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实践及科学化研究

2016-04-03 19:53张云岗
关键词:工作量任课教师科学化

高 峰, 张云岗

(1.石家庄铁道大学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2.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高等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实践及科学化研究

高峰1,张云岗2

(1.石家庄铁道大学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050043;2.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050043)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对优化教风、学风、考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剖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应从科学规范成绩管理制度、加强成绩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素质、健全师生管理四个方面加强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科学化建设,以确保成绩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高等院校;成绩管理;科学化

G40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6.03.22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不仅涉及在校生考试成绩和学分修读情况的管理,还涵盖学生入校、转校、出国等一系列学籍异动的管理。成绩管理作为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高校对师生进行综合统筹的一个过程,在提高学风、考风、教风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成绩管理工作科学化势在必行。对成绩管理工作科学化的研究不仅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且在促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现代化、人性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成绩管理的特征

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繁杂性。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涵盖了全校每个学期的全部考试成绩管理,除了对每学期末全校学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进行管理之外,还有学生补考成绩、重修成绩、转专业成绩处理、留学成绩等等;学期期间还有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考试等等学历证书考试。这些类目繁多的考试就决定了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汇总,而是一项任务繁重、复杂的工作。

第二,高效性。据笔者调查,我国高校考试周基本都是安排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考试时间比较集中,而学生又必须在放假离校之前知道自己的成绩,以便明了自己是否挂科,从而安排下一学期的学习计划。这就要求全校的学生成绩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而及时传达给全体学生,时间短,任务急。

第三,原则性。成绩管理工作关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它是考核的依据,是衡量的尺度,一方面,期末考试成绩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评定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它不仅是任课教师考察学生掌握情况的依据,也是学校领导对任课教师上课情况核定的依据,因此,必须从原则上保证成绩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二、当下高校成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高校成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成绩出错、丢失现象频现

表现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零、与卷面成绩不一致等情况。成绩管理涉及到的学生、教师、成绩管理管理工作人员、选课系统、成绩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一个学生的成绩出错。据笔者调查分析,高校期末考试周中,成绩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处理正常考试的成绩之外,还有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处理成绩出错、成绩丢失的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和成绩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成绩管理工作强度大且繁琐,完全依靠人力,效率低下

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推行“学生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课堂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更是占了总成绩的80%,可见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在考试周的两周中,对于教师来讲,每科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的批改和成绩录入;对于成绩管理工作者来讲,则要完成全校学生成绩的核实统计、考试成绩修改,还有挂科同学补考、未按时参加考试学生补考、重修安排等等大量的工作。除了期末成绩之外,期间还有选修课成绩,国家安排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计算机考试成绩,学生转学、休学、出国成绩办理等等,名目繁多,时间紧迫,尤其近年来我国高校都在不断扩招,爆炸式增加的学生也随之增加了成绩管理的工作量。然而笔者调查发现,高校这么大强度的工作量目前主要依靠少有的成绩管理工作人员,还有就是学生会中业余来帮忙的学生,跟工作量完全不成正比。大量的工作和低下的效率作为矛盾已经成为改善成绩管理工作的瓶颈性问题。

3.成绩管理系统利用有限,科学化程度低

据调查,我国内地高校虽然很早就引进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符、工作人员不会操作、系统问题等原因,大部分没有充分利用而成为了摆设,有利用的高校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算平均分、加权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基本的数据统计层面,没有深入利用成绩管理系统其他功能,从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高校成绩管理存在问题原因探究

客观上,成绩管理工作量激增,高校对成绩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第一,高校在校生增多导致的工作量增多。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高校在不断增加专业的同时,也不断扩招学生,导致在校生数量激增,例如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为3 270人, 2014年增加至3 590人,2015年更是增加到3 890人。除此之外,“综合性大学”的提出也出现了一批“合并潮”,扩招和合并使得高校成绩管理工作量增大;第二,学生对成绩需求的增加导致工作量增多。由于在校成绩直接影响大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助学贷款的申请、工作的签订以及出国的成败,所以大学生持续增加对成绩查询的关注、成绩打印等需求,学校也必须不断为他们提供打印成绩单的服务。第三,学分制的推行和学籍异动导致工作量增多。一方面,学生必修课学分的设定和计算、免修学生学分计算、交换生学分互抵增加了高校成绩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高校中会不断出现因故休学、因挂科重修、校内换专业、中途因故退学等而改变学籍、学分的情况,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高校要及时对这些同学的学分进行修改。一个上万名学生的高校,每学期要处理的学籍异动情况很多,一旦这些学生的成绩不能够及时作出处理,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和学校的其他工作环节,工作量十分庞大。第四,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大,成绩管理工作急需向更加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未能从客观上改善目前所处的状况。

