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4-06 00:23李亮
文理导航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对策高中数学

李亮

【摘 要】高中数学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成为高中考察的重要科目,因此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学案导学”是一种素质教学环境下诞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当前教育背景下,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要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掌握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在本文中根据“学案导学”的相关概述,阐述了高中数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对策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指标。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利用合理的教学理念进行引导,还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且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案导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1.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下创建的教学活动,要实现完整的教学结构,还要保障相关的操作程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教学模式是在理论与实践方式上创建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根据数学理论以及实践建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实现操作的知识框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现是以导学案为主要载体形式,将导学作为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因为在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将导学作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期间,也形成了积极引导方式,控制好课堂动态变化,并实现统一、和谐的教学氛围。

2.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2.1导学案在编制中的问题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编制过程中,实际的学案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只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被动学习,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层次比较浅,还不能构建深层次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案中的知识以习题为主,忽视了知识结构化,学生在这种模式学习中缺乏灵活性的思维变化,“学案导学”中没有一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高。编制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没有合理利用,降低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编写的“学案导学”只是表面上的知识内容,没有明确针对性,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扩展能力。

2.2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前没有建立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没有一定方向。在预习期间,没有指导方法,学生对学案中的新知识只是浏览一遍,并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而且,预习内容也比较单一,不仅没有对问题的创建,还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引导.预习之后,还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预习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创建的小组学习不够规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变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根本没有体现出来。而且,课堂上展示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学生只是在问题中进行解答,降低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后,学生没有对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对知识的总结和整理缺乏严谨性,并没有实现反思的真正意义。而且学生也没有对导学案进行保存,导致在复习期间没有相关材料,降低导学案的使用效率。

2.3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之前,对二次备课准备的不够充分,因为导学案的创建是在多种思维变化下创建的,教师在二次备课编写期间,直接利用现有的导学案,不仅降低了学案创造性,也没有形成学案在使用期间的统一性。而且,教师在课前也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导致实际的教学状况与建立的学习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不仅没有得到一定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课堂中也没有得到深层次的知识结构。在课堂中,教师利用现有方案进行机械式教学,不仅没有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也没有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发展。在合作学习中只是形式上的探究,不仅没有对特殊群体学生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课堂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在课后,教师没有形成对学案导学的反思习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监督行为。

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实施中的对策

3.1导学案的合理编制

3.1.1突出学生主体

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学生的选择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编制期间,要将学生参与进来.导学案的编制不能只是教师来完成,学生在学习期间也要发挥自主学习以及参与编制学习的作业。如:在《必修1》学习函数的概念时,在导学案编制期间,教师就要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学生初中对函数概念知识的了解情况,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更有较大的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期间,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变化能力,还要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该方案教学中进行监督与调整行为,引导学生掌握函数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解决。

3.1.2注重知识转化

首先,利用实践操作形式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具体结构。在数学学习中,实践操作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扬探索精神.如:在《必修2》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时,教师在导学案编制期间,可以设计折纸试验,利用不同的折纸形式与桌面形成垂直变化,使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得到更多兴趣,还要为知识结构变化创建情境学习。因为学生对数学学习知识只是在理论上有所掌握,在实践过程中还不能对知识熟练运用,所以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实现灵活性学习。最后,还要将合作学习编制到导学案中,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能够更好的交流。

3.1.3运用教材知识

导学案在编制期间,还要利用好数学教材。首先,利用教材知识实现问题化,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将知识进行串联,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知识点进行分析,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加大对教材的重视.还要根据教材知识实现梯度化编制,教师在编制期间,不仅要了解知识点的重要作用,还要分析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程度,并将知识点由简单到难不断提升,保证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期间具有深度性,从而创建数学知识多种结构。

3.2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

3.2.1课前学习

学生在课前要明确一定的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掌握的方向,在导学案实施之前,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建立。学生认识新知识期间,教师要积极引导,保证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在学习目标上有效进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做出总结,并检测出对学习目标建立的积极愿望.导学案的实施还要在一定的引导方法下实施,首先,学生应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阅读,掌握新旧知识的主要方向,并以一定的数学思想发挥自主学习。然后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练习,掌握数字例题中的关键步骤,然后试着解决相同类型习题.学生对知识预习期间,要采用多样化方式,不仅要注重思维的变化和运用,还要对相关知识灵活安排,并实现不同的预习效果。

3.2.2课中学习

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利用,合作学习小组在创建过程中,小组人数要经过科学分布,按照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分配,并明确各个学生之间的任务和责任.合作学习小组研究的内容要具有挑战性,增加学生的交流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出现更多知识结构。小组讨论的知识还要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在解题期间能实现多种问题的多种解题方式.还要具有探究性,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增加知识技能,并实现深层次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还要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多方面进行表达,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将课堂作为自己的设计舞台,不仅要展现知识丰富性,还要体现主体的全面性,在课堂上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并利用多媒体提供知识展示效率。

3.2.3课后学习

课后,学生要培养对知识的反思习惯。首先,学生应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加强数学层次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对数学概念进行反思,掌握数学概念的利用形式,还要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习题进行反思,降低学生的解题失误,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最后,加强学生对数学反思的监督和鼓励,学生要定期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并监督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导学案中有效的学习材料,应认真保存下来,然后定期对有效材料进行复习,从而实现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重要价值。

3.3教师高效教学的关键

3.3.1课前教学

教师要实施二次备课方式,实现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差异变化。导学案的使用为教师提供了严谨的知识结构以及明确的知识层次。教师实现二次备课体现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实现了教学课堂的充分发展.教师在二次备课期间,首先要有目标性、兴趣性、指导性特点。对学案导学实施备课期间,要掌握良好的运用方法.最后,在内容备课形式上,教师要对学生具有针对性了解,并根据相关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层次性备课方式。学案导学在整个过程实施期间,要预先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变化,并根据变化对课堂教学计划进行修改。

3.3.2课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态变化,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变化以及行为变化进行预设,并实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和谐性发展.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要增加学生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思维,教师要利用合理的引导方法,根据学生的思维变化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以正确方式对知识进行掌握。为了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加强合作学习,首先,设计合理的合作小组,引导小组在问题研究中向深度化创造,并挖掘学生思维,使学生体现创造灵活性。教师还要对特殊群体进行关注,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在课堂的学习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勇气。在合作学生中,善于倾听该类学生对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见解,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还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结束整个课堂,不仅要内容上要丰富,在语言上也要体现科学化处理,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动力。

3.3.3课后教学

教师在课后,对学案导学教学反复整理,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期间遇到的问题和表现方式进行反思,并整理出具有教学价值的相关方法。教师还要反思学生学案导学中的表现,整理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创造,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教师还要对编制并执行的学案导学进行批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而针对存在的漏洞进行完善,方便以后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学生与教师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有效性,保障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增加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学案导学”在教学中的较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恒苗.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和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成敬瑜.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王瑞祥.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成震林.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

[5]张子书.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顾建华.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7:48-49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教学对策高中数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