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と」「ば」「たら」「なら」条件句的语用分析

2016-01-31 05:02
关键词:条件句句末日语

李 红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と」「ば」「たら」「なら」条件句的语用分析

李红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E-mail:lihong@hpu.edu.cn

摘要:「と」、「ば」、「たら」和「なら」形式的条件句,其具体使用语境复杂多样。「と」条件句,用于表示客观叙述认识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中两事物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在强调该条件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语境下使用;「ば」条件句,用于表示认识主体认为要想达到所期待的结果就必须满足前项所提出的条件,在强调该条件的必要性、恒常性和因果性的语境下使用;「たら」条件句,用于表达客观叙述假设的因果逻辑关系,主要用于以某个具体动作的实现为条件的语句中,在强调该条件的个别性、偶然性和实现性的语境下使用;「なら」条件句,用于表达认识主体认为的假想因果关系,在强调该条件的假定性和说话人主观性的语境下使用。

关键词:「と」;「ば」;「たら」;「なら」;语用分析

在人类的言语活动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形式,条件句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条件句就是“A成立的条件下→B成立”的句式,即由条件假设及其结果构成的句式。人类认知活动的客体不仅仅包括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应包括认识主体本身,以及与其同处于一个环境中的其他认识主体。认知主体的千差万别和感知的多样性使得条件句的使用及对其意义的理解极其复杂。

若以人类认知活动的客体为基准对日语条件句加以分类,其中一类是由「と」、「ば」和「たら」形式的条件句组成,而另一类则是「なら」形式的条件句[1]。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主要结合语境因素研究话语的意思,或者说是对语言的具体使用语境进行研究。笔者选取该角度对「と」、「ば」、「たら」和「なら」条件句的使用语境进行解读和分析,若以「雨が降る」为例,以下四种用法分别用于何种语言环境中,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考察和探讨。

(1)雨が降ると、出かけません。

(2)雨が降れば、出かけません。

(3)雨が降ったら、出かけません。

(4)雨が降るなら、出かけません。

一、先行研究

日语中在表示条件的语境下使用的表达方式较多,尤其是「と」、「ば」、「たら」和「なら」最具有代表性。目前为止,有关「と」、「ば」、「たら」以及「なら」条件句的先行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见表1至表4:

山田、松下、前田的研究认为,要理解条件句必须从说话人对条件句中出现的事态“真实性(事実性)”的认识入手,将条件句同与其相关的因果句进行比较,进而考察条件句的特点,其概述见表1[2]。

表1 前田:条件句同与其相关的因果句比较

山口、Alfouso、森田、益岡·田窪、ヤコブセンM.W的研究认为,要着重就条件句的前项和后项的“关联性(関連性)”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的重点是「と」、「ば」、「たら」和「なら」条件句在用法上的区别,其概述见表2[3]。

益岡将条件表现形式「ば」、「たら」和「なら」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见表3[4]。

表2 益岡、田窪:条件句前后项“关联性”比较

表3 益岡:「ば」「たら」「なら」基本特征概述

堀恵子从语体和语言学的有标性这两个观点考察了「と」、「ば」、「たら」和「なら」四种条件表达形式的八种复杂语义,它们分别是:假定、必然、条件、过去、完了、反事实假象、否定性条件以及前提信息,具体见表4[5]。

表4 堀恵子:「と」「ば」「たら」「なら」复杂语义概述

刘丽华从条件表达的生成机制出发,以「と」、「ば」和「たら」三种形式的条件句为考察对象,给出了各种形式的典型性特征定义,并以此典型特征作为一维要素,进而从一维到三维阐述它们的意义[6]。

本文以「と」、「ば」、「たら」和「なら」四种条件表达的现有研究为基础,试图通过对一些具体语言素材的分析,找出这四种条件句的具体使用语境,并就其相互替换性、句末限制和时间先后关系等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语境分析

(一)「と」条件句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的一开篇,就是如下的句子:

