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

2016-05-13 10:07董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董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

董艳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12 年10月~2014年5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非常容易引发呼吸衰竭[1]。近年来,在临床上研究了多种针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案,本文采取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的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12年10月~2014年5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2~8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0~78岁。对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包括给予患者日常营养的支持,积极给患者采取抗感染措施和祛痰措施,给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激素治疗,保持患者室内环境的干净和整齐、温度适宜等。

实验组:给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联合治疗方案。

对照组:只给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患者没有胸闷和呼吸困难的表现。显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胸闷和呼吸困难的情况显著缓解。有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患者胸闷和呼吸困难的情况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没有改善,严重者病情加重[2]。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高职院校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都需要紧跟企业的步伐。而相比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又比较弱。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兴趣不够、行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收集学习资料的能力比较弱等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在泛在学习环境下,不仅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学习资源,还能根据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推送学习资料,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无疑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高职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而泛在学习资源的构建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目前高职院校也都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但也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 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经比较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当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性[3]。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4]。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也研究了多种针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案,其中以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疾病的各种严重情况,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5-6]。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其工作原理和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潮气量。影响潮气量的因素是通过高压来辅助吸气[7]。(2)改善氧合状态,纠正缺氧情况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影响氧合状态的因素是通过低压呼气的压力抑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从而降低呼吸损耗的功率,这样也能够及时纠正缺氧情况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最终达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目的[8]。(3)改善患者的呼吸肌状态。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机械通气阻碍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的疲乏状态。(4)纠正pH值。其能够起到机械性支气管扩张的作用,稳定酸碱平衡,纠正pH值。换言之,对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泡通、换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提高肺泡中的氧含量,达到提高氧分压以及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的效果,同时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呼气阻力,维持气道正压,利于萎缩的肺泡复张,保证整个呼吸周期中肺泡通畅,降低气道阻力,此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呼吸肌作功,对气道的损伤较小,而同时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9]。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2.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2.00%,故此,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其能够起到机械性支气管扩张的作用;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后,氧分压出现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出现显著降低现象,这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有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采取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的方式,有效缓解患者的胸闷和呼吸困难,使得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降低患者死亡率等。

参考文献

[1]陈云辉,郑利先,罗巍,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 (18):4555-4556.

[2]曹启生.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07-4708.

[3]冯学威,高欢,李钰,等.无创正压同期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541-4542.

[4]郭连英,张朝晖,谢碧珍.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28-29.

[5]徐亮,沈红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全血胆碱酯酶表达和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20-2921.

[6]苏温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患者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0,39(11):1468-1469.

[7]尚愚,肖金玲,吕福祯,等.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2):157-159,162.

[8]任爱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30):30-31.

[9]张会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94-95.

作者单位:16500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ONG Y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axing’anling, Daxing’anling 16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5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2 to May 2014) as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r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ak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index of blood gas analysis.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and blood ga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ults, P<0.05.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Respiratory medicine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076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7-0111-03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