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2016-04-18 01:13林承雄
广西教育·D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本高中语文诗歌

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合宜的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校本作业是基于特定学校具体学情所设计的一种作业类型,它是在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的结构性质的特点,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学能基础与教学者的教学特点所设计。校本作业是对教材作业系统的必要补充,教师需要在目标定位、作业内容、作业呈现方式及评估反馈等方面处理好校本作业与教材作业的系统衔接。本文拟以高中语文学科课程为例,谈谈对校本作业设计原则的实践性思考。

一、校本作业设计要明确目标

作业设计目标定位不鲜明、不合理,课堂教学的效能就难以获得有效的评估。因此,教师必须全面系统、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体系的结构特点,细致观察,切实体认所教学生的学能基础。对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开发,教师既要有宏观的整体规划,又要有微观的局部处理;既要有面向整个学段全部教材的作业设计构想,又要有对一篇课文、特定专项、某一课时的配套作业设计的目标预设。只有这样,校本作业设计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随意性。以语文版《〈论语〉选读》这门“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选修课为例,教师在设计和开发校本作业时,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该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具体学习要求,透彻理解《〈论语〉选读》教材的结构内容,然后依据目标定位、教学要求、学习内容等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进度安排表,接下来才是确立校本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与编拟原则,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校本作业的呈现形式、作业内容及评估反馈手段。

笔者试以《〈论语〉选读》教材第二课《克己复礼》为例,谈谈分课时校本作业设计的目标定位。《〈论语〉选读》教材原有的作业系统包括“课文解读”“文言练习”两大部分,涉及文章、文学、文化及语言等层面的练习题。从分析教材的作业内容可以看出,它集中涵盖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一是通过本课节选章节的阅读,理解孔子视野中的“礼”和“仁”的关系;二是通过宋儒关于“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点与孔子原意的比较,探究其含义的不同,从而深入理解“克己复礼”的内涵;三是通过对课文中的倒装句的梳理,体会《论语》的语体特点,通过对本课中出现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例的梳理,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对教材中的已有练习或作业系统进行由表(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及里(作业设计的意图)的解析,从中发现目标定位的方法,这对校本作业设计的依纲(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据本(教材)、合理迁移、有效拓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

加涅认为:“目标界定的明确性满足教学效果交流和教学评价的需要。”①确保目标精确,教师可以采用“五成分目标描述”(情境、习得性能的动词、对象、行为动词、工具和特殊条件)的做法。例如,教师可用比较的方法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并用一个概念加以描述,做法是:从教材选文及课外文言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例,以选择、解释、翻译、简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操练,从中总结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这样的作业设计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本作业设计要充实内容

没有内容充实的作业设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形成就失去了有力的依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积累校本作业的素材,强化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人生、文化、审美诸方面的密切联系。以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语文(五)》第二单元“番石榴飘香”这一外国诗歌单元的校本作业设计为例,为了检测学生阅读鉴赏外国现当代诗歌的能力如何,教师可以精选与本单元诗歌作者、诗歌主题或诗歌流派风格等相关的教材之外的外国现当代诗歌作品及评论、传记等,用来设计读和写的训练题,学生可以将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有关外国诗歌阅读鉴赏的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与操作方法等,迁移到拓展阅读训练中。教材作业系统分为“理解·鉴赏”“拓展·应用”两大类,教师可据此为参照,选择相应的素材,设计出内容充实的校本作业。

笔者试以该教科书第7课《外国诗二首(三)》为例,谈谈分课时校本作业设计的内容组织。本课选录了布莱克的《老虎》与里尔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园》两首诗,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以“简要认识布莱克与里尔克诗歌基本风格,通过意象设置解读诗歌内涵”为核心目标,编拟读写结合的语言表达训练题。

前者:1.比较阅读郭沫若与卞之琳对布莱克《虎》一诗的译文,简要解说两首译作在用词、意境、节奏、音韵等方面的差异。2.阅读里尔克《天鹅》一诗,试从意象组织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写一篇赏析短文,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天鹅