(1)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7]1。

→穿出两县之间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夜空深处已经泛白。火车在信号所停了下来[8]1。

我们看到开篇第一句是一个无主语句,以接续助词「と」将前句和后句连接起来。当火车没有开进隧道以前,大地还是黑色的,而火车穿出隧道后,就进入了雪的世界,大地就变成了白色。此语境下使用「と」,表示在「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的条件下,「雪国であった」出现在视线中,给人一种“发现”的感觉,抑或是说川端康成想带给读者一种“发现”的美,《雪国》的情节也由此缓缓展开:“少女从对面座位起身,放下岛村面前的玻璃窗。……一个男子提着灯缓缓踏雪走来。他把围巾一直围到鼻梁上边,让帽子的毛挡住耳朵。”接着就有了下面这句话:

(2)もうそんな寒さかと島村は外を眺めると、鉄道の官舎らしいパラックが山裾に寒寒と散らばっているだけで、雪の色はそこまで行かぬうちに闇に呑まれていた[7]1。

→已经那么冷了吗?岛村向外看去,只见山脚下星星点点瑟缩着仿佛铁道职工宿舍的木板房。雪光没等延伸到那里就被夜色吞没了[8]1。

这个句子较长,也是通过岛村的视觉把小说的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前句「もうそんな寒さかと外を眺める」的语境是指岛村见到站长把围巾围到鼻子上,皮帽子上的耳扇也放下来的那种装束而产生的联想和疑问。后句「鉄道の官舎らしいパラックが山裾に寒寒と散らばっているだけで、雪の色はそこまで行かぬうちに闇に呑まれていた」表现的是一个状态,是一个前句条件下的结果,此语境下使用「と」非常的自然。

日本《朝日新闻》具有百年历史的品牌栏目《天声人语》1996年4月26日刊登了《酒人を飲む》的文章,其中第三段如下:

(3)アルコールは脳の働きを麻痺させる。呼吸をつかさどる部分まで麻痺させると、死に至ることがある。

→酒精会损伤脑的功能。如果呼吸功能也受到损伤的话,就会导致死亡[9]32。

在这篇饶有风趣的《酒喝人》的文章中,在「呼吸をつかさどる部分まで麻痺させる」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に至ることがある」的后果。很显然,作者在该语境下使用了「と」,就是想要强调对结果的重视,想要强调该条件与结果之间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从而引起大家的警醒。诸如此类的句子还有很多。

(4)あまりたくさん食べると、おなかを壊します。

→吃得太多,就会吃坏肚子的[10]95。

(5)たばこを吸うと、体によくない。→抽烟对身体不好[10]95。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项条件不是人为主观地提出的条件,后项也不是说话人主观性的意志和主张,说话人强调对结果的重视,此语境下多用「と」条件句。

(二)「ば」条件句

1992年1月27日《天声人语》中的《体育の授業》第一段有如下内容:

(1)ところ変われば、品変わる。同じ体育の授業といっても、国により、ところによって、趣が異なる[9]13。

→地迁物变。虽说是同样的体育课,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方,内容就有所不同[9]15。

该文作者是想阐述「ところ変わる」和「品変わる」之间存在的关系。即只要有「ところ変わる」这个必要条件,就会有「品変わる」这个结果。换句话说,只要「ところ変わる」这个必要条件成立,就会有「品変わる」这个结果出现,这个结果比较恒定,并且合乎情理规范。

再比如,有同学向老师请教如何提高日语的口语水平,老师会说:

(2)よく練習すれば、日本語が上手になる。

→好好练习,日语水平就会提高[11]262。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よく練習する」的条件下,就会有「日本語が上手になる」这样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肯定的、积极的内容。我们能够体会到该语境主观性较强,而且言外之意也很明了,即「よく練習しなければ、日本語が上手にならない。」

由此可知,「ば」条件句多用于强调条件的必要性,强调前项为后项的“必要条件”,在强调该条件恒常性和因果性的语境下使用。

(三)「たら」条件句

《体育の授業》第二段是这样的:

