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囧事

2016-02-19 09:25孤钵
花火A 2016年2期
关键词:牛排帅哥哥们

孤钵,人称师太,网络知名写手,人气作家,从2005年起开始在网上连载《我不是陈圆圆》,共出版十数本小说,代表作有《穿越之陌上花》(又名《恨不相逢陌上花》)、《满朝凤华》、《宫斗高手在现代》、《美人诛心》等,2011年赴美留学,现居美国中西部。

对于一个吃货而言,到美国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食物。作为最大的移民国家,即使是诺城这样只有二十万人规模的小城,也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譬如,在我住的公寓附近有一家名叫Gosh的埃塞俄比亚餐厅,那里物美价廉。他们招牌的Doro Tibs是传统的埃塞俄比亚食物——摊好的鸡蛋面饼上摆着炒好的鸡肉或者牛肉,配上咖喱和其他菜,用手撕一块饼,裹着菜,蘸着酱,啧啧,味道可以媲美国内的鸡蛋灌饼!只要10.99美元。(母上大人:啥?!一个鸡蛋灌饼要60多块钱!这还叫便宜?!娃,你还是回来吧,我天天给你做!)

(图1  埃塞俄比亚的鸡蛋灌饼)

当然,在诺城,师太最常去的还是各种亚洲餐厅,那真是如数家珍呀。学校附近有马来西亚华人开的名叫“龙楼”的马来西亚餐馆,城西有泰国华人开的“泰国味道”,离中国超市不远有中国人开的“日本自助”,还有我后来经常去的大阪餐厅,卖的其实是韩国料理,老板也是中国人。你一定要问,怎么所有的亚洲餐厅都是中国人开的?还有,师太都去美国了,能不能有点出息,别老是吃亚洲菜啊!

好吧,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开中国餐馆的肯定是咱们同胞,不过在其他的亚洲系餐厅碰到同胞老板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譬如日本料理店,特别是门口有着Buffet(自助)字样的,老板99%是国人。大约是竞争太激烈,开餐馆的国人只好转战其他亚洲菜。至于师太为什么这么没出息,一是因为在国内养了二十多年的胃,还是吃中国菜比较舒服;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看英文菜单点菜真的很痛苦啊!!

四年前的我,刚到诺城不久就被接机的志愿者朋友带到了诺城最大的Mall。商场中心的Food Court是各种快餐的聚集地。作为一个初来乍到者,虽然看到琳琅满目的食物很兴奋,但头一回站到收银员面前点餐,即便是在国内吃过无数次汉堡,还是免不了有点紧张。

“Hi, what can I get for you?”白人帅哥一脸阳光地看着我。

“呃——Chicken burger and……”我抬头看着后边的图片,大脑在那一瞬间突然短路,竟然忘记薯条怎么说了。好在机智如我,马上伸手指着第二列套餐:“One Number two!(来一个二号套餐!)”

“……”帅哥的表情有些凝滞。

我已经预感到不妙了,于是换了个说法:“Number two one!(二号来一个!)”

“……”帅哥的眼睛里已经充满了问号。

“She wants combo  two meal.”志愿者朋友终于忍不住帮腔。

帅哥的脸色恢复了一点,体贴地放慢语速继续问我:“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Coke Cola!”

然而我自信的光芒并没有感染到帅哥:“对不起,我们没有。”

“Cola!”我指了指面前的饮料机,明明上面就有可乐啊——虽然是百事可乐。

一脸茫然的帅哥在看到我指着饮料机后终于明白过来:“Oh, Pepsi!Yes?”

原来这边点单得说商品名,说“cola”根本没人懂。我的额头已经有点冒汗了。

帅哥的问题还没有结束:“请问需要什么酱?”

“Tomato sauce.”番茄酱,这总不会错吧?但在看到帅哥再度茫然的眼神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Ketchup.”大约是后边的队伍已经排得有点长,志愿者朋友不忍心再让我和帅哥对话下去,于是上前帮忙匆匆点完了单。

如果说,点份简单的快餐就已经让我有点望而生畏了,那么没做功课就跑去吃牛排,就真的是糗到姥姥家了。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done?(牛排想要几分熟?)”

七分熟怎么说?师太和对面化学系过来访学的老师互相望了一眼,访学罗老师突发奇想地说道:“70%!”

