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案研究

2016-04-22 07: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

陈 华

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 中山 528437



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案研究

陈华

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中山528437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实施积极液体复苏,研究组43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创伤严重指数(TSI),凝血功能及治愈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中患者治疗48 h时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MAP和T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8 h后,患者的TSI明显降低。2组患者入院6 h时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研究组凝血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MAP和创伤程度,改善凝血功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发伤;液体复苏

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且涉及多个部位,救治难度也比较大[1]早期抢救成功的患者仍然难免继发性损害和较高的致残率[2]。积极救治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重要治疗原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了解,然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3]。本文就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的液体复试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01—2013-12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实施积极液体复苏,研究组43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男42例,女43例,平均年龄(42.6±8.2)岁;致伤原因:交通23例,坠落19例,打击17例,其他26例;按颅脑损伤(GCS)分型:重型40例,中型45例;合并伤:血气胸11例,脊柱骨折17例,骨盆骨折11例,腹部脏器损伤19例,四肢关节骨折16例,大血管损伤12例;手术方式:腹腔闭式引流42例,开颅手术4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2组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合并伤及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对所有进入急诊室的患者进行快速全面的伤情评估,记录其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生化、血凝等。并给予补液、止血、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2组患者的补液量化调控标准为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对照组患者的MAP控制在基础血压水平,研究组控制在70~80 mmHg;中心静脉压对照组控制在8~12 cmH2O,研究组控制在6~8 cmH2O;对照组实施足量的补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允许性低血压;对照组每天的补液量为(3 001±342)mL,研究组每天的补液量为(2 052±298)mL。2组患者补液治疗均为2 d。

1.3观察指标对患者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MAP和创伤严重指数(TSI)进行比较,采用血凝仪对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MAP和TSI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的MAP和T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治疗48 h时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MAP和TS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48 h后,患者TSI明显降低。见表2。

表2 2组患者入院及治疗48 h时的MAP和

2.22组入院6 h和治疗2 d凝血功能比较2组患者入院6 h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研究组患者的PT、APTT及D-二聚体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入院6 h和治疗2 d凝血功能比较 ±s)

2.32组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的研究组中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4]。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患者常合并多脏器系统损伤及代谢紊乱,很容易导致休克和收缩压下降[5]。颅脑损伤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重视并处理好颅内高压和休克时提高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7]。限制性液体复苏作为一种新生的急救复苏策略,在患者复苏的过程中血压维持的最佳值、输入液体的种类及复苏的终点均是当地代医学讨论的热点[8]。限制性复苏填补了传统液体复苏的不足,它在机体活动性出血并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控制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而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直到手术开始[9]。罗玉龙等[10]研究指出限制性液体复苏比充分液体复苏更能在成功复苏的同时恢复组织氧供,改善微循环。2组患者入院6 h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 d后,研究组中患者的PT、APTT及D-二聚体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比对照组好。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的研究组中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MAP和创伤程度,改善凝血功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4参考文献

[1]黄国兵,潘学武,曹盛生,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8):819-822.

[2]杨艳,张禹,肖宏.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2):124-126.

[3]Janowski M,Kunert P.Intravenous fluid administration may improve post-operative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a retrospective study[J].PLoS One,2012,7(4):e35 634.

[4]王学君.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27-128.

[5]Adamczak S,Dale G,de Rivero Vaccari JP,et al.Inflammasome protein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brain-injured patients as biomarkers of functional outcome:clinical article[J].J Neurosurg,2012,117(6):1 119-1 125.

[6]夏建平,李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135-136.

[7]胡建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78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3,1(1):36-38.

[8]秦朴,蔡云刚,易晓淑,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早期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4):522-523.

[9]陈原兵,李斌,周爱国,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1):135-137.

[10]罗玉龙,张平安,彭慧.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120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11):1 148-1 150.

(收稿2015-06-20)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5-0054-03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法医病理分析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呼唤式护理干预策略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意识水平及促醒状况的影响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人工硬脑膜补片在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