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之魅力冰释小学语文课堂的枯燥泛白

2015-12-04 11:57洪玉春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故事效益小学语文

洪玉春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利用故事这种牵动人心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冰释小学语文课堂的枯燥泛白,创造丰富多彩、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阅读奠定情感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陈鹤琴先生曾阐述过故事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故事是儿童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作为精神食粮,它可以让儿童不会感觉到想象力的饥渴;它可以点缀、填补儿童对世界的奇幻看法,滋润儿童心田,让儿童受到美的感召。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它可以冰释听故事者内心的枯燥,使其受到感染、牵引,进行思维的动态化活动,受此带动,其所处的环境、所进行的活动都是动态、丰富的,表现出昂扬向上的律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故事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益。

一、听故事受启发,奠定阅读情感基础

每一篇课文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与整个世界和人类划清界限的空间,它有很多门窗,通过它,我们又看到整个世界和人类,又牵扯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说,这些故事本来就先于这篇文章而存在,只是作者受故事启发,受自己所受的遭遇推动,用文字记录了某种心情,还原了某种事实。所以,我们读文章,可先从某种具有启发性和推动作用的故事切入,为阅读奠定情感基础,这样更佳。尤其是小学生,与生俱来就对故事有一种胶漆难分的亲密感,他们接受故事要先于接受文字。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先为学生讲一讲有关的故事,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转向对文字的阅读理解。在这里,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来确定讲故事的方向。如果教材内容充满生活的气息,与儿童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教师便可从生活故事切入,让学生受到启发,看到自己的生活,进而奠定阅读情感基础;如果教材内容洋溢历史之气息,教师便可从文章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遇等有故事特征的方向切入,还原作者写作初衷,奠定情感阅读基础。

如在讲解《卢沟桥烽火》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九一八事变”,讲讲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政权,这些战争矛盾都发生在卢沟桥事变之后,都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为侵华所制造发动的战争,都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中日战争矛盾掀起的一个标志。先不言卢沟桥事变,从“九一八”等战争故事切入,更能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以及当时中日之间不共戴天的矛盾、仇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为深刻理解《卢沟桥烽火》的初衷、目的奠定基础,为更好的阅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讲故事促理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

主动的学习总是比被动的学习走得更远,学生会在对知识主动的希求中拓宽眼界,看到更多的知识美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确定喜好,获得更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对故事的倾向性,一些有想法的教师会从与课文联系紧密的故事切入,启发学生,导入阅读分析环节。故事本身具有的魅力,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是主动的,它带有对感触的强迫性,学生对故事无法选择,对介入的情感也没办法挑选,正对胃口尚且可以,但如果学生不喜欢,便适得其反,使其更加排斥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不妨以学生为主体,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整理一些有关教材内容,且很感兴趣的小故事。如有关人物的小故事、有关事件所引发的其他事件、受教材内容启发想到的生活故事等等。学生要能在课堂上熟练地概括、表达这些小故事,彼此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再众人合力指向教材内容,相互促进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

如在学习《钱学森》这篇具有传记色彩的文章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整理一些关于钱学森这一人物的小故事。学生都从自己的喜好角度切入,阐述了某一时期发生在钱学森身上的故事:成为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遭到美国官员拘留;五十年代,受监禁的钱学森艰难回国;回国之后,对国家所做的伟大贡献等等,学生讲得声情并茂,也听得聚精会神,对钱学森这一伟大科学、航空事业的奉献者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编故事学致用,培养学生写作创造能力

我们无法规避知识的实用性,将“学”之目的架空在没有延续性的学之行为上。封闭的学之行为会断送知识的可延展、可丰富性。所以,要成就学之目的,就要抵达用之领域。可以说,一个有着对语言驾驭能力的人总是比别人更会讲故事,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总是无懈可击。培养学生的习作创造能力的最佳方式便是锻炼学生编故事。这种能力是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的,模仿对象是教材罗列的一篇篇文章,这些文章可能存在某种故事性,学生需分析其故事性特点,然后做出情感、讲故事技巧的反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再虚构出一个故事,或为作者的故事续写一个下集,这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以《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神话故事为例,教师可在对这篇文章讲解之后,让学生以这一神话为蓝本进行续写,或更改某一处情节,使结局颠覆常理。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反复阅读这篇神话故事,并进行故事编排,习作及想象创造能力都得到培养。

故事是结构语言的一种形式,它情节的千回百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跌宕起伏使故事自身散发着让人无可抗拒的魅力。尤其是小学生,更以故事作为精神上的食粮,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以故事切入,激发学生兴趣。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故事效益小学语文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