师太看了看waiter的脸,果然已经有点僵硬了:“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PS:牛排五分熟是medium,七分熟是medium well,全熟是well done。啥?你想吃三分熟的?好吧,你牛!那叫medium rare。)

终于听明白的waiter进行下一步:“How would you like your egg done?”

“Medium?”

你以为问法一样,回答就一样吗?

Waiter的脸已经有点抽搐了,但强大的waiter还是凭借他超高的智商猜了出来:“您是要sunny side up egg吗?”

鸡蛋的一面像太阳一样。好吧,我败了。

(再PS:煎鸡蛋熟的程度依次分为,sunny side up,over easy,over medium,over well,over hard。其中sunny side up比较流行,over medium是指鸡蛋的两面都会煎,但中间的蛋黄咬一口还是松软可以流动的。)

“您需要什么side?我们有salad,mashed potato,fries,pickled cucumber……”

“Salad!”随便点一个。

“那您的Salad需要什么dressing呢?Ranch?Italian?Caesar?Vinaigrette……”

“……”我随便点了一个。我真的已经很累了。

“那您的牛排要什么sauce呢?Salsa?Teriyaki?Blue cheese?Mushroom……”

“……”我再也不想一个人来吃牛排了!(为什么是一个人?因为对面的访学老师除了一句“和她一样”就再没说过话了。)

可是,你以为和别人一样就万事大吉了吗?

那次,师太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佛罗里达旅游。四五个人跟着一个哥们冲入了当地一家颇为有名的意大利餐厅。原本以为不过就是比萨和pasta,毕竟平时学校里的意大利快餐,这帮人都没有少吃。

可是,当走入装修颇为考究的餐厅,waiter给你拉出椅子坐下,并送上厚重的菜单时,同学们都隐隐地感觉到了不安。

果然,大家默默地翻开菜单,陌生的单词、满篇的描述,居然没有一道菜能看懂。不过每一道菜后边的金额大家都看见了,Entrée(主菜)部分都是50美金往上的价格瞬间闪瞎了大家的“狗”眼。

大家在心底默默地一算,加税再加20%-25%的小费,作为穷学生,这价格实在有点无法接受。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领头进来的那个哥们,不知道这时候要不要丢脸地直接放下菜单走人。

但见哥们依旧气定神闲,对着waiter指了其中的一道菜,非常大气地完成了点单。大家伙都颇有些好奇,凑过去一看,原来哥们点了一道“Cheese plate”。

所有人再度低头看菜单,瞬间发现这道菜居然只要20多美金。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佩服起这个哥们,竟然能从高大上的菜单中找到如此平民的价格。于是大家纷纷效仿,都对waiter说了一句“和他一样”。

Waiter的脸色有些古怪,大约是觉得今晚这一桌的小费有点少,但良好的职业素养还是让他最后微笑着一一收起了菜单。

那么,问题来了。这道“Cheese plate”究竟是什么呢?有一个小伙伴不怕丢脸地问起领头的哥们。

这位见多识广的哥们随即说道:“应该就是一道素的意大利面。因为没有各种肉,只有奶酪,所以价格比较便宜。”

大家都默默点头表示赞同。虽说没肉有点坑,但至少素面还是能填饱肚子的。

不一会儿,waiter就扛着托盘上来了。

大家正在感慨上菜速度之快,waiter已经摆了一个大大的白盘子在那个哥们的面前。

这分量不错!那个哥们微笑着朝waiter说着“thank you”,但是“you”还没出来,哥们脸上的笑就瞬间冻结在那儿了。

因为,在那一刻,他看见面前大盘子里摆着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cheese!可是——只有cheese!

那一瞬间,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点菜的时候,waiter的脸色会有点古怪了。

刚才还欢乐的餐桌突然间变得异常安静,只有waiter默默地把六盘cheese依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你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桌子人,每个人都默默地拿着几片附送的小饼干,咽着各种口味的cheese。尤其领头那位仁兄,为了面子,还强撑着大快朵颐。

我真的不想随便去吃西餐了!

(好吧,就说这么些师太到美国点餐的糗事。不过,即使在美国,你以为老美吃中餐就能好到哪里去吗?且听下回分解!)

(图2 吃 Cheese Plate 太痛苦了!木有照片,只有找张配图)

猜你喜欢
牛排帅哥哥们
打包的牛排
四招辨出 重组牛排
脑筋急转弯
知足吧
帅哥推销
哥们,让人煮了?
美味的牛排
帅哥!帅哥!帅哥!等3则
洋洋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