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渤的明星气质及其表演风格

2016-05-11 07:59
电影新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黄渤草根气质

姚 易

论黄渤的明星气质及其表演风格

姚 易

2006年,黄渤凭借《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进入观众的视线。十年间,根据艺恩最新的演员票房号召力统计数据,黄渤的观众接受度在华语明星中排名第一位。2015年,黄渤凭借其真人秀首秀《极限挑战》再次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黄渤的成功成为华语电影明星群体中极具特色的明星现象。

明星形象 草根气质 平民化 喜剧风格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黄渤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中,在成为演员之前,做过歌手,担任过舞蹈教练,跑过龙套,当过工厂老板。最后因为出演管虎的电影《上车,走吧》,而对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由此走上了电影之路。之后凭借在2006年《疯狂的石头》里的笨贼“黑皮”一角而一炮而红。短短几年后,黄渤凭借《人再囧途之泰囧》《心花路放》《亲爱的》《痞子英雄之黎明升起》以及《寻龙诀》等票房过亿的影片,累计为中国电影票房贡献了60亿,一跃成为中国累计票房最高的演员,至今无人超越。黄渤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人物,成为内地走红速度最快的明星,并成为票房号召力排名第一的华语男明星。黄渤的草根逆袭之路与其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关联,形成“明星形象照进现实”的奇特景观。

上世纪70年代,著名电影理论家理查德・戴尔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观影大众对电影的接受,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对明星的接受”。①在电影产业化语境下,明星作为电影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与市场潜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影业界一直把持着这个观点,即“明星是可供盈利的商品”。明星现象又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产业现象,“他们如何传达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如何与观众的观看心理产生互动,是决定明星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的基础”。②近年来,学术界也越来越多地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明星研究上来。然而,国内对华语电影男明星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李小龙、成龙、张国荣、周润发等跨地性明星的研究。电影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孕育与建构了一批新的男性明星。他们作为被观看的对象,颠覆了性别政治,并构建出不同的银幕形象与男性气质。黄渤作为当下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华语喜剧男明星,他的成功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与产业现象。因此,本文一方面运用传统明星研究的方法,将黄渤个案放置在当下中国内地社会文化语境中考察黄渤男性气质的形构轨迹,以及其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从表演技巧与表演论述角度切入,分析黄渤独具的表演风格。

图1.《亲爱的》

一、作为电影明星:去偶像化的身体与草根气质

理查德・戴尔认为,“明星因为其外表的出众,被认为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所以他们成为最高等的人,由此他们看上去是属于人类存在的不同种类,属于不同的本体范畴。他们的形象逐渐共同化,结果他们从最漂亮的尤物变成了‘最伟大的人物’。③”明星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最接近人类理想的完美形象出现,他们高人一等,并以美丽的外表与神秘的美丽,成为大众的偶像。著名影星瓦伦蒂洛在上世纪初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偶像,让他俘获大批粉丝,不仅是由于他出众的演技,更是他性感且富有异国情调的外形以及身上独有繁荣气质。粉丝将他亲切地称为那喀索斯在凡尘的化身。与瓦伦蒂洛相比,黄渤身高不高,外形邋遢,长相甚至有点丑,离我们所崇拜的耀眼的偶像相去甚远,黄渤的长相远不能称作是美丽的那喀索斯,他的身体尤其是面部身体呈现出去偶像化的特征。黄渤在《疯狂的石头》中所塑造的黑皮角色也以反偶像化的形象呈现,宁浩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面部特写镜头,黑皮留着一头斑杂的卷毛,粗糙带着肥皂沫的脸,叼着面包的嘴。这个带有痞气,邋遢的小人物形象进入大众视野。而黑皮的扮演者黄渤以小丑式的去偶像化的身体出现在银幕上,带给观众独特、快乐的观影感受。观众对于眼前这个去偶像化的明星特质即大跌眼镜,又眼前一亮。没有偶像的气质,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放置在黄渤塑造的人物角色上,黄渤也正是因为其独特而去神化的身体特征而成为区别于共通化的具有神性光环的明星形象。

