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维度

2016-02-12 09:55毕朝文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实性本质统一

毕朝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维度

毕朝文

“价值属于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如何来理解人自身,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这对人本质的实现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如此。因此,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抓住人的本质这个核心概念,从三个维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来理解,避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单向的、政治的理解;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来理解,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幻性和庸俗性;从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来理解,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更高的新的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本质;三重维度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层次的、最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浸在国家和民族血脉之中活的灵魂。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在全社会形成核心价值观,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也反映着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自觉建构与坚守的精神家园。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最稳定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如何理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在政治话语中,我国在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时,突出其意识形态性,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这种表达方式旗帜鲜明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体现其政治功能,表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属性,体现出其与西方价值观念及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异质性。

这根源于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在政治生活领域,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具有阶级对抗性质的概念,在划分两大阵营时,主要是根据意识形态的不同来划分,使一切精神活动都纳入意识形态之中,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意识形态,都是有阶级的,其衡量标准都是政治的,这种意识形态是对人类精神的僭越,实际上也是导致十年“文革”浩劫的重要原因。在惯性思维中,意识形态仅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政治语词,是一定阶级其经济、政治生活在其精神领域的反映,其包含着阶级性的内容,但应注意人类的精神领域并不一定都是充满着阶级性的,其有着超阶级性的一面,这就应该正本溯源,准确把握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源于法国人特拉西,其本身并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通过其词源可知,其最初并不具有阶级性,它是对ideology的翻译,是idea与ology的合成词,其根源于idea即理念一词,关于理念的学说,具有形而上学性,所以,从词源上及其最早的使用者角度来分析,并没有从政治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恰恰相反,它是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而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错误理解,可能来自于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误解。

意识形态概念在马恩著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德国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并进而从对“副本”的批判,转入到对“原本”的批判,开始了唯物史观的奠基。在这里,意识形态确实是以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概念出现的,但在这里,这一概念是有特殊的语境,是德国“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在这种语境中,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也是在这种语境中,意识形态才具有了阶级性,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产生的两大对抗阶级,才导致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才导致“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而在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义或更高级形态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中产生的意识形态是否更强调其阶级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马克思要建立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作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真正实现了人类解放的社会,“人的自由发展”是其理论的旨归,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个前提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已经消灭阶级对抗的社会,其意识形态应该是人的精神的全部绽放,而不仅仅是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必然也是超越阶级属性的,是建立在“人”的全部生活之上的,因而,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也应建立在“人”这一前提之上。而建立在这之上的核心价值观其根本旨归也是使“人”成为人。这里“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现实的人,正是从“人”出发,马克思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必然是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升过程,表达着从最初凸显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到强调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属性,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能仅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理解,而应在包括意识形态范畴在内的人类整体精神境遇之中来理解。

