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杨兆华:推进家纺智能制造“四化”工程

2015-10-26 11:16
纺织机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四化设备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推进家纺智能制造“四化”工程

作为纺织工业三大终端产业之一,家纺行业尽管受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以及国内经济减速换挡等影响,依然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以来,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除了渠道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国际化水平、展会平台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外,家纺行业在技术创新、设计研发上也有了较大改观。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告诉记者,近年来,ERP信息系统、数据化吊挂线系统、自动连续缝制设备、套件自动分拣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有力推进了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成绩可人,但不得不承认由于行业现代化起步较晚,整体基础水平还较为薄弱,整体技术装备尚需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和集成度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期间,家纺行业将重点推动互联网与家纺实体产业的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加快形成家纺加工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杨兆华表示。

“‘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新家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转型升级中,需要家纺骨干企业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在行业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家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

悦达家纺:自动化是时候落地了

从悦达家纺的车间一眼望去,尽是进口设备。

“必佳乐的织机,格罗斯的提花机,贝宁格的整经机还有后道缝制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曾经负责织造生产管理、现任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的许士万告诉记者。

强大的设备阵容给了悦达家纺足够的硬件支撑,已形成年产家纺等各类提花、色织面料及功能性面料2000万米和500万件套家纺制品的能力。

许士万特别提到,“十二五”期间,悦达家纺在2013年上的瑞典ETON吊挂系统在生产床单、被套品种效率上提高了40%,改变了原来车间筐筐篓篓的状态,环境更加整洁,而且根据员工个人进度来分配原料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2台自动穿综机的使用成功减少了20多名用工,对于品种更换和生产组织也更加方便。整理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让每个产品都变得可追溯,产品信息一目了然。

考虑到用工、成本、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接下来悦达家纺要考虑在织机上配备具有自动寻纬功能的装置,可以自动处理断纬,据悉,该装置可提高近一倍的人工看台率。

另外,许士万表示,悦达家纺织造车间数据监测系统也将在未来两年进行系统升级,以搜集更多有效的生产数据。“现在一些花型组织还是通过U盘输入完成,希望以后可以实现联网,更加方便。”许士万补充道。

许士万认为,未来可能设备上新空间不大,主要会围绕设备改进进行。他希望设备厂家除了自动化、智能化,也要加强设备节能方面的钻研,切实为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有所考虑。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 徐文英:装备创新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长丝织

造协会会长徐文英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丝织造产量和出口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2011年长丝织物产量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2014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总产量为425亿米,同比只增长了1.19%。”

其次,产业区域不断扩大,产业转移的势头明显,在安徽、江西、苏北等地新建了规模较大的长丝织造企业。

第三,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企业的产品开发意识不断增强,在细旦高密织物、宽幅大提花织物、交织织物、仿真织物及新型功能织物等产品的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花色品种的数量和产品档次都有较大提升。

第四,技术装备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十二五”期间,国际先进水平织机比重提高到了15%,多臂开口装备比重提高到了30%,ERP信息化系统在部分龙头骨干企业中的生产、管理、营销等领域开始应用。

第五,节能减排成果颇丰。“喷水织机废水回用技术”、“喷气织机空压系统能源优化”和“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统”等系列技术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稳步推进,节水减排成效显著。喷水织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逐年提高,中水回用率从以前的不到50%提升到了目前的75%。

此外,长丝织造企业在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三五”期间,长丝织造行业将会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方式,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功能化、差别化、时尚健康为主要产品开发方向;控制发展产业规模发展,重点在质量效益上下功夫,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抓产品质量升级、标准化建设,实施品牌和精品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中水回用;推进产业从太湖流域向苏北、安徽等地区转移;挖掘长丝织造在产业用领域应用潜力。

“长丝织物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国内市场潜力存在较大空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一产业的萎缩也将带来更多机会。”徐文英表示。

吴江纤丝纺:做足细分市场

在吴江纤丝纺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嵩看来,“十二五”期间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重视产品品质了。蔡建嵩说这两年可以明显感觉到行业企业的过得都比较辛苦,但是恰恰是这两年销售业绩比较好。

确切来说,吴江纤丝纺纺织是今年才开始有实体工厂做生产,生产规模不大,机台数量也少。但是定位很精准,就是主攻永久阻燃面料市场,“如果靠规模较量,我们肯定竞争不过那些大企业。”蔡建嵩坦言。

蔡建嵩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在用的主要是门幅为3.6的喷气织机,这种机型在市场上并不广泛。虽然从横向比较来看,国产织机与进口织机还存在一些通病,比如稳定性、精密度、材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从纵向比较来看,国产设备在这几年的进步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适应高密、色织等织物生产上表现出色。

现在吴江纤丝纺纺织的产品有90%出口到欧洲等市场。究其原因,蔡建嵩认为主要是因为国外标准严格,在酒店、餐厅、商场等公共场合都会用到永久阻燃面料,所以市场潜力很大。未来随着国内标准及相关制度的完善,蔡建嵩相信未来国内市场也会有一定增幅。另外,公司也正在积极开发更多功能性的面料,丰富产品类别。