男性明星在媒介文本中不断地重构与形塑个人的男性气质。好莱坞电影中的男性明星如施瓦辛格、史泰龙等,大多是充满健硕肌肉的力量型男性英雄。他们好斗、暴力,流淌着自由的血液。明星黄渤的去偶像化的身体特征也让他身上呈现其特有的草根气质。杰瑞米・G・巴特勒在《明星制度与好莱坞》中指出,“银幕上演员的身体点燃了看电影人的欲望。④”男性的身体成为观众消费的欲望对象。好莱坞电影中的男明星大多是充满健硕肌肉、力量型的英雄男性气质,他们好斗、暴力,充满冒险精神。雷金庆指出了长期存在的两种华人男性气质分为“文”和“武“两类,“文”或优雅的男性气质强调男性所具有的文化气质,而非身体能力,这是以孔子和文人作为象征,文人气质对于女性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另一类气质则是“武”或者尚武的男性气质,代表者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样的男性明星,他们强调的是身体的力量与技术。而黄渤的男性气质既不属于儒雅型的男性气质,也不属于尚武的男性气质。黄渤的男性气质是在草根娱乐精神与互联网时代下后现代文化合力的结果。

从2006年在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饰演痞子黑皮开始,10年来,黄渤出演了20多部电影作品,塑造了多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斗牛》中贫穷胆小的村民,《痞子英雄》系列中的“黑社会上班族”徐达夫、《101次求婚》中从事装修的“草根男”,《厨子・戏子・痞子》里的“痞子”、《亲爱的》中寻找儿子的父亲等等,黄渤在电影所扮演的所有角色中,具有共同文化表征的草根气质。这些人物都是出身平凡,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底层人物,他们或是民工又或是混混,是村民又或是兽医。他们或许胆小势利、愚昧狡黠,但内心却又淳朴、善良、耿直,都面临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尴尬处境,处在男性权力话语的边缘位置。正如《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中黄渤扮演的人物徐达夫的自我介绍中调侃自己,“我只是一个黑社会的上班族”。黄渤把一个小人物的生存窘境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滑稽、搞笑、黑色,还是苦难,他总能使其发挥笑中带酸的喜剧气味。

“草根”一词产生于19世纪美国寻金流行期间,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草根”以此指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收入不高,气质上害羞又自作多情,自卑又自以为是,虚荣又故作清高,渴望成功又缺乏行动力,懦弱而又善良。”总体来说,这类群体的气质上充满了矛盾。庞大的草根族群是当下时代的症候之一,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内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拉大,底层的社会民众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与艰辛,于是他们加入了一场话语的狂欢,融入想象的草根共同体之间。尽管他们职位与身份不同,但是当形成一个整体之后,他们便用自嘲式的方式去宣泄社会带来的压力,变相地对抗着社会的不公。黄渤塑造的“牛二”与“牛结实”是“草根不死,气质不灭”的典型写照,他们身上散发着后现代意味与批判精神。牛二有着中国农民典型的悖反气质:一方面他们胆小示弱却又有担当,另一方面看似无知却又内心精明狡诈。这样的人物性格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人物又充满了悲剧色彩。牛结实则更具隐喻色彩,他象征了我们民族中一贯具有的某种特立独行、自由不羁的气质。

在新的阶段,“草根”有了新的含义,并被更具隐喻性的网络词汇“屌丝”所取代。“屌丝”这个词源来自百度贴吧中的“李毅吧”,具有“矮穷挫”的男性特质。“作为经济与情感的双重失败者,“屌丝”以自我轻贱和主动认输的话语姿态,表达着网络场域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宏大叙事的自嘲式抵抗。”⑤影片《101次求婚》讲述了黄渤扮演的装修工黄达勇敢追求音乐家的爱情故事,黄达这个人物延续了黄渤塑造的类型化人物,一个其貌不扬的包工头,勤劳勇敢、为人老实,有过99次失败的相亲经历,具有典型的当下“屌丝”的气质。影片最终还是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最后黄达逆袭成功,抱得美人归,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黄渤塑造的系列人物形象,从本质上是对主流电影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的解构。高度集中的政治环境与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人们掌握了相对自由的话语权,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过去银幕上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人们眼中已经褪去光环,他们需要与这个时代相呼应的新鲜的人物角色,因此,面对高大全的人物形象,黄渤扮演的底层人物形象迎合了观众的期待视野。