里尔克

一件劳作完成中的/辛苦,沉重如戴着锁链/那正像天鹅的步态一般笨拙//奄奄一息时,对我们每日/站立的土地再不能把握,/那正像它的忧虑,当它任凭自己//没入水中,水柔软地将它接受。/水似乎欢乐,但它在消逝,/从它身底下往回流,一浪复一浪;/它却无限宁静而满怀信念,/老是更加成熟,更加庄重,/更加安详而高傲地游向前。

后者:布莱克的《虎》以惊人的想象力、密集的意象群和富有气势的反问句讴歌了老虎身上展现出来的力之美,激发了人们的无穷斗志;里尔克的《豹》以拟人化手法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豹的厌倦、苦闷、迷茫,其丰富的象征意义耐人寻味。试选取自然界中你熟知的一种植物或动物,选用以上写作方法中的至少两种,写一篇短文,表达出某种思想情感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如上这样的读写迁移训练,比较切合教材内容,同时也能够检测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迁移而教”“为创造性而教”,这应当成为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校本作业设计要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没有丰富多样、新颖活泼的表现形式,校本作业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让校本作业兼顾听、说、读、写、思、综合实践等多种表现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欲望。以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的校本作业设计为例,教师不应只是套用现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形式来设计模拟练习题,而应基于切实提升学生古文阅读鉴赏能力这一学习目标,采用名文评点批注、名篇佳句活用、名篇配乐朗诵会、名篇阅读札记、名篇赏析评论、古文笔法仿用、专题探究性小论文写作、多媒体写作实践等形式设计校本作业,真正提高学生古代散文阅读鉴赏的素养。

以下试以《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欧阳修散文”鉴赏为例,谈谈分单元校本作业表现形式的选择。比如,学习了《秋声赋》一文,教师可以设计以“大自然的声音”“季节的心跳”为主题的小组合作多媒体写作实践校本作业。学生分组协作,运用摄影、文字、录音、绘画、录像等媒介,采撷那些触动过自己心灵的大自然的声音,进而表达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校本作业设计将情景还原融入其间,有利于学生在欣赏名篇佳作之后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从而丰富情感体验。有的学生以太姥山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为写作对象,用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媒介从多个侧面展现其春夏秋冬的季节美;有的学生以桐江潮音、牛郎岗涛声为写作对象,用影音与文字(散文、诗歌)的形式呈现观览与思考之所得。这样的校本作业使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得以密切融合,促进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密切联系。

四、校本作业设计要强化评估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没有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就难以持久地得到诱导与维持,因此,教师必须强化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估反馈这一环节。评估校本作业完成情况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动态的,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评判,而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领域、学习行为和个性特征等,以弥补考试中书面成绩的不足。此外,为了与校本作业设计的分层性要求相适应,校本作业评估也要有分级要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有充分的作业效能感。

仅以高中语文校本作业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这一书面作业设计而言,教师在编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训练题时,为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应当在给出参考答案的同时,制作相应的评价量表,确定评判规则,这样,无论是自评、他评还是互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常善救失。

例如,设计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的校本作业,教师基于“情景关系”“景物描写方法”两个目标,编拟了一组唐宋山水诗的鉴赏训练题(主观题型),在给出每道题的训练目标、解题思路、参考答案的同时,从学生上交的作业中采集、整理、分析典型个案,制作成作业评价量表(见表1)。

教师在设计与开发校本作业过程中,若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作业评价量表的编制工作,那么就可以密切教与学的联系,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校本作业设计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在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对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的认知,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测量学理论实践应用的体验与反思就会不断深化。这样一种累积性成长过程,是教师向“熟手”“专家”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①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作者简介:林承雄,语文教育硕士,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语文教与学》《语文考试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200多篇,有小小说、散文、诗歌在《散文选刊》《诗潮》等杂志上发表。)

猜你喜欢
校本高中语文诗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诗歌岛·八面来风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