二、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价值属于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4]价值观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也体现着人对自身及对自身追求的判断。对人是什么,在哲学史上一般所做的分析都是从与其它存在物的差异中得来的,这种认识是把人当成物来理解,因而,高清海先生认为对人是什么的回答:“人就是‘人’。”[5]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说明认识人必须从人的自身来理解,但从现实来说,人又必然是不完整的,但人又有超越自身这种不完整的强烈需要,把成为人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人追求什么,什么就是人的价值物,人也就会把什么评价为有价值的”。[6]由此可见,人在本性上总要追求什么,人就总要有理想的一面,人具有理想性,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具有理想性的一面,这就使人的价值观总要超越当下,指向更高的追求,从终极追求上,“实现类本质是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7]正因为人具有的这种超越本性,价值观也必然具有理想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这说明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植根于人类社会,受到现实生活条件的制约,人在本性上总是摆脱不了现实性的一面,而人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中保持自身的张力,使理想不断地转化为现实,而又在辩证否定现实的基础上,奠定新的理想,使现实不断趋向理想。人身上的这种理想与现实性的双重本质,使价值对人自身的追求也具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特征,并统一于核心价值观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不是实现人类本质的最高追求目标,但其在当代仍体现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现实层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有一个被全社会接受、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其内容上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构成了关系之网,现阶段的人就是这些“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如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匮乏、道德滑坡、官员腐败、网络谣言、教育医疗问题等,无不影响着人“对自身的追求”,要实现向人自身的复归,就要追问“人应该追求什么”,“人应该怎样追求”,对此的回答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设定了我国现阶段价值追求的目标,这种价值观是与现实紧密呼应的、具有强烈现实内容的理想追求,而不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理念。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即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分别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包括生态方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从个人层面即主要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都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其关注点在现实的人,而非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抽象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超越现实社会关系的理想追求,促使社会关系协调发展,使现实的人向人本身复归,具有理想性的一面,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舞台,它又具有现实性的一面。同时,这二十四个字不但体现了“人应该追求什么”的理想层面,也体现了“人应该怎样追求”的现实层面,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做准备,这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人以人的自身本质为最高价值目标,这种本质存在于何处,属于怎样一种存在,什么也就是人的追求目的,并具有了价值意义。”[10]即人在哪儿存在,价值也就指向哪儿,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存在,“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1]人的本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的本性的追求具有不同的指向,只有把握住人所处的社会阶段,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人本身的追求,任何具体的社会都只是人类社会一种阶段性的存在,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生活样式,任何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当然也不会存在一个永恒的理想社会图景。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必须面向历史现实本身,妄图根据暂时性的社会样式,建立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念,这种做法不但不能体现和实现人的本质,反而走向反面,使人根本不能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处的社会阶段,使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成为不可能,不是人屈服于现实,就是人把对自身的追求放逐于彼岸世界,而放弃对现实的实现。因而,只有站在历史的维度之上,人对自身的追求才具有现实性。

对人类本性的追求,必须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分析了三种不同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2]

这三种社会形态成为人的三种存在状态的基础,第一种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中,人还是处于群体本位中的人,人的群体力量和个体力量都为充分的显现出来人在本性上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人的本性只能从自然形成的狭隘地域性的群体中去获得。因而,正是这种“群体”优先的地位,使对价值的追寻只能去群体中寻找,基于这种人的“群体”本位,便形成了这种超个体的、超现实的价值观,“例如强调国家至上(柏拉图)、城邦优先(亚里士多德)、人应当为上帝而生为上帝而死(基督教)、忠孝节义(中国儒家)”。[13]

第二种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形态中,人的存在形态体现的是一种个体本位,人的“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在“物化的关系”中延展开来,个人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开始创造自己的生活,基于这种个体本位,追求个体的独立价值成为人追寻的价值目标,代替了基于“群体”本位的价值观。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社会形态应该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第三种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的存在形态体现的是一种类本位,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人从一种自在存在转变为一种自为存在,使“价值本位将从群体和个体转向二者统一的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形态与群体形态和谐统一的价值观。马克思坚持历史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认为社会及人的三种形态是辩证否定的,前一种形态为后一种形态创造条件,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价值规定本身“就是和这种历史阶段一起产生的关系,从而是一种历史的关系”,[14]这种历史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从最初狭窄地域的群体,到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正是打破封闭群体,使不同主体扩大交往,整个世界是向人敞开的历史过程,也正是因为历史的这种敞开状态,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就使价值观在获得历史性的同时,也具有了开放性的特征,实现了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第三种社会形态的一个最初阶段而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通过对传统价值的扬弃,使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以群体为本位的价值得到继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传统价值以时代内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与传统相割裂的,而是与传统相衔接的,具有强大的历史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开放性,要积极汲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一直在汲取西方的文明成果,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也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一般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要站在更高的立场去认识,一切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有利的东西要毫不犹豫地拿过来,而且在更高的角度对其予以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和包容性的胸怀,作为对前两个社会形态的超越,以及为最高形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跃进,坚持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追求人的本质的实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倡导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来必然还有进一步凝练的必要,一定要围绕“人”这个核心,把对人的本质追求作为价值的目标,也作为评价的标准,在理解上要坚持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更多发挥其精神引领的作用,塑造人的高尚灵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3][8][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292;294;56;172.

[4][6][7][10][13]高清海.哲学的奥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7;89;94;91;93.

[5]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205.

责任编辑:李 彦

B27

A

1673-5706(2016)01-0099-04

2015年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个人需要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2015-11-18

毕朝文,辽宁本溪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现实性本质统一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童年的本质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