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支点

2016-05-16 05:24王霞
莫愁 2016年6期
关键词:雷夫艾斯奇迹

王霞



奇迹的支点

王霞

孩子的世界有多大?在哪里?在你和我的心里。你可以给孩子一个家,我给孩子一个教室。

家和教室都是有容量的,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无限的。那么,以有限而包涵无限的平衡点在哪里?孩子无限的成长空间来自于哪里?依然是你和我的心里——心中的那份亲情之爱,师长之爱。

这,也是我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体会,因为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就是这样一个用无限爱心与智慧创造奇迹的人。

56号教室,一间漏水的教室,里面的学生有九成家庭贫困,大部分出身于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

这些孩子胆怯、粗野,没有良好的教养和学习习惯。然而,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培养下,取得全国测试前5名的好成绩,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等无数荣誉的人,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小学教师,或者可以说就是一个差班教师。在那间又破又小还漏着水的教室里,他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我想对你说:看看吧,你也可以是创造奇迹的人,不论你是教师,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雷夫在这本书里,把创造奇迹的方程解了出来。如果你能心领神会,你的学生和孩子,就是奇迹的主人。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一个任职多年的教师,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在用所有的爱呵护着子女和学生的成长,相信你也和我一样。但我们却常常陷入失落,觉得自己付出了爱,却得不到响应。静心看看雷夫的记载,我发现,不是孩子不接受我们的爱,而是我们的爱有时过于狭隘和蛮横。

那么,对成长的生命来说,爱是什么?什么才是最好的爱?我反复翻阅这本书,没看到雷夫提及这个字眼。却在许多故事中看到他那无处不在的爱。于是我明白了,爱是耐心,是信任,是包容,是基于此之上的他那些灵活细致、适合孩子们心理需要的种种巧妙的方式。

全书三个部分十七章,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普通而又令人感动。

“家最温暖”部分提到了关键的四个点: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这些字眼,已经昭示了这本书的教育理念。雷夫就是这样在56号教室创造了奇迹,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究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雷夫在培养学生品质的这一部分中,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所提倡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与中国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如此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

雷夫在书里详细描写了每一阶段的目标、做法、结果。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像雷夫在塑造孩子优良品质的同时,还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适用。

雷夫的观点可以给父母很大的启发——

“多数教室以害怕为基础,我们的教室却以信任为基础。”

“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又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

“请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身为教师的你将有所成长,而在你所打造的环境里,孩子们也将茁壮成长,展现出让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你可以通过经验、耐心,以及从失败中学到的教训打造一间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

“孩子们知道只要身边有你,就很安全,而且还能学到事情。”

56号教室不是一所破房子,也不是一所教室,它是雷夫用耐心、用心、信任和包容为孩子打造的诺亚方舟。而雷夫,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培养孩子们的人格、信念,这一切成为56号教室里幸运的孩子们搏击长空的双翅。

让我们,也成为家庭中的雷夫·艾斯奎斯吧。

编辑刘建淑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雷夫艾斯奇迹
勇敢的狮子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奥特曼还是航海王?百度贴吧上演“无间道”
和我一起玩
成为“雷夫”,你准备好了吗?
什么构成了奇迹
头发着了火的老师
暖被窝
奇迹并不存在
无视我,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