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2015-10-25 01:33黑龙江省建三江人民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6100
关键词:手术过程硬膜外全身

李 强(黑龙江省建三江人民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6100)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李 强
(黑龙江省建三江人民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6100)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比对两组患者各个时段的HR(心率)、MAP(均动脉压)。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麻醉后,比对组间T0(入室时)时刻的HR以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间T1-T5时刻的HR以及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自身的影响较小。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然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选择联合麻醉需要对药物的用量进行注意,同时配合恰当则可获取显著的疗效[1]。同时有助于患者减少手术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激现象,对患者的心率具有稳定作用[2]。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8例进行相关手术,分别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现将结果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男、女性比例为23:21,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2.5±10.2)岁;观察组,男、女性比例为25:19,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4±11.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需要对静脉进行开放,在第1 h中对患者静脉注射20~25 ml/kg的乳酸林格氏液,随后每小时的维持剂量为10~15 ml/kg。观察组患者在T8-9或者T9-10椎间隙采用硬模外穿刺方法,注入3~5 mL利多卡因(0.05%),当T5-10出现麻醉平面之后,对患者采取全麻方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每隔2 h通过硬模外注射3~5 mL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法,其药物剂量为0.1 mg/kg的咪达唑仑、2 mg/kg的丙泊酚、0.7 mg/kg的阿曲库铵以及0.6 μg/kg的舒芬太尼,将上述药物进行静脉推注。随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维持药物剂量分别为4~6 mg/kg的丙泊酚、0.7 mg/kg的阿曲库铵以及3~12 μg/kg的瑞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3]

对两组患者T0、T1(气管插管开始)、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T4(气管插管拔除前)、T5(气管插管拔除后)的HR、MAP进行观察以及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此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以及整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T0时段的HR以及MAP差异性并未加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间T1、T2、T3、T4、T5之间HR以及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HR(±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HR(±s)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观察组81.0±10.761.3±8.762.4±10.364.3±9.266.2±8.179.4±6.3对照组83.0±11.181.8±10.284.2±10.485.7±9.889.4±9.396.7±10.4 t 0.7363 10.1430 9.8792 10.5605 12.4781 9.4376 P 0.464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2 比对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MAP(±s)

表2 比对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MAP(±s)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观察组82.0±9.868.0±7.666.3±9.467.8±7.170.5±8.581.0±7.1对照组84.3±11.388.5±8.387.9±10.888.4±9.990.3±10.398.5±12.1 t 1.0199 12.0830 10.0069 11.2162 9.8348 8.2742 P 0.3106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诱发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为支配心脏交感神经产生激活现象,从而使得冠状血管产生收缩综上所述,硬模外麻醉对心脏不单单具有止痛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对其起到抗凝以及抗心肌缺血的效果,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后,需要对其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的监测,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予以处理,从而使患者处在良好的供血以及供氧状态中。

现象[4]。硬模外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消除手术所产生的刺激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支配心脏的交感活动起到相应的抑制效果,进而能够对血管收缩现象予以消除。患者在静息麻醉的基础上,其心率50~60次/min,且收缩压在90~100 mmHg以上均无显著影响,特别是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而言,有助于患者心肌耗氧以及心脏能力的存储[5]。而硬模外麻醉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血压下降,为此需要对患者交感神经的实际抑制程度予以监测,从而将心率动力学进行充分呈现。

[1] 杨占宏,买勇忠,谭 宁,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5(1):69-71.

[2] 黄剑波,黄 强,涂素兰,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比较[J].临床医学,2013,33(12):14-15.

[3] 买买托合提·沙迪克.对进行剖宫产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24-25.

[4] 付 强,杨占民.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21):3263-3264.

[5] 贾 国.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745.

本文编辑:徐 陌

R614

B

ISSN.2095-6681.2015.034.022.02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硬膜外全身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