青藏、帕米尔三座高原到达终点乌鲁木齐,全长1776公里。新线设计最高时速为250公里,目前从乌鲁木齐到兰州大约需要11个半小时。

兰新二线的通车对于沿线的新疆、青海、甘肃都是巨大的利好。

新疆蕴藏着巨量的矿产资源,农产品也非常丰富。老的兰新线曾是出疆的唯一通道,承担着客货双重任务,老铁路运力不足,限制了新疆物资走出新疆,也制约了东部产业向新疆的转移。而现在,兰新二线每年3.5亿吨货运量和4000万人次的客运量,较从前有了巨大的突破。

青海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李向东对媒体说:“一边是富余的新疆电煤,另一边是‘饿着肚子’的青海工厂,昂贵又费时的物流让企业举步维艰。比如焦炭,运费高达成交价格的30%。”兰新二线开通后,运输成本得以下降。

青海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发平对媒体表示,高铁线路开通后,在充足运力的保证下,沿途将迅速崛起一批新的石油、煤炭等国家新能源基地,西部能源将得到更好配置,青海工业原材料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铁路提速对工业带来的影响尚需要时间观察,但兰新二线开通大半年,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已经可以看到。

兰新二线沿途,有卫星发射基地酒泉、油菜花之乡青海门源、哈密、吐鲁番等旅游胜地,火车提速后,沿途省市游客的流动量大大提高。围绕新的铁路线,沿线省市已经抛出雄心勃勃的旅游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宣布,未来几年,甘肃将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将建成20个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和50个旅游名城名镇,培育50个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综合性旅游骨干企业,形成精品丝路线、黄河风情线、华夏寻根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6条主题品牌线路,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

吐鲁番旅游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秦晓峰对媒体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借助兰新高铁,新疆开通的杏花专列、桑椹专列等旅游列车,填补了葡萄节之前的旅游空白,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7%,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了56%。高铁让旅客‘速来慢游’,带火了餐饮、民宿、夜间演出市场,为新疆旅游回暖注入了新动力。”

事实上,已经通车的兰新二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兰新线将来还会有一次速度的提升,提升后,预计2017年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只需要16小时。到时候,“偏远地区不包邮”有可能成为历史。

速度带来的转型

新疆铁路建设的加速,是中国西部高铁建设的缩影。

高铁带来的速度,不仅可以让西部物资、人员流动速度大大提高,西部经济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

2014年底贵广、南广高铁开通后,泛珠三角地区逐步形成“4小时经济生活圈”,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广西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沪昆高速开通上海到贵阳段开通后,贵州更是得到了直接与东南发达省市“直连”的渠道。到明年沪昆高速全线贯通,上海至昆明全长2264公里的线路,这条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将联通中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围绕着高铁,西南各省区都在规划自己的产业转型,而贵州在产业转型上已经提早迈出一步。

嘉峪关南站的雄姿。

今年5月,贵阳迎来“大事件”,首届“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球大数据领域的380余家领军企业亮相。

“贵阳这样的偏远城市要做最前沿的大数据产业?”大多数人听闻消息,都是如此的疑惑。贵州是中国唯一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内陆省份,“偏远”是长久以来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但因为有了高铁,贵阳变成了西南的中心,以贵阳为中心,5小时内有长沙、广州和武汉,9小时内有北京、杭州和上海。发展大数据产业,是贵阳的一个勇敢的构想,伴随着高铁带来的交通枢纽的转型,贵阳希望自己同时还能变成全国数据枢纽。

数博会之前,贵阳已经悄然准备了2年多。贵阳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揽,与中关村知名龙头企业合作,启动贵阳大数据七系列基础平台项目建设,从北京引进了总额超过1800亿元的260个项目,目前超过80%的项目动工,73个项目建成投产。在贵阳市新建城区观山湖区以北,已经布局了几十栋现代化写字楼,这些设施都是为大数据产业准备的基础硬件,楼宇中涵盖了贵阳大数据中心、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电子商务模块等大数据产业集群。

大数据产业是一块“香饽饽”,全国很多城市都在争夺大数据中心的“宝座”,贵阳认为,无论在客观环境还是发展观念上,这座城市都有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优势。

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降温问题,贵阳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城市,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设成本;贵阳水资源丰富、能源价格较低,可为大数据相关产业提供充足的要素保障;再加上贵阳的地质构造稳定,地震、台风等灾害罕见。

比这些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恐怕是高层的发展规划,贵州不愿牺牲自己的生态优势,又必须发展经济,那么像大数据产业这样的新经济形式,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新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力资源,大数据产业发展两年多,贵阳开始出现“贵漂”现象,不少外地人才跟随企业来到贵阳。贵阳市已配套一系列人才政策,以吸引外地人才留在贵阳。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也给“贵漂”留在贵阳多了一个重要的理由。

两年多的时间,贵阳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引起全国关注。2015年上半年,贵阳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完成427.25亿元,同比增长56.8%,新增大数据产业注册企业1270家,预计全年规模总量突破1000亿元;凭借在大数据方面的积极投入与探索,贵阳在《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中名列榜首。

今年上半年,贵州GDP同比增长10.7%,增速位居全国第二,贵阳GDP同比增长12.1%,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继续保持前列。伴随着“中国数谷”初现雏形,后发的贵州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动力。

高铁给西部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更是发展方式的变化。

猜你喜欢
兰新贵阳高铁
找朋友
高铁会飞吗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兰新高速铁路边坡防护系统的研究成果
人地百米建高铁
兰新客专CTCS2-200C列控车载设备运用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文心兰新品系“金辉”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从拓荒西部到引领世界——写在兰新高铁全线通车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