主观上,成绩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第一,成绩管理工作人员态度消极。笔者走访了石家庄市几所高校发现,大部分高校存在“重师轻行政”的现象,高校的不重视导致成绩管理工作人员中有一些人对工作不负责,专业知识欠缺,工作时怀着敷衍的心态,再加上巨大的工作量,导致经常出现成绩为零或者处理不及时等错误。第二,部分教师录入成绩太粗心。期末考试部分学生会有“缓考”现象,一些任课教师没有调查好其中原委就为学生录入“缺考”,那么接下来学生补考成绩录入时就会连带出错,由于高校规定期末缓考再补考是按照正常成绩来计算的,一旦出现缺考,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还有一些任课教师错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录反,从而使得原本期末很高分的学生最后出现挂科的现象。第三,在校大学生本身原因。一种情况是部分学生的选课意识弱,经常出现选错课而不及时退课的情况,这样学生错以为不用修课而不去上课,最后考试的时候实际考试人员和选课名单不符,那么任课教师就会出现任意输入成绩的可能;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办理休学回来之后,没有及时到教务处办理复学手续,导致最后考试的时候没有他的姓名;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学生本着省事的心态,让同学帮忙自己选课,结果出现错选、漏选,最后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选这门课程,往往出现选课了没有去上课,但是选的课又没有去上,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出现零分的情况,影响学分最后影响毕业。

三、对高校成绩管理实践工作科学化的思考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成绩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哲学上讲,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只有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哲学上如此,成绩管理上也是如此。高校在借鉴优秀高校成绩管理制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跟本校的实际情况起来,仔细分析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出涵盖选课、授课、试卷命题、考试周安排、成绩变动和审核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这样教师、学生、成绩管理人员才能够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工作程序规范,效率高,从而减少成绩工作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反复性。但是,仅仅有完善的制度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到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加强对教师、成绩管理人的监督,使得高校的成绩管理制度保持持续的高效性。

(二)加快高校成绩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

高校成绩管理要跟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可以说,面对工作量激增和问题诸多的成绩管理工作,信息化和资源共享是解决当下所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成绩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实现成绩数据及时录入、及时更新、及时异动变更和快速核对,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机构和学生实现快速及时的查询提供快捷。所以高度信息化的成绩管理系统既减轻了任课教师、成绩管理人员的巨大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成绩管理的办事效率,增加了成绩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从而实现校园“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三)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素质

第一,专业性。对于高校来讲,一方面学校要定时安排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办公软件使用等培训课程,使得成绩管理工作人员透彻熟悉、掌握相关成绩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从而培养出一支高度专业性的成绩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学校要推行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工作待遇等激励机制去鼓励工作人员,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稳定成绩管理人员队伍。对于成绩管理工作人员来讲,业余时间要多“充电”,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不断学习优秀高校成绩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开拓创新。

第二,服务意识。即使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减少了很多的工作量,但是成绩管理工作依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成绩管理人员要直接服务于全体教师和学生,要不厌其烦地去解决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和状况,这就要求成绩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以服务者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第三,团队意识。成绩管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事关学生、教师、行政工作人员等等全体师生,一个环节出错就意味着整项工作从头开始。这就要求成绩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每一个人都要有全局意识和团队意识,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去做好,这样才能避免失误的出现,才能减少无所谓的工作量,才能把高效、规范的制度执行到最好。

(四)加强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第一,加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任课教师是高校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是课堂的授课者、考试试卷的出题者、监考者和试卷的批阅者,同时也是学生最终成绩的录入者,他们是成绩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错,那么会造成后期大量的工作量。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一方面,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凡是转学、休学、缓考、补考、重修、出国、参军等等学籍异动,要求学生都必须在教学处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好相关手续,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以免造成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籍异动的管理。选课和学籍管理是保证成绩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完善成绩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学籍和选课管理,规范选课制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籍在校情况,使得学生选课、上课、成绩名单严格一致,还要加强教学计划的安排管理,制定相对稳定、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可以使休学和专业学生的课程替换更容易操作。

总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课题,若想实现高校成绩管理的科学化,既需要高校的努力,也需要成绩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当然还需要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度、人员、高科技三者实现良好的结合,才能最终实现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1]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

[2]杨煜祥.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2辑[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3]李克武.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邱妍.加强成绩管理提升服务水平[J].教育管理,2013(2): 188-189.

[5] 徐新丽,许彬,杨江帆.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 11(12): 159-166.

[6]武静,徐伟国,左晶,等.强化实践教学成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3(9):119-123.

[7]张萍,贺进.建立学生成绩“分析-反馈”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精细化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5(2):81-83.

[8]于凤云,李丽清.谈综合性大学教务管理的科学化[J].教育探索,2011(12):73-74.

[9]王海亚.高职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简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2-34.

[10]罗碧华.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媒介应用研究[J].新闻战线,2014(11):185-186.

[11]何绍芬.论学分制下的新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0(35):44-45.

Research on Score Management and Its Scientiz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ao Feng1, Zhang Yungang2

(1.Academic Affairs Offic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2.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

The efficiency of score management decides not only the efficiency and degrees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but also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safeguard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is paper firstly states the overview of scor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this, it then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s problems and leads to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explores on how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scor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suggests th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contribution in following aspects: realizing the scientific score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score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dministrator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core management, scientizing

2095-0365(2016)03-0107-04

2015-03-25

高峰(197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育科学规划课程(C201406)

本文信息:高峰,张云岗.高等院校成绩管理工作实践及科学化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107-110.

猜你喜欢
工作量任课教师科学化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