图2.《寻龙诀》

二、多媒介建构与“草根逆袭”的世俗神话

明星形象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又由银幕上的表演和银幕外的存在组成。两种建构明星形象的产业策略已被确认——一种强调在迷人的银幕存在与影星的私人生活之间的矛盾性,另一种则突出二者之间的一致性。理查德・戴尔认为“明星和角色的差异,会因为演员和个人之见的相似性而消除”⑥。明星黄渤体现了银幕内外形象的一致性、整体性和和谐性。银幕上的黄渤扮演着草根身上的世态炎凉,银幕外的黄渤将草根气质延续到他的真实生活中,与电影角色形象互为文本,演绎着“草根逆袭”的世俗神话。在网络语境中,黄渤的成功可谓是“草根逆袭”神话的世俗演绎。

大众媒体对黄渤私人生活的报道,彰显了“草根逆袭”的神话。从传统的媒介杂志、电视、广告到新兴媒介互联网,黄渤都延续着一贯的“草根”形象。传统媒体对黄渤的报道都离不开其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从很多媒体报道的题目窥探而来,如“《黄渤故事:小人物的电影江湖》《金马影帝黄渤的软坚持》《黄渤:中国草根人物代言人》。”⑦《时尚先生》有一期采用了黄渤的封面,黄渤留着发色各异的头发,穿着随意,领带随便一搭,同时表情搞怪,脖子故意歪在一边,对着镜头挤眉弄眼,封面上呈现出的形象十分契合他在电影中塑造的痞子形象。商业广告代言作为明星电影事业的延伸,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黄渤代言的广告也与草根一族联系密切,比如黄渤选择了草根群体热衷的网络游戏《伏魔者》。对于“草根宅男”来说,网游是他们首选的娱乐与生活方式,而对于广告商而言,也正是因为黄渤的气质与后现代族群的关联性而选择了他。对很多电影明星来说,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不亚于在电影节上斩获大大小小奖项。2014年黄渤登上我国最大文艺舞台——春节联欢晚会,在荧屏中的他穿着一身工装,演绎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词中充满了小人物的酸楚与乐观精神,黄渤的这段荧屏表演,在一方面与春晚这个属于百姓的媒介舞台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也形塑着黄渤在多重媒介中建构起来的草根气质。

简而言之,一方面,黄渤本身具备草根的气质,从驻场歌手到明星,黄渤经历了小人物的碰碰撞撞,最终迅速走红,缔造了“草根逆袭”的神话,本色出演的演技也让他的明星形象更加亲和;另一方面,电视、杂志、宣传等媒体文本对他世俗成功的神话的报道,彰显了黄渤明星身份的不平凡。

三、另一种娱乐景观:真人秀节目中的“本色出演”

近几年来,随着《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热播,我国内地真人秀电视节目打破了沉寂数年的格局,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真人秀节目最大的变化在于荧屏的表演者由上一阶段的草根群体转向了明星团队。明星作为“媒体文化偶像式符码和日常生活的众神”⑧开始走下“神坛”,集体无意识地参与到真人秀节目中,以日常化、游戏化的表演代替电影中的银幕表演,展现出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化的形象。

