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珍珠在四川音乐学院绽放

2016-05-14 13:27马毅张放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马毅 张放

摘要:巴洛克音乐,也称为“古乐”。是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西方艺术音乐类型,其时代也称为“通奏低音时代”其风格年代划分,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其音乐特点是极为富丽堂皇,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律动强烈,旋律精致优美。它特别强调人类不同情感的表达,以及充满张力戏剧性的对比。即使从现在的审美观点来看,它的很多艺术手法都是大胆及超前的。

关键词:巴洛克 音乐 艺术周

2015年11月11日-14日,四川音乐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盛大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国际巴洛克音乐艺术周。本次艺术周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处四川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承办,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四川音乐学院琴管中心协办。活动主办方邀请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副院长米歇尔·施耐德教授、崔红霞、李凡、太田耕平、简志贤等音乐演奏家来到成都,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呈现了一场经典的音乐艺术盛宴。

艺术周获得了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等多家领事馆的鼎力支持,腾讯大成网、成都晚报、四川城市之音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称这次艺术周活动是一次“中德文化深入交流进程中具有里程牌意义的大事件。”著名音乐家敖长群教授称:“本次国际巴洛克音乐艺术周是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和教育上,所迈出的非常可贵的一步,也是将巴洛克音乐艺术研究纳入学院学术研究体系中的的重要一步”。

这次活动邀请到的嘉宾全部都是巴洛克音乐方面的演奏家,嘉宾有米歇尔·施耐德、崔红霞、李凡、太田耕平、简志贤。

米歇尔·施耐德是德国著名的竖笛独奏家,世界竖笛演奏领军人物,担任德国法兰克福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副校长、古乐系主任。曾是ARD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第一名获得者,他拥有著名的音乐重奏组——科隆室内乐组,也是法兰克福学院室内乐团创始人,是一位集演奏与学术于一身的艺术家。崔红霞,是世界著名的弗莱堡古乐团中唯一亚裔演奏家,也是奥地利格拉兹思迪利亚音乐节乐队第二提琴首席。崔红霞早年在四川音乐学院跟随刘盾、杨宝智教授学习小提琴。后赴德国留学,师从苏珊娜.史都特教授、彼得拉·米勒杨教授。由于她出众的才华和精湛的技法,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特专门为其增设了巴洛克小提琴专业的“音乐会演奏家”科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她的才华可见一斑。太田耕平是一位巴洛克鲁特琴演奏家,早年在日本福冈接受的吉他教育,2001年在意大利维琴察音乐学院开始他的古典吉他学习,2007年于最高学分的优秀成绩毕业,2005-2006年还获得了锡安纳学院的荣誉文凭。自2007年始,在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跟从鲁特琴大师今村康泽学习大鲁特琴,同时跟随米洛·马赫伯学习文艺复兴音乐表演艺术。20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他不仅擅长古典吉他的表演,在鲁特琴和大鲁特琴的表演上也是炉火纯青,获得极大的赞赏与好评。来自台湾的简志贤先生,擅长巴洛克长笛演奏,2007年赴德国留学,并于2010年取得德国法兰克福音乐暨表演艺术学院巴洛克长笛演奏家文凭 (Diplom)2011 加入原声巴洛克乐团,并定期参与年度音乐会之制作与演出,且于 2013 年担任原声巴洛克乐团音乐总监。定期于各大专院校及中小学及举办音乐推广讲座与大师班。目前任教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旅德音乐家李凡,也与崔红霞一样,是一位技法精湛的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1991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2002-2006年在法兰克福音乐表演艺术学院随彼得拉·米勒杨教授学习巴洛克小提琴。随后赴荷兰攻读欧洲早期音乐表演硕士学位。常年与世界级著名乐团密切合作,包括法兰克福之季古乐团、法兰克福自由舞蹈剧院乐队、法兰克福新爱乐乐团、美尔克爱乐乐团,巡演足迹遍及欧洲二十多个城市。

