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2016-03-18 18:48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词:系统化院校情境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刘 希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作为承担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更是积极立在潮头,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大多数课程流于形式,停留在课堂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一门辅助地位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课程教学效果也难免不如人意。要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就应引入先进的、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课程知识进行重构。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绝大部分仍然是针对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但是按照目前的规定,高职高专招生属于第四个批次,高考分数线相对本科院校来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这种分数上降低虽然不能被认为是学生素质较差,但确实反映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学习兴趣不高,这为实施高素质职业教育产生了障碍。结合近些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强烈缺乏自信,对前途感到迷茫

其实大部分学生仍然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平常学习生活中也会积极思索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课的学习方法、本专业应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缺乏自信,不管有没有去实践过都认为自己做不好。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小困难,就觉得反正自己基础也比较差,学不懂就算了;有的学生总是在抱怨学校的硬件设施,认为没有给自己提供足够的条件;还有一部分同学受到以前生活的影响,仍然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每天待在寝室电脑前面,甚至出现逃课现象。深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学生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迷茫。

(二)重实践轻理论,流行读书无用论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实践动手课程比较感兴趣,愿意积极地配合教师,但是对课堂上的理论课程兴趣较低,或者是认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将来工作时用不上,不能帮助自己获得一份较高的收入。同时受到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人生的成就就在于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而在学校学习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其他的都不重要,流行读书无用论。

(三)认识上容易走极端,有时妄自尊大,有时妄自菲薄

很多同学的性格比较随和,积极在课内课外配合老师,与同学间也能建立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在认识上容易走极端。有的认为自己是非常聪明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意学习,但是学习以外的事自己都知道,容易出现妄自尊大的情绪;还有部分同学因为自己学习基础较差,自觉自己比别人低一个等级,遇事也不愿发表自己的观点,容易出现妄自菲薄的情绪。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早在国内中职学校兴起,后由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进行系统性阐述,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姜大源教授认为“所谓工作过程的概念,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则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1]他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课程才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姜大源教授所总结的工作过程包含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步骤,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体现系统化,即一门课程应由三个或以上的学习情境组成,而且相互之间应该是平行或递进或包容的关系。在每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上都要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应该将前面的六个步骤都包含在内,在下一个学习情境中重复步骤、变化内容,将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选择、排序,以此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再选择合适的理论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重复工作过程。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很多研究认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既没有相应场地也没有相应资源,只能局限在课堂内。基于这样的现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首先就应该明确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各高职院校在设置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时,更多的是从启发学生思考的角度,在课堂上主要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这是必要的,但是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参考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及失败的案例,通过每学期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课时是否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呢,这或许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具化一点。如果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能够真正引导出1%的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做出创业实体,就已经是实现课程教学的成功了。通过这1%的创业实体再去带动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受限于当前教育教学条件,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调整课堂教学思路,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一是明确课程教学内容范围。高职学生创业形式以小微企业为主,受限于环境、眼界等因素,部分创业者的思路可能并没有本科院校创业者那么开阔,创业选择的行业比较有限,较难去开拓新的行业。所以在教学内容范围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启发思维,但大多数的案例要选择学生身边、能够接触到的,以此来拉近距离,让学生可以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对照比较,加深印象。再就是在确定内容范围时要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譬如说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主要从工艺创新、专利发明等角度来引导,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可以主要从发现、培育新市场的角度来引导,所以这类课程的教学要有对专业掌握很深、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进行。

二是做好课程结构设计。要实现前述目标,可以把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创业大环境和创业扶持政策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当前全面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再加上就业形势一直比较紧张,很多学生会有创业的念头,但是从哪里下手,能做些什么,都是没有深入思考过的,所以这部分教学内容就是要给学生的这种小念头一个可以真正实现的空间,在当前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下,如果有一个详尽、可靠的创业策划,是可以申请到扶持资金及扶持贷款的,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想象不到的优惠条件;第二方面学习的是小微企业创业过程,这部分应该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因为是学生学完可以去实际操作的,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要求,在此处应该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还要寻找合适的案例,最好是能够找到毕业两三年内而且成功创业的学长学姐做一次讲座,提供交流机会,帮助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有一个融合的时机;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发展扩大后所面临的新问题,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距离相对较远,可以作为一个扩展内容,这一部分学习以案例讨论为主,授课教师选择合适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还可以转变课堂形式,去现场或是在网络上聆听一些企业家的讲座,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三是做好学习情境设计。对课程教学重点即小微企业创业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要求,可以设计三个或以上的学习情境,不同的学习情境之间存在包容、递进的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主要是分行业按照从业人员、年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来划分企业规模,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例,从业人员<10人、资产总额<100万元的即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在10—100人之间、资产总额超过100万元的即为小型企业。在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一步按照企业资产总额进行细分,分为不同的学习情境,譬如按照资产总额5万元以下、5万—10万元、10万—50万元、50万元以上划分为四类,对应的是创业者自筹资金及不同的资金扶持力度。在每一个情境中,要实施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步骤。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当前资金和企业规模条件下,可以在哪些行业中开展创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业创业;随后要求学生创业小组在课后以创业实践策划书的形式完成计划实施;最后召集全体学生,选择其中认真完成、质量较高的小组上台,以参赛的形式对全体学生演讲,再通过全体听众投票等形式完成评选,授课教师进行总结点评。通过这几个环节来完成学习情境中要求的六个步骤。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难点

按照以上设计思路进行课程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目标。但是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难题和阻碍。

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按照前述思路,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各项创业扶持政策,还要有创业实践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至少也要是能够长期地、频繁地和创业者接触,能够满足这样条件的确实很稀少。所以现状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足够的师资条件,虽然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会选择把历届成功创业的毕业生请回学校做讲座,但是能够成功创业的并不一定把他的良好经验传达给学弟学妹们,能够成功引导学生去创业的不一定自身创业成功,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涉及不同的方法。

第二,缺乏学校的整体重视和制度保障。虽然都很重视创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创业实体的培育,但是缺乏相应的全面保障制度和重视。有些院校行政管理部门相互之间权责不统一,容易出现管理上的偏差,看似重视实则轻视。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来说,至少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设施落后、课时量少等问题,按照目前的课时安排,可能只够一个学习情境的进行,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展开,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些问题需要管理部门进行专门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及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并形成制度保障。

第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一。有的学生创业意愿比较强烈,会愿意接受这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活动,也有学生基本没有创业意识,不愿意参与这样的课程活动,但是课程的开设肯定是面对全体学生。要协调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尊重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上述第一方面介绍的课程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对重点学生给予积极关注,可以指定为学习小组负责人,带领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创业策划,甚至还可以牵线搭桥,引导学生创建创业实体。

第四,缺乏实践条件和教学教材。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涉及的实践教学条件要求较高,没有实践,课程教学仍然是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只有具备充足的实践条件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并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第五,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主要以技能学习为主,本课程也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具备良好技能,学生才能创业成功,但是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让创业企业具备内在发展动力,从而走得更远。

五、小结

创新创业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把着力点放在如何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加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这对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抓住典型,让课程能真正培育出创新创业成果。

猜你喜欢
系统化院校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护患情境会话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