2015年,黄渤为了靠近真实的生活,选择“休息”,从电影工作中抽离出来。然而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贴近生活,与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等六位明星组成“极限男人帮”,共同参加东方卫视一档真人秀《极限挑战》,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收视率不断创新高。《极限挑战》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剧情式综艺”理念,节目每期都会为表演者设定一个独立的故事背景,为参演者设置了特定的表演框架,并通过明星的日常化的表演,以及不同的游戏内容与竞技形式围绕这个故事主题展开。黄渤以及其他五名明星会依据故事情节的不同而被赋予鲜明的虚拟身份以及丰富的“剧本角色”,比如有一期节目将六位参演者设定为普通的百姓,去体验平凡普通的职业。黄渤在里面被设定成一位快递小哥,真实地在摄像机面前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送快递。然而黄渤又不仅仅是被赋予了“剧本角色”,如果说明星的“剧本角色”是出自编剧之手,同时黄渤本人则不可避免地将会以往在影视剧中塑造的银幕形象以附着信息带入真人秀的表演中。节目中黄渤在路边卖烧烤,地铁站卖盒饭、大楼里送快递,这些场景与银幕中的小人物形象形成了互文关系。黄渤在游戏环节凭借其机智勇敢,同时又幽默狡黠的性格赢得了“国民坏叔叔”的亲切称号,这与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痞子形象遥相呼应。黄渤在给节目增添了喜剧性效果的同时,真人秀的媒介形态也为观众传递着黄渤“‘真实性’的刻板印象”⑨,延续并放大了黄渤影响广泛的银幕形象。因此,当黄渤以“常规角色”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观众不需对其另外陌生的形象重新进行想象性的建构,只需通过其以往经验即可辨认出黄渤身上的性格特征。黄渤正是凭借其稳定的银幕形象“本色出演”真人秀为之设定的“常规角色”,从而缩短了明星与观众的认知距离,并进一步强化了草根与痞子专业户的形象。

四、从角色形象到电影明星:风格、方言与身体表演

电影角色为明星提供了被关注与议论的场域,同时角色形象又通过一种认同性关系嫁接到演员身上。电影形象的塑造又离不开演员的演技与其表演风格的呈现。电影明星如何赋予电影角色丰满的人物形象,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这是一门表演的学问。从最初的《疯狂的石头》里顽劣喜感的黑皮,到雅痞形象的影帝,黄渤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黄渤被贴上了“喜剧之王”的标签。黄渤以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演绎出鲜活的电影角色,完成了从电影角色到电影明星的认同性转换。

(一)平民化的喜剧风格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一书中提到:“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⑩,后现代文化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文化”的消费中圈定出来,成为消费品。娱乐作为电影商品的根本属性也渐渐突显出来,喜剧电影是娱乐本质最突出的一种电影类型。与周星驰无厘头的喜剧风格,以及葛优身上的中产阶级的自嘲相比,黄渤以一种独特的、平民化的黑色喜剧风格,塑造了底层人物的戏谑人生,这种风格又经由黄渤的方言特色与自创一派的身体表演技巧展现出来。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黄渤在其影片中塑造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无论是《疯狂的石头》中的黑皮,《斗牛》中的农民形象牛二,《痞子英雄》中的黑道痞子,都市爱情片《101次求婚》中的装修工,都是活生生的平民角色,这些人物都模糊了道德倾向,混合着小人物的善良和劣根,和那么一点有趣的独特性。

(二)以丑视美的喜剧精神

丑与美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生活中既然有美,就应该有丑。中国人审丑的观念历来有之,“从《山海经》中面目狰狞的山神海怪到传说中张牙舞爪的巨龙图腾,从《庄子》中的怪树畸人到佛教中的金刚造型,从戏曲舞台上滑稽可笑的丑角到徐渭书画中的嶙峋怪石,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直面丑文化的勇气和审丑的能力。”然而审丑的美学发展受到了社会历史权利话语的制约。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审丑的美学开始挣脱权利话语的束缚。纵观黄渤的所有作品,我们能够发现,黄渤将丑的美学投射在电影中。在黄渤在影片《上车,走吧》中扮演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为了符合社会底层人物形象,他主动要求扮丑,最终呈现的片中人物脸上带着一枚媒婆痣,一说话牙齿便露出黑乎乎的蛀牙。《西游降魔篇》中,黄渤的孙悟空造型颠覆了所有人对这神话人物的理解,白发秃顶,邋遢,桀骜不驯,黄渤通过丑化人物的造型将孙悟空骨子里的恶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在喜剧类型电影中,“丑”往往传递着一种自信和乐观情怀,自由不羁且机智幽默的“丑”将审美理想与喜剧精神无缝地结合起来。也正是因为明星牺牲“美”才能把“小”的笑料无限放“大”,从而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丑”的笑果也是黄渤幽默精神的直观体现。

