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20 18:37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张晴郭曼曼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专业化幼儿教师幼儿园

■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张晴 郭曼曼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张晴 郭曼曼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现实中面临着专业素养偏低、职业倦怠现象突出、专业培训水平不高、专业意识薄弱、科研素养欠缺等一系列困境,而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和教师自身两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和地方给予政策保障的方法,提高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大力推进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转变教师观念、引导自主发展等措施来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幼儿园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顺应国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迫切需要,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一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并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必将大力促进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幼儿教师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主动学习,逐渐成为一名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所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李焕稳,2003)。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组织、专业素质、专业角色和专业发展四个维度。这四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熊华军,常亚楠,2013)。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无疑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学者把职业分为普通职业和专门职业两大类,“专业”是“专门职业”的简称。从事专门职业的群体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必然追求。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也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境,如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欠缺、业务培训得不到保障、幼儿教师工作繁重而无暇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意识薄弱、教师培训效果不好等。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

1.幼儿教师专业性的社会认可度低。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质的认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相对于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人们对幼儿园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认可或忽视。尽管国家官方文件上把教师列为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实际上,社会公众和舆论并没有把教师看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性工作。相对于大中小学教师,人们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可度更低,甚至会有“幼儿教师不过是教几个字,唱几首儿歌,跳几支舞”“只要有一点文化知识都可以当幼儿老师”的想法。

2.幼儿教师从业资格要求较低。

传统的观点认为一般水平的保育员都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并随时可以进行替换。现代幼儿教育认为保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从业人员要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才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但是就目前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来看,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还是比较低的。首先,在学历要求上,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学历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要低很多,但是尽管这样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未能达到标准。其次,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方式上,大多数参考人员只要有一个学历,通过接受短期内的强化突击培训,参加一个考查内容不太合理的笔试,以及形式化的面试,即可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这种低起点的学历及教师资格证获取的方式导致当前的幼儿教师资格证含金量较低,有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着具有从事幼教工作的能力。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化程度的高低。

(二)自身方面

1.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偏低,工作压力大。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儿童在此阶段所受的教育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如此重要的时期本应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实际上,幼儿教师的待遇远低于中小学教师。受传统教师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期望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无私奉献的人,对教师的工作有较高的社会标准,这种过高的社会期望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而且,与中小学、大学教师不同的是,幼儿教师面对的群体是身心各方面都尚未独立的幼儿,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照顾。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日益成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家长对幼儿的过度关注使幼儿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身心负担。此外,幼儿教师每天除了要照顾幼儿,还得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大量的“案头工作”。在重重压力下,许多教师觉得身心疲惫,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大大降低。

2. 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不强。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具有自主性。教师专业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实际上,由于学前教育公共性的制约,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教育行政组织、园长等多方面影响,教师自主权和决定权受到限制。此外,幼儿园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幼儿教师常常陷入繁琐的工作之中,导致幼儿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对日常的工作检查,无暇对幼儿进行专注的观察和研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自主性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素养偏低,职业倦怠现象突出

幼教从业人员具有高品质的专业素养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认为幼儿教师应具有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和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等多种专业素养(张元,2003)。目前我国幼儿教育职业训练和实践提高机制尚未成熟,不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不够深厚,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结构也不够系统,专业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幼儿教师每日的工作繁琐,并且由于受到整个教育环境的限制只能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新意;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期望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学前教育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与其收入和地位未成正比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专业培训水平不高

优质的幼儿师资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阶段。就职前教育而言,我国目前的幼儿师范教育呈现出培养层次的盲目提升、不合格培养机构大量增加、课程设置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王芳,2009)。并且由于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时间较短,缺乏实践经验,职前教育的专业培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职后教育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培训目标不明确、内容过于单一、理论学习过多,教师素质提升得不到保障。可见,幼儿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低水平状态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专业意识薄弱,科研素养欠缺

幼儿教师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深入理解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认识不到自身职业的专业性,也未想过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专业意识普遍薄弱。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专业性上的低认可使得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外部推动力,而幼儿教师自身专业意识的薄弱使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内在推动力。此外,如果说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进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那么科研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日常教学只是经验性的重复,很难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更难以运用成熟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和地方给予政策保障,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幼儿园教师承担着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这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未来。目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缓慢。幼儿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国家和地方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和监管力度,改善其待遇。此外,要做好幼儿教育的宣传工作,改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传统观念,使幼儿教师的工作得到尊重和支持,工作价值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二)大力推进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国家应设置激励机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深化幼儿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我国应建立权威性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从政策上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优质资源。从院校层面上看,师范院校学前专业或学前专业学院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增强通识教育和实践培训、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转变观念,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幼儿教师对于学前儿童及幼儿教育的观念会影响其在专业化道路上的行为。幼儿教师本身应坚信自身职业的崇高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发生着巨大变革。现代教师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自我培养、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理念(张俊珍,2004)。幼儿教师应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前教育的主人。

李焕稳.(2003).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探索.学前教育研究,10,39-40.

王芳.(2009).我国幼儿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问题分析.学前教育研究,6,17-19.

熊华军,常亚楠.(2013).教师专业化内涵的质性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60-67.

张元.(2003).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学前教育研究,1,50-52.

张俊珍.(2004).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必然走向.山西教育,4,4-5.

猜你喜欢
专业化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爱“上”幼儿园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