(1)インドネシアの国際学校での体験。授業が始まると、好きなところに集まるようにと先生が言う。驚いた。トランポリン、跳び箱、球技、何でもいい。集まったら、小人数で真剣に練習する。慣れたら、楽しくなった[9]13。

→这是在印度尼西亚国际学校(上体育课)的经历。上课开始时,老师说你喜欢什么运动就到什么地方集合。我吃了一惊。(同学们练)什么都可以,如蹦床、跳箱、球类等。大家分小组集合后便认真地练习起来。习惯了之后,觉得很有趣[9]15。

本段中有两个条件句。「集まる」实现的条件下,即「集まってから」才有「小人数で真剣に練習する」这个结果;「慣れる」完成的条件下,即「慣れてから」,结果是「楽しくなった」。该行文语境表达的是“(我)在印度尼西亚国际学校(上体育课)的经历”,是作者个人的体验,该条件具有个别性,而且均以前者的实现为条件。再看以下句子:

(2)君まで帰ってしまったら、寂しくて困るなあ。

→如果连你都要回去的话,那我可就太孤单了[12]210。

该句以「君が帰る」为条件,在以“你回去了”这个动作实现为前提条件的语境下,使用了接续助词「たら」。

(3)窓を開けたら、富士山が見えました。

→打开窗,看见了富士山[13]146。

在「窓を開けてから」的条件下,发现「富士山が見える」,该语境强调条件的偶然性。

因此可见,在以某个具体条件实现为前提的句子中,在强调该条件的个别性、偶然性和实现性的语境下使用「たら」条件句。

(四)「なら」条件句

《天声人语》2009年5月13日和8月22日有如下内容:

(1)指紋が20世紀の捜査の主役なら、いまはDNA型鑑定だろう。

→如果说二十世纪指纹在搜查罪证时起主要作用的话,那么现在就是靠DNA鉴定了[9]45。

(2)「空腹」が料理の最高の調味料なら、ビールにとって最高の引き立て役は「暑さ」に尽きよう。

→如果说“空腹”是最好的调味品,那么对于啤酒而言,最好的陪衬应该是“暑热”了[9]45。

以上文章中,是在以人们认可的说法或事实为基础、为条件的语境下,使用「なら」,后句表示自己的判断等主观内容。再比如:

(3)甲:新鮮な魚を買いたいんですが…。

乙:魚を買うなら、駅前のスーパーがいいですよ。

→甲:我想买新鲜的鱼……

乙:卖鱼的话,车站附近的超市很好[13]146-147。

甲想买鱼,但不知道去哪里买比较好,乙用了「なら」,在此语境下是表示以对方的愿望为前提提出自己的建议,恰到好处。此种表达方式取决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而这与中国文化典籍东传日本从而影响其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14],究其根本亦是中原传统哲学思想的世界性影响在日本文化和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总之,把他人提到的事项作为条件并在后项中发表意见,表示说话人的愿望、意志、判断以及劝诱等主观内容,在强调该条件的假定性和说话人主观性的语境下使用「なら」条件句。

三、相互关系

(一)替换性

在「と」、「ば」、「たら」和「なら」的条件句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几种表达方式交叉使用的情况,即可以相互替换,这充分体现了使用语言主体认识上的差异,即说话人不同的发话意图和具体的语境决定了所选用语言形式的不同。

先以该文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为例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雨が降ると、出かけません。

→一下雨,就不出去[15]203。

用「と」的时候,表示“下雨”这个条件和“不出去”的结果之间一般的、恒久的关系,前后两项是必然的关系;表示只要具备了前项的条件,就必然会出现后项的结果,即在表示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规律性以及在该条件下出现结果必然性的语境下使用「と」。

