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河南现代渔业发展

2016-03-28 12:10朱文锦
河南水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产品渔业水产

朱文锦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

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河南现代渔业发展

朱文锦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

介绍了河南现代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建议与对策。

转方式;调结构;现代渔业;发展

河南省作为内陆省份,自南向北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省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天然水域较多,有水域面积16.7万km2,宜渔水面46.7万公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水产品产量125万吨,比上年增长4.1%;渔业经济总产值250亿元,增长7.7%;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51元,增长8.8%,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省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信阳黄缘闭壳龟保护区、卢氏大鲵保护区、西峡大鲵保护区)和2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一、河南渔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渔业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对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对现代渔业发展高度重视,2013年6月26日在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汪洋副总理发表了“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现代渔业建设为主体召开的全国性水产工作会议。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14]47号),成为指导全省现代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河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了河南渔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成为促进全省现代渔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强大动力。河南省现代渔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2016年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亲自主讲,并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出的重要批示:“要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道路”。韩长赋部长指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路径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河南省要发展现代渔业,必须以汪洋副总理重要批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的方针,倡导“生态、安全、高效”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渔业的综合能力。整合资源,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现代渔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促进全省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当前,渔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渔业建设需要,渔业养殖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存在着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水产品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河南省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1.加大财政资金挟持力度,促进现代渔业发展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是现代渔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议各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绿色通道、水保生态、“菜篮子”工程和国土资源整治等项目时,统筹考虑渔业发展项目建设。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研发机构等。

2.强化信贷支持

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银企项目对接机制,银行机构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审批效率,合理确定利率,积极满足水产龙头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3.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渔业

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水产养殖投资开发和经营渔业项目。支持民间资本组建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和公司制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4.进一步完善渔业应急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规避风险能力和应急救助能力。

(二)优化渔业区域布局

结合河南省渔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水产,重点打造黄河鲤、淇河鲫两大特色品种,培养名特优水产集群。抓好特色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形成一批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在沿黄领域积极建设现代化渔业基地,推进鱼类集约化养殖,为全省渔业提供可靠的良种保障;豫东地区积极开发沿黄低洼易涝盐碱地,大力发展鱼、蟹等名优水产品养殖;豫南地区以稻田养殖为重点,加大河蟹、虾、名优鱼类养殖,实现渔业和粮食生产双丰收。豫西地区大力发展网箱、冷水养鱼等,形成中原特色的水产产业集群带。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渔业生态文明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红线及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升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水平。继续组织实施渔业增殖放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科学评估,切实保障放流质量,实现以鱼净水,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双丰收。强化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提升保护区管护能力,真正发挥保护区作用。加强大鲵、鲟鱼等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规范经营,合理开发。

(四)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

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养、捕、加、贸全面发展”。要以稳产、提质、安全、增效为重点,推动渔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由依靠资源、渔需物资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渔业从业者素质上。扶持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示范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渔业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加快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一批示范主导产业群。

加快制定行业准入、渔业规范生产操作规程。大力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低洼盐碱地养殖。加强水产优良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不断提高疫病监测能力、疫病远程诊断能力和病害防治服务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水生动物疫情。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强化养殖污水治理和节水减排,提高水产品质量。

(五)促进渔业第三产业发展

1.加快水产加工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水产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新方向。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水产,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一批创新力、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依靠科技引导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养殖、加工、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

2.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研究制定休闲渔业发展管理办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游钓业、观赏鱼及水族器材;发展餐饮服务、渔家乐;宣传渔文化,丰富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休闲业规范、健康发展。

(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交流

整合资源,取长补短,推进科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促进河南渔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针对制约渔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支持科研机构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联合协作,开展科技攻关,力争掌握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服务渔业发展。

支持龙头企业与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对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技兴渔”。

2.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机构牵头组建研发中心、科研工作站,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七)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

1.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发展黄河鲤、淇河鲫等优势特色水产品。用好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一批具有河南省特色的优势水产品集中区和渔业强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技术,提升传统渔业升级。

2.加快建设河南省渔业科技示范园区

围绕优良品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产重大疫情防控、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整合渔业科技资源,加快建设河南省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制(修)订和完善主要品种苗种繁育、水产品健康养殖、渔业病害检测、渔业水质环境、鲜活水产品储运等地方标准或技术规程,积极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渔业服务体系

1.加强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以黄河鲤鱼、淇河鲫等养殖主导品种鱼类为重点,积极培育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加快形成以省级良种场为核心,县级水产苗种繁育示范场为骨干的多层次、多元化良种繁育体系。

2.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推进水产品认证

全面建立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制度、水域环境监控制度和水产品标签制度,强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抓好水产水域环境、生产投入品、养殖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疫方法等标准的制定,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投入品管理,减少养殖污染。坚持休渔禁渔制度,完善捕捞业准入制度。

3.要加快水产病害防治网络建设

以省级水产病害防治检测中心为主,在水产重点市、县(市、区)建设水产病害防治检测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善建设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全省水产病害防治检测体系。

4.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渔业信息服务功能,完善水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引导作用;加强“互联网+”在水产养殖的推广应用,完善网络服务体系,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功能,及时普及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介绍渔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和先进经验,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鱼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水产品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科普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改善膳食结构,消费水产品。

(九)加强渔政管理 提高渔业政法能力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渔业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的设施和手段,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加强对种苗、鱼药、渔具、渔用饲料和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毒鱼、炸鱼和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积极调解渔业权益纠纷,查处渔业行政违法案件,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要依法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坚决打击捕杀贩卖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

To promote modern fishery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by transferring mode and adjusting structure

Zhu Wen-jin

(Henan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Zhengzhou 450044,Chin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cluding main problems of Henan modern fishery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accelerate modern fishery development by transferring mode and adjusting structure.

transferring mode;adjusting structure;modern fishery;development

2016-09-16

朱文锦(1967-),女,汉族,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渔业经济研究等工作。

E-mail:hnsc2016@163.com

猜你喜欢
水产品渔业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