(三)方言与身体表演

方言表演具有地域性、民俗性、陌生性和喜剧性等特点。方言作为有别于标准语言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小语种”,它的形成直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民俗文化等客观因素有关。方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为影片营造了喜剧的效果,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黄渤选择用“方言”这一特殊工具,将普通的小人物塑造成为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使人物更加接近日常中的生活习性。《疯狂的石头》中,黑皮在机场蒙住国际大盗麦克的眼睛时用青岛方言演绎剧本台词,将黑皮油滑、可笑甚至可爱的“青岛小哥”形象演绎得丰满而生动。在《疯狂的赛车》与《黄金大劫案》中,黄渤继续延续了喜剧性的方言表演。虽然黄渤在后来主演的现代都市质感的影片中减少了方言的使用,但是方言表演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

肢体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常常被演员运用到表演技巧中。演员通过头、手、脚等身体部位的配合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传递人物思想感情。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运用极强的肢体语言与形态动作,展现了肢体语言的魅力,塑造丰富鲜明的艺术形象。夸张的肢体语言是黄渤表演的另一特色。黄渤在银幕面前不仅表现了丰富的表情,同时也展示了夸张的肢体语言。几乎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有黄渤专门“秀”形体功夫的段落。如《假装情侣》中的夸张搞笑的舞蹈表演;《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奔跑追逐的画面等等;在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中黄渤将身体表演发挥极致,黄渤在片中饰演一个隐藏在痞子身份之下的生化专家,痞子身上的江湖草根气质,需要演员灵活地运用肢体去传达痞子自由,释放本我的天性。因此,黄渤在肢体语言上下足了工夫,在黄渤反串女人跳艳舞那场戏中,他身着艳丽的和服,在东洋音乐的节奏中,黄渤扭臀磨推,表情娇嗔情感,姿态相当老练,黄渤以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激发观众的笑点。管虎对黄渤的表演是这样形容的,“黄渤演什么你都觉得没问题,他的能力太强了,这是天生的,他永远没有一定之规,你怎么去说他有反差可言?”黄渤正是通过自己对身体语言的调度直接传递人物的信息,引领观众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

黄渤通过扮丑的心态、极具特色的方言以及夸张的肢体表演,奠定了平民化的黑色喜剧风格。虽然黄渤的银幕形象不断转型,但是细数黄渤饰演的角色,他已经打造了独一无二的表演风格,并且已经获得观众认同。这也是黄渤成为当下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华语男明星的原因。

结语

黄渤作为当下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华语男明星,在银幕上,塑造了草根气质的银幕形象,成为草根形象的代言人;银幕外的黄渤,黄渤本身具备草根的气质,从驻场歌手到明星,黄渤经历了小人物的碰碰撞撞,最终迅速走红,缔造了“草根逆袭”的神话,本色出演的演技也让他的明星形象更加亲和;另一方面,电视、杂志、宣传等媒体文本对他世俗成功的神话的报道,彰显了黄渤明星身份的不平凡。此外,黄渤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也是他成为票房保证、获得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注释】

①[英]理查德・戴尔.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

②陈犀禾,潘国美.灵与肉的重新建构:身体、表演及其他——对当代中国电影女明星“女性气质”的研究[J].当代电影,2008[7]

③[英]理查德・戴尔.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

④杰瑞米・G・巴特勒著,朱与墨、李二仕译.明星制度与好莱坞[M].转引自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1.371-385.

⑤姚睿,《心花路放》:公路、喜剧与屌丝叙事,[J].电影艺术,2014(6)

⑥[英]理查德・戴尔,严敏译.明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20

⑦罗雨田.《黄渤故事:小人物的电影江湖》[J].《大众电影》,2009,vol,19,26-29

⑧[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5页

⑨刘倩碧;《探析韩国明星综艺节目中明星的形象定位—以(<奔跑吧兄弟)为例》《新闻学研究导刊》2015年第6期

⑩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M],(1997),第162页

姚易,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哲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语境下华语电影产业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15EWY003)、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大学电影学高峰学科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黄渤草根气质
王燕清:从草根创业到世界领先
黄渤:正道的光,来教你说话
让鹰城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黄渤的小动作
黄渤的小动作
黄渤的小动作
又到了拼气质的季节,你穿对了吗?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校园“三剑客”
草根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