由于汇集了以上诸位实力不俗的巴洛克音乐演奏家,因此本次艺术周围绕巴洛克音乐主题而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形式包括主题演讲、大师班课、音乐会等。

音乐周开幕式定于11月11日下午14点30分开始,首次来华的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副院长米歇尔·施奈德教授亲自为大家讲授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色及重要地位》,随后施奈德教授还与来自台湾的著名巴洛克长笛演奏家简志贤先生共同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长笛及竖笛演奏会。施奈德教授演奏了著名的曲目:乔万尼·巴萨诺(1558-1617)的《第四里切尔卡》(1585);尹伊桑(1917-1995)选自“中国画系”的“美猴王”;布洛克卫兹(1690-1742)《g小调组曲阿勒曼德-库兰特-小步舞曲-幻想曲-吉格》;那塔尼·基勒斯(1558-1634)选自“鲍德温手卷”的《求主怜悯》;奥利里奥·维基里安诺·里切卡尔 “战役”;乔治·飞利浦·泰勒曼 (1681-1767)《a小调幻想曲》。随后,简志贤的巴洛克古长笛技法精湛,先后演奏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a小调组曲》作品号 1013,以及乔治·飞利浦·泰勒曼 (1681-1767)《d小调幻想曲》和《B小调长笛二重奏》。

其后几天的安排同样丰富,施奈德教授还准备了几场不容错过的系列讲座:《巴洛克时期组曲的演奏风格》《从巴赫到莫扎特音乐风格发展及关联》等。12日-14日,每一天的上午10点45到12点,下午14点30到17点,巴洛克音乐大师亲临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管弦系学生亲密互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深入浅出的大师班课。

12日、13日每晚20点的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品味最醇正的巴洛克音乐,由世界顶级巴洛克乐团唯一亚裔演奏家崔红霞老师领衔,为大家呈现两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都是没有理由不亲临现场的音乐盛事。第二场音乐会主题为《意大利的辉煌》,音乐会演奏曲目经过精心挑选:马可·乌切里尼(1603-1680)《贝佳马斯加咏叹调》;塔奎纽·梅鲁拉(1595-1665)《夏空舞曲》;安德里亚·法克里尼(1585-1656)《夏空舞曲-甜美的旋律》;达利奥·卡斯特罗(约1600-1658)《第四奏鸣曲》;亚历山德罗·斯特拉德拉(1644-1682)《第22号森福尼亚前奏曲》;毛利兹欧·卡扎缇(1616-1678)《双提琴奏鸣曲》;弗朗西斯科·洛克罗尼(1550-1626)《牧歌-欢乐山丘》;科雷利(1653-1713)《夏空舞曲》;安东尼·维瓦尔弟(1678–1741)的《弗利亚舞曲》。国际巴洛克音乐艺术周第三场音乐会名为《盛世巴洛克》,演出时间为2015年 11月13号20点开始,先后用两把小提琴、竖笛、鲁特琴演奏了维瓦尔弟的《竖笛a小调协奏曲》;布拉威的《古长笛a小调协奏曲》;泰勒曼《g小调四重奏》;《匡咨》c大调三重奏 ;科雷利的《e小调三重奏》;蒙塔纳利的《c大调协奏曲》等一批经典的巴洛克曲目。

从严肃的学术角度认知、了解巴洛克艺术亦尤为必要,11月14日上午9点到12点,《盛放的巴洛克音乐》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开讲,演讲内容严谨细致地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单元一,巴洛克时期古长笛的发展及其深远影响;单元二,巴洛克时期的独奏乐器小提琴;单元三,现场问答。晚20点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精彩再次上演,国际巴洛克音乐艺术周闭幕音乐会:《水上音乐》,为国际巴洛克音乐艺术周画上圆满的句号。

猜你喜欢
巴洛克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miumiu艳遇巴洛克
巴洛克之涂绘风格探究
音乐
巴洛克风情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