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研究

2016-03-16 08:59
武陵学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孔颖达礼记书信



【主持人语】新史料的发掘和新方法的介入是推动学术发展的主要内驱力,也是近年来史学、文学研究的新趋势。本期“古典文献研究”所推介的两篇文章正反映了这一趋势。陈云豪一文对日本早稻田大学所藏唐前或唐初写本《礼记子本疏义》残卷进行了细致考察。文章围绕残卷,对其命名进行了疏理,就中华书局点校本《隋书·经籍志》中的相关校改问题进行了商榷,对此书在史志目录中著录出现的歧异现象进行了考证,最后选取残卷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校读。皇侃《礼记疏义》为孔颖达《礼记正义》的主要参考本子,《礼记子本疏义》残卷除去郑灼按语部分,其余可视为皇侃《礼记疏义》之原本。因此,通过其与《礼记正义》的对比,可以见出孔颖达《礼记正义》对皇《疏》增删取舍之迹,而这些增删取舍对于深入研究《礼记正义》及孔颖达的经学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何荣誉在民国期刊《学衡》中发现了王闿运的未刊书信一通。通过考证,作者认为该书信当为咸丰九年十一月至咸丰十年八月间寄与其友龙汝霖之弟龙湛霖的书信之一。该书信未收入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亦罕有学者提及。书信以《诗经》为例,主要讨论了治理《说文解字》之法,从其论述可见王闿运在学术上力求通达的品行。此外,信中直陈其与李榕、高心夔等人在学术上的分歧,并不时袒露其会试下第后一段时间的心境,对其思想研究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丁志军)

猜你喜欢
孔颖达礼记书信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孔颖达论为政之道中的道德因素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硕师鸿儒孔颖达传略
文明
共 筑
衡水历史名人孔颖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