明年吴江纤丝纺纺织将会增加现有设备量的一倍来满足更多的生产。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装备进步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已成为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已逐步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和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

在谈到科技进步时,李陵申指出,“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形成了“万众创新”的局面。比如,我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装备与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生产成本降低了20%,尤其国产纺粘生产线工艺速度突破400m/min,多工艺、多层复合非织造技术实现产业化,提高了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综合性能和生产能力;超宽幅片梭织机应用于重磅产品织造,提升了土工和水过滤材料的织造效能;多轴向经编机广泛应用于碳纤、玻纤织物织造,促进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等方面的应用;超宽幅智能定形机提高了产品后整理水平等等。

展望“十三五”,李陵申认为,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机遇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用“十三五”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六大国家重点发展战略配套工程,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工程、环境保护配套工程、健康及养老产业配套工程、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配套工程、“一带一路”战略配套工程、“军民融合”配套工程。

“整个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产业用纺织品的快速提升及其占比的增加。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行业发展嵌入国家战略发展的考量中,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优势。”李陵申说。

天鼎丰:亟需多功能定制设备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从2011年成立至今,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胎基布生产基地。

据天鼎丰总工程师姜瑞明介绍,在“十二五”期间,天鼎丰以设备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工艺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设备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持续创新,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研。“我们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非织造布生产线2条,自主研发设备8条,技术设备创新使得产量更大、质量更好、成本更低,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制成率97%以上。”姜瑞明说。

天鼎丰公司的定位注重差别化、多元化和细分市场需求。姜瑞明介绍,非织造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复杂,且由于原料和应用的不同,同种工艺对设备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许多传统设备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国内非织造设备虽然进步很大,但在智能化、稳定性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希望国内非织造设备制造商除了追赶国际先进技术之外,还要充分了解用户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开发满足某些特殊功能的定制设备。”

“十三五”期间,天鼎丰拟发展成集聚酯长丝纺粘针刺土工布、油毡基布、高性能滤料滤袋、高强粗旦聚丙纺粘针刺土工布、医疗卫生材料等各类非织造的研发、生产、深加工、销售、贸易等综合性非织造布企业。

“我们力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计划完成销售收入12 亿。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降低用工成本,做精产品,做优质量,提高天鼎丰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姜瑞明说。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 陈大鹏:装备升级助力行业“登高望远”

“如果说过去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那么‘十二五’就是开始登山。登山与平原前进的状态很不同,要体质好,要有装备,要有科学的方法。回头总结这五年,中国服装业的主题可以用‘创新’与‘发展’来概括,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方法,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如是说。

谈到过去五年内国产设备的总体表现,陈大鹏认为,从缝前、缝中到缝后,服装用设备都有长足进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甚至在一些领域,国产设备还走在世界的前面,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模板缝纫机、自动缝制单元机以及自动充绒机等设备及其技术表现最为抢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设备在稳定性、精确性、耐用性以及细节设计上还要继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服装行业关于技术攻关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行业“智能制造”发展展开,包括三维人体测量、服装3D可视化及模拟技术的精准性和实用化,以RFID为核心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物流(分拣)、适时管控等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行业化应用,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以及设计系统、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集成应用技术等等。

2015年10月份在中国服装大会上印发的《中国服装制造2020推进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着力实现服装自动化制造和部分智能自动化制造,初步进入世界服装制造强国之列。陈大鹏希望服装设备企业和服装企业加强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按照“人工转机械、单机转单元、机械转自动、自动转智能”的基本原则,有所作为;同时,着力突破例如衣片抓取及传送等技术难题,集成创新一批数控智能装备,推动服装制造全流程的自动化改造,为服装生产过程智能化提供支撑和支持。

“我对中国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完成从‘规模效应’到‘价值增长’的突破。”陈大鹏表示。

小燕子服饰:好设备可改善服装生意

“十二五,十二五,生意做得好辛苦!”从这样一句戏谑的顺口溜中,可以听出行业企业在这五年中,为了谋求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尽管如此,河南省商丘市小燕子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义升思路非常清晰,他认为:“这五年内行业的发展变化,其实是产能过剩引发的一种行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是产业顺应市场变化的必然规则”。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及规则,小燕子服饰有限公司在延伸产业链和服装设备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超前的一大步。“单在设备这一方面,设备的自动化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人脑’与‘电脑’的互补替代。”孙义升说,“这些年国产设备很多品牌发展很快,基本上缩小了和国外设备的差距,有些设备品牌在实际操作方面甚至超过了国外设备”。

据介绍,小燕子在设备更新换代中选用了一部分国内高、精、尖的国产设备,这些设备效率高,成本低,为小燕子服饰有限公司在顺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及价格竞争优势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孙义升认为,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树立品牌优势,建立以品牌为导向的“产品差异化”及“价格差异化”格局;其次,要紧跟市场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诚信为本。同时,期待服装行业产业设备向着更节能、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迅猛发展,为服装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四化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基于VB6.0+Access2010开发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争“四当”强“四化”努力打造过硬办公室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如何在设备采购中节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