(2)雨が降れば、出かけません。

→如果下雨,就不出去(带有每次都这样的意思)[15]203。

用「ば」的时候,表示“下雨”这个条件是“不出去”这个结果的必要充分条件,但该条件不表示既定条件。「ば」表示前、后两项之间理所当然的恒常关系,即如果前项成立,必然地、合情合理地会出现后项的结果。「雨が降れば、出かけません。」同时意味着「雨が降らなければ、出かけます。」。若使用「…さえ…ば」的话,就能够体现进一步加强这一“必要条件”之“充分性”的语境,即:

雨さえ降れば、出かけません。

→只要下雨,就不出去。

为了加深对「と」和「ば」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一组例子。

(3)お金があると、家を建てます。(?)

→我一有钱就盖房子[16]393。

(4)お金があれば、家を建てます。

→如果有钱就盖房子[16]393。

上文(3)例句中使用了「と」,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一有钱就盖房子,盖房子是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中能够这么土豪,拿“盖房子”来玩的毕竟是少数,不是常态。例(4)句中使用了「ば」,它传达给我们的是“想盖房子但现在没有钱,如果有钱就盖”这样的意思,它表达的是假定和愿望,“有钱”是“盖房子”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跟「と」相比,「ば」更强调的是一种条件,强调的是结果实现条件的必要性,强调的是该条件的恒常性和因果性。

(5)雨が降るなら、出かけません。

→若下雨,就不出去[15]203。

以“下雨”作为纯粹的假设,或以说话的对方说“要下雨”为话题、为条件,作出“不出去”的决定,即在表示发话条件的假定性和说话人自身主观性的语境下使用「なら」。

(6)雨が降ったら、出かけません。

→(这次)下了雨,就不出去[15]203。

用「たら」的时候,表示“下雨”是“不出去”这个结果的先决条件,在“下雨”这个先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会有“不出去”的结果,「たら」是提出带有“实现、完了”意义的条件,并且用于表达个别的、具体的、偶然的情况,不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即“下雨”和“不出门”前后两项之间并非必然的关系,而是偶然的关系,是在假想的因果关系中表示其条件的实现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的语境下使用「たら」。

为了辨别「たら」与「ば」的不同,我们也以一组例子来说明。

(7)春が来れば花が咲く。

→春天来了花儿就开[16]400。

(8)春が来たら花が咲く。

→春天来了花儿就开[16]400。

「春が来れば花が咲く」是说春天的到来会迎来花开的季节,这是一般性的自然规律,强调“春天”和“花儿开”之间恒常性和因果性的关系;而「春が来たら花が咲く」则因为使用了「たら」,就意味着“春天到来之时,花儿肯定应该开”,前项用来设定情景,后项表示说话人的任意性判断。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可以说:

(9)春が来たら国へ帰るつもりだ。

→打算一到春天就回国(故乡)[16]400。

(10)春が来たら結婚しよう。

→到了春天咱们就结婚吧[16]400。

(11)春が来たらもう冬服を着てはいけない。

→春天到了就不能再穿冬装了[16]400。

另外,我们再看几个例句。

(12)梅雨になれば、雨が多くなる。

→到了梅雨季节,雨就会多起来[17]118。

在表示「梅雨になる」是「雨が多くなる」的充分必要的语境下使用「ば」。若要表示在「梅雨になる」的条件下,就必然会「雨が多くなる」,该语境下就可以使用「梅雨になると、雨が多くなる」。如果想要强调在实现「梅雨になる」的条件下,出现「雨が多くなる」的结果,那么该语境下就可以用「梅雨になったら、雨が多くなる。」来表示。

(13)どうすれば(どうしたら○、どうするなら×、どうすると×)、日本語が上手に話せるようになりますか。

→怎样才能学好日语呢[17]122?

