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

2016-03-18 18:48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徐春雨
关键词:院校融合高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徐春雨 方 晨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衍生于“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创业教育”是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他在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提交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未来的人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第三本教育护照就是“创业教育”。其实早在概念提出之前,创业教育的探索已经在发达国家先行一步了,如哈佛大学早在1947年就开设了创业课程。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创业教育便在美国各洲的大学开始成为主修课程,把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为美国高校的必修和重点培训科目,美国有400多所大学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成功的“创业”数据更是令人咋舌,在“美国最具创业精神的大学”名单中,坐拥“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首屈一指,紧随其后的就是人称“东部硅谷”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与其毗邻的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师生的创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他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如今日本高校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在创业教育方面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

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创业”阶段,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要比美国晚了半个世纪。1998年,清华创协举办了全亚洲高校的第一个商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大赛,由此拉开了创业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序幕。2002年,教育部选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2010年,教育部出台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创新”与“创业”结合在一起,提出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规定在普通本科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并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以及教学大纲做了规定和说明。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随着党和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引导,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成效不够理想,尤其在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广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普遍现象,尽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试图通过各种创业设计大赛在不断开展创业教育,但从实际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程度来看,很多参加创业设计比赛的学生脱离所学专业,参赛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参赛人数只是少数,没有形成团队合力,大多数学生对此仍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弱,欠缺创业精神和创新品质。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有开设的学校往往也将其纳入选修课程,任用的教师往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创业教育进行管理的是团委工作部门,而不是系部,讲授内容单一,如《创新》《就业指导》之类严重脱离专业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造成管理上与专业系部脱钩。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理想发展模式

(一)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存在出现时间上的先后差异,但是二者都从属于整个教育活动,相互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的“企业家”或“解决就业问题”,它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接受市场检验的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它要面向全体实施进行,所以必须通过课程的融通加以整合。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寻找创新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必须打破原有的界限划分,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优化课程结构,在专业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如创业计划、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经营与管理、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风险投资、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课程。增加交叉课程学时的比例,实现知识整合。

(二)贯穿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实现渠道融合

高职院校的第一课堂是具有严格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规划,并且指明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第二课堂往往是服务于第一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习实训活动。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课堂实现了第一课堂要达到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技能,所以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新创业教育不单是依靠开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创业课程,更在于引导学生基于本专业的知识去激发潜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利用科技节、创业设计大赛来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以此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必须在第一课堂基础上,利用第二课堂来具体实施。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夯实思想基础

传统的观念中,专业教育地位优越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而创新创业教育可有可无。也有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是政府为解决就业压力而提出的“缓兵之计”,是在变相推卸责任。综合种种思想来看,它都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的国情有着直接关系。对比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发展历史时间久,所以思想理论深厚,也深入人心。如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远远超出中国的大学生。并且他们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惊人成绩,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学生的创业故事令我们瞠目结舌。所以高职院校的师生必须从转变观念做起,打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歧视,转变就业的观念,积极学习创业素质方面的知识,以此夯实思想基础。

(二)促进课程体系的融合,构筑融合桥梁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却忽视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这就造成学生的理论水平普遍较强,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潜力不能得到发挥。所以促进课程体系的融合,将更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两点,一是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质的训练和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高职院校应鼓励引导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开发适合本校本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并且依据学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方式上也要打破常规,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推陈出新。二是有效衔接创新创业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各个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衔接方案,如在高职院校中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要设置创业教育的实习实训,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理念和创业精神创办小微企业,而对于艺术、工程类专业,则突出表现为培育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三)打造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强大后盾

将从事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融为一体,形成独立创业师资团队,从事各类创业活动的指导,创业指导教师要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对创意策划、阶段性目标、问题解析、市场风险评估等各种操作难题进行指导和帮助。2015年12月,《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优势在于,有利于加强企业与校方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优势互补。同时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利用国际交流机会,加强国际领域关于创新创业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氛围、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最佳方式,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历史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创业精神方面相差悬殊。如在斯坦福,约有90%的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可见广大师生都具有浓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欲望。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文化氛围的影响力。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宣传、引导、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宣传典型毕业生自主创业事例和民间的“创客”故事。同时可以建立创业协会、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平台交流创业经验和心得体会,实现信息沟通,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创业设计大赛等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创业中去,由指导教师跟踪指导,通过比赛筛选合适创业项目,学校资金启动方面要给予支持,以此激励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样不但营造了较好的创业氛围,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实际进行创业。

总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依托于专业教育开展,否则将是无本之木。专业教育开展如果脱离创业素质能力培养,也必然被失去活力和发展动力,探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也需要高职院校依据自身专业设置,开发更多的本土化的可行性途径。

猜你喜欢
院校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