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花地榆总皂苷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015-12-08 03:32孟令锴侯甲福李怡潼韩婼伊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白花总皂苷牡丹江

李 丽 孟令锴 侯甲福 李怡潼 韩婼伊 李 洁

小白花地榆总皂苷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李 丽1孟令锴2侯甲福2李怡潼3韩婼伊2李 洁1

目的 探讨小白花地榆总皂苷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选用SPF级健康昆明小鼠60只,采用灌胃给药法给予小白花地榆总皂苷,24 h内给药2次,每次间隔8 h,记录小鼠病死情况及检测存活小鼠血液指标,计算小白花地榆总皂苷的LD50。结果 小白花地榆总皂苷LD50为67.24 g/kg,其95%置信区间为63.04~71.72 g/kg。结论 小白花地榆总皂苷毒性较低。

小白花地榆;总皂苷;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

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 Takeda]为蔷薇科地榆属植物,中药地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1]。目前,作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2-3]。研究表明,地榆属植物所含总皂苷具有促进巨核祖细胞的增值及分化功能[4-5]。黑龙江省地榆属资源丰富,主要有地榆、小白花地榆等物种[1]。本实验旨对小白花地榆总皂苷成分进行急性毒性反应,为进一步开发地榆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用药材采自牡丹江市横道河子地区,鉴定为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Sanguisorba L.)小白花地榆。

1.2 实验动物 SPF级昆明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0~22.00 g(由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黑]2011-021)。

1.3 实验仪器 灌胃器、动物天平(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RE-52CS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U-640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

1.4 方法

1.4.1 总皂苷的制备 取小白花地榆药材 2 kg,75%乙醇提取,乙醚脱脂后,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浓缩,稀乙醇溶解,稀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pH至14,加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多次,滤过干燥,即得。

1.4.2 预实验 参考相关文献,按照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要求[6-8],选用SPF级健康昆明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进行预实验,组间距r=0.9,找出0%与100%的估计致死量。

1.4.3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选用SPF级健康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30只;根据预实验结果,正式实验设置6个剂量组,分别为52.82 g/kg组、58.68 g/kg组、65.21 g/kg组、72.45 g/kg组、80.50 g/kg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隔8 h给药1次,24 h内给药2次,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健康状况及病死情况,计算小白花地榆总皂苷的LD50。颈椎脱臼处死存活小鼠,进行解剖,对主要脏器(心、肝、脾、胃、肾)病理检查。

1.4.4 血液指标测定 分别将80.50 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后存活小鼠取眼球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液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氯酰转肽酶(GTT)、肌酐(Cr)、碱性磷酸酶(ALD)、血尿素氮(BUN)、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实验结果 小白花地榆总皂苷无病死的最小给药剂量(LD0)为 52.82 g/kg,100%病死率的最大给药剂量(LD100)为80.50 g/kg,见表1。

表1 5组预实验小鼠存活状况

2.2 致死量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中毒小鼠先后出现卷缩,活动减少,懒动,匍匐不动,直至病死。将存活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并解剖,经观察心、肝、脾、胃及肾均正常。经计算,LD50为67.24 g/kg,其95%置信区间为63.04~71.72 g/kg,见表2。

表2 6组实验小鼠存活状况

2.3 血液分析结果 80.50 g/kg组与空白对照组各血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小鼠血液酶学等指标(±s)

表3 两组小鼠血液酶学等指标(±s)

组别 只数 ALT(U/L) AST(U/L) ALD(U/L) 80.50 g/kg剂量组 10 41±10 181±36 259±29空白对照组 10 41±11 181±34 254±27组别 BUN (mmol/L) DBIL (mmol/L) Cr (μmmol/L) GTT (U/L) 80.50 g/kg组 6.9±0.9 0.5±0.9 34.0±1.0 2.7±1.2空白对照组 6.6±0.8 0.5±0.9 33.3±1.1 2.7±1.1

3 讨论

中药的急性毒性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提,为科学实验及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信息。急性毒性实验通过观察给药后实验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及病死情况,测定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进而为毒性实验的观察和剂量的分组提供参考[9]。

本实验结果显示,①其LD50为67.24 g/kg,根据课题组前期对小白花地榆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计算[10],其相当于成人日用生药剂量的1306倍;②通过对其主要脏器检查,无明显变化;③血液分析结果表明,80.50 g/kg组与空白对照组各血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小白花地榆总皂苷毒性较小,临床用药比较安全,为进一步对小白花地榆进行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896-2897.

[2] 张晶晶.地榆生白片治疗妇科肿瘤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179-180.

[3] 付利然.地榆升白片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71-73.

[4] 邹文俊,刘芳,吴建明,等.地榆总皂苷促造血细胞增值效应研究[J].中草药,2012,43(5):929-933.

[5] 代燕平,高小平,吴建明,等.地榆总皂苷对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5): 1685-1689.

[6]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7-229.

[7] 袁媛,邱霞.毒性急性实验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5): 360-361.

[8] 雷涛,梁启超,林峰,等.核桃楸皮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17.

[9] 侯甲福,刘世娟,刘丹丹,等.百华花楸果实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0):221-222.

[10] 韩婼伊,李洁,丑亚杰,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白花地榆总皂苷含量[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6):107-109.

The Acute Toxicological Study on Total Saponins of 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Takeda

Li Li Meng Lingkai Hou Jiafu Li Yitong Han Ruoyi Li Jie

【Abs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ute toxicity of total saponins of 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Takeda. Methods Selection of SPF grade healthy Kunming mice 60,The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was given total saponins of Sanguisorba parviflora,24 h administered 2 times,each time interval of 8 h,record dead mice and detection of live mice blood indicators,calculated the median lethal dose of total saponins of 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Takeda. Results The median lethal dose of the total saponins was 67.24 g/kg.and its 95% confident limit was 63.04~71.72 g/kg. Conclusion There is lower toxicity total saponins of 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Takeda.

Sanguisorba parviflora(Maxim.)Takeda;Total saponins;Median lethal dose;Acute toxicity trial

R927.1

A

1673-5846(2015)09-0017-02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3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编号:2013201);牡丹江医学院科研项目(编号:ZS201307);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项目(编号:201410229025)

李丽(1963-),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年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

李洁(1982-),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年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E-mail:mdlbaby@163.com

猜你喜欢
小白花总皂苷牡丹江
雨中的小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一朵小白花(大家拍世界)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三七总皂苷胶束状态与超滤分离的相关性
感动你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