「と」的使用语境是强调某个条件与某个结果之间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当不知道该条件为何条件时,就无法使用。「なら」的使用语境是假定前句的条件为真,从而在后句中提出说话人的意见、判断与评价。而在疑问句的场合,无法假定前句的条件为真,也就是说无法确定具体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不能在此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意见、主张和判断。由于「ば」的使用语境是强调条件的充分必要性,而「たら」的使用语境是强调条件的实现性,所以上句中可以用「ば」和「たら」。由此反向思考,日语学习者在翻译和使用「と」、「ば」、「たら」和「なら」条件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特定语境和当事人的文化心理状态[18]。

(14)そっちに行ったら(行けば ×、行くなら ×、行くと ×)、危ないですよ。

→到那儿去的话,可危险啊[17]124!

从「ば」的使用语境可以看出,其表示的事态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合理性的一面,所以后句在负面评价时不能使用;「なら」的使用语境是它的结果句一般与个人的主观态度或者实际经验有关,不能表达一个客观性结果;「と」的使用语境需要具备一般性,很显然该文不能使用。该文语境的个别性、偶然性以及实现性都决定了它只能使用「たら」。

也就是说,在一个条件表现的句子中,当前项是疑问句时,只可以使用「ば」和「たら」,不可以使用「なら」和「と」;当后项为负面评价时,只能使用「たら」,不能使用「ば」、「なら」和「と」。

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就「と」、「ば」、「たら」和「なら」相互之间的替换性而言,「たら」的替换性最强,其次是「と」和「ば」,「なら」的替换性最弱。

(二)句末限制

所谓句末限制指的是句末能否使用意志、命令、禁止、忠告、劝诱和希望等表达方式。

「と」是在表示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规律性以及在该条件下出现结果必然性的语境下使用,因此前文无论是表示动作、作用,还是表示状态,后文都不能用涉及到主观的表达方式,即受到句末限制。

(1)午後になると、散歩しよう[15]209。

×

(2)晴れだと、散歩したい[15]209。

×

「ば」强调的是结果实现的条件必要性,强调的是该条件的恒常性和因果性。当前文表示动作、作用时,后文受到文末限制;而当前文表示状态时,后文则没有文末限制。

(3)明日ここへ来れば、見なさい[15]210。

×

(4)お金があれば、買おう[15]210。

「たら」在条件的实现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的语境下使用,因此前文无论是表示动作、作用,还是表示状态,后文均没有文末限制。

(5)仕事が終わったら、行ってください[17]99。

(6)天気がよかったら、行きたい[17]99。

在表示发话条件的假定性和说话人个体主观性的语境下使用「なら」,前文无论是表示动作、作用,还是表示状态,后文均没有文末限制。

(7)帰るなら、帰りなさい[17]63。

(8)それなら、帰ろう[17]63。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と」条件句有句末限制,后文均不能使用涉及到诸如意志、命令、禁止、忠告、劝诱以及希望等主观的表达方式。「ば」条件句分两种情况,当前文表示动作、作用时,后文有句末限制;而当前文表示状态时,后文则没有句末限制。「たら」和「なら」条件句均没有句末限制。

(三)时间性

从具体语境来看,在时间先后方面,「ば」处于「たら」和「なら」的中间位置。

我们先来看一组例句:

(1)あなたが薬を飲んだら、私も薬を飲みます[15]211。

(2)あなたが薬を飲むなら、私も薬を飲みます[15]211。

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吗?「飲んだら」与「飲んでから」意思相近,也就是说「あなたが薬を飲んだら、私も薬を飲みます。」意味着:

「あなたが飲んでから、私が飲む。」[15]211。

「あなたが飲んで安全なのを見はからってから、私が飲む、」[15]211。

因此,「飲んだら、飲む」是很“安全”的;「飲むなら」则没有明确地表示「飲む」的顺序,那么该语境下「私」也可能先「飲む」,所以就没有那么“安全”了。

下面请看「ば」:

(3)あなたが薬を飲めば、私も薬を飲みます[15]211。

「飲めば」既有「飲んだら」的意思,又有「飲むなら」的意思,从时间关系上看应处于「飲んだら」和「飲むなら」中间,那么该语境就显得很暧昧。

再来看「たら」と「なら」在时间性方面的情况。

(4)イタリアへ行ったら、カメラを買って来て[15]212。

(5)イタリアへ行くなら、アリタリアが便利です[15]212。

对比(4)和(5),时间的先后关系一目了然。在(4)「たら」句中,后半句是到了意大利之后的事情;而在(5)「なら」句中,后半句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事情。

再来看两个例句:

(6)イタリアへ行くなら、カメラを買って来て[15]212。

(7)カメラを買うなら、私を写して[15]212。

上文(6)「なら」句中,后半句是到了意大利之后的事情,(7)「なら」句中,后半句是买了照相机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用「なら」也能表达与(4)句中「たら」相同的时间先后关系。

总而言之,「たら」句中,只能表示前句时间在前,而在「なら」句中,既可以表示前句时间在前,又可以表示前句时间在后。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基本知识,对「と」、「ば」、「たら」和「なら」条件句使用语境进行了考察和探讨。这四种条件句的共同语义原型是“假定”,从实际的语言实践来看,它们又由“假定”分别向更多的领域进行扩展和延伸,有了更广的使用语境。具体表现在:

「と」条件句,主要用于表示客观叙述认识主体之外的客体世界中两事物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由“假定”向“必然”的扩展和延伸;

「ば」条件句,主要用于表示认识主体认为要想达到所期待的结果,必须满足前项所提出的条件,即由“假定”向“期望条件”的扩展和延伸;

「たら」条件句,用于表达客观叙述假设的因果逻辑关系,主要用于以某个具体动作的实现为条件的句子中,即由“假定”向“完了”和“过去”的扩展和延伸;

「なら」条件句,用于表达认识主体认为的假想因果关系,主要用于表示进行确认、主张的前提等,即由“条件句”向“前置表达”和“主张前提”的扩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益岡隆志.日本語の条件表現[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3.

[2]前田直子.条件文分類の考察,日本語学科年報[R].東京外国語大学,1991:22.

[3]益岡隆志,田窪行則.基礎日本語文法[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89.

[4]益岡隆志.複文[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

[5]翟东娜.认知语言学与日语习得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1):4.

[6]刘丽华.条件句的生成机制与ば、と、たら的异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61.

[7]川端康成.雪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川端康成.雪国[M].林少华,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9]黄力游,林翠芳.天声人语集萃[M].大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0] 林璋.助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1] 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 赵福泉.日语语法疑难辨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新版标准日本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4] 赵茜.《论语》与《孟子》在当代日本的译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90-196.

[15] 吉川武時.日本語文法入門[M].東京:株式会社アルク,1993.

[16] 森田良行.日语近义表达方式辨析[M]. 彭广陆,陶振孝,王亚新,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7] 李红.快乐日本语[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18] 张三妮.术语、翻译与文化[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492-496.

[责任编辑曹琪]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nditional Clauses of “to”, “ba”, “tara”

and “nara” in Japaness

LI Hong

(SchoolofForeignStudies,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conditional clauses of “to”, “ba”, “tara”, “nara” are diversified in their pragmatic usages. “to” clauses are used to indicate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between two objective parts except the objective narrative individuals concerned, aiming to emphasize the regular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the contexts involved. “ba” clauses convey the subjects’ consideration that the anticipating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former requirements must be met, highlighting necessity, stability,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tara” clauses can imply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of the objective hypothesis of that narration, which can be used in a sentence that a particular action should be achieved first, emphasizing the individuality, occasionlity and reality of the context. “nara” clauses refer to the assumed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of the cognitive subjects, emphasizing the context is assumed and subjective.

Key words:“to”; “ba”; “tara”; “nara”; pragmat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2015)04-0449-07

作者简介:李红(1968—),女,河南济源人,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WX002);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013)。

收稿日期:2015-07-05

猜你喜欢
条件句句末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If条件句结构的范畴认知视角及翻译策略
日常日语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