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研究及解决对策分析

2016-05-30 10:48王月飞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网瘾高中学生

王月飞

【摘 要】互联网时代,高中学生对的手机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以现有的研究资料为基礎,归纳分析“手机依赖症”的特征、危害、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期对解决高中生“手机依赖症”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的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学生 网瘾 手机依赖症

1 研究背景

21 世纪初,互联网以其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等特征,和便捷性、交互性、丰富广域性等优势,备受高中生的青睐。它在开阔高中生的知识视野,拓展高中生的求知手段和交往时空方面,给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也给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普及,尤其是對手机使用过度成瘾的问题逐步成蔓延趋势,也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从2005 年以来学界对网瘾的探讨到 2015年以来社会各界对手机依赖症”的关注,无不反映了互联网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

2 问题的提出

“手机依赖症”一词的提出最早出现在2003 年。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并将其称之“手机依赖症”(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对于手机的运用是否可以看作是依赖,区别在于是把手机当成一种工具,还是出于主观上不能离开手机。2013年,漫画版“手机依赖症”蹿红,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早上醒来先摸手机,晚上睡了才放下,走路、做饭、洗澡、上厕所都得带着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心烦意乱……”。

“手机依赖症”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是“手机鸦片”。2005 年,“手机”和“鸦片”两个本无联系的词语连接起来,“手机鸦片”一词诞生。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应用,“手机鸦片”又被社会热烈谈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国人百年前躺着吸鸦片,如今躺着玩手机,姿态惊人相似”。上述调侃反映了智能手机对人的生活的渗透程度之深。当然对高中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对高中生的人格形成﹑学业表现、人际关系都会造成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心理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有可能会诱发高中生的双重人格,网络操纵时间失控又会导致“互联网成瘾综合征”,使高中生产生孤独、敏感、忧郁等心理疾病。

第二,在思想方面,由于手机上网监管难度较大,不法分子抓住这一点,在网上传播低

俗有害信息。而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由于好奇心强,但思想觉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低,并

且长期与这些有害信息接触,这就导致他们的思想受到严重的侵蚀,甚至产生了变质。

第三,在行为方面,网络散漫的聊天方式,无节制的玩乐形式会使高中生形成不良的思维习惯,难以集中注意力。另外,网络交流的隐蔽、无约束性,极容易诱发高中生做出一些违背常规的举动,潜伏一定的社会隐忧。

3 手机依赖症的成因

导致高中生网瘾和手机依赖症的因素,现有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中生网瘾和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把网络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有研究“从社会问题医学化、行为成瘾以及医学模式等方面论述了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不是社会病、思想病或素质病”;“网瘾是个人的行为现象,应该从有机理学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探讨网瘾行为的个人内心根源因素”。

第二,综合原因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网瘾者的内在原因、家庭环境因素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及网络诱惑”;现有的“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社会活动中难以实现自我价值、过于便捷的上网途径﹑心理素质欠缺等影响因素”是网瘾产生的土壤。

第三,素质教育推行不力网瘾的就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健康、应试教育的不科学和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第四,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很多高中生比较相对沉迷于自己的那个小圈子,缺少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沟通。

第五,部分学校学风出现问题严进宽出的招生政策,不良的学习风气松弛的治学风气以及不正的学术风气都在侵蚀着学生的思想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观念。

4 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手机网络的各种有害信息的侵扰及其负面影响。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导为主的原则,根据高中生成长的身心特点,引导高中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手机网络并合理地利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在探寻防治策略的时候,一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罪于科技绑架,另一方面,让互联网和手机某种程度上回归他们的工具本质,同时针对不同的状况,辩证地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施治:

第一,心理治疗有研究者从心理分析等方面入手,探索心理干预治疗网瘾的途径: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对网络成瘾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戒除网瘾,纠正患者的认知偏差,重塑和完善患者的人格;团体心理干预不仅对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瘾总体情况和社交安慰方面有显著改善,而且对家庭功能的角、总的功能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改善网瘾患者的负性情感,提高他们领悟社会支持和容纳他人的能力,对其心理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综合治理机制“摆脱网瘾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健康网络建设,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家庭和谐与交流以及心理矫治和优化社会网络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辩证地看待网络,防止网络崇拜。

第三,构建援助体系摆脱网瘾要从治本入手,建立心理学习就业援助体系及运用现代“脱瘾”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

第四,体育干预治疗和图书馆综合治疗有实证分析指出,体育干预对网瘾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加强体育教育,采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干预,在玩的涵义上,用积极的观念和形式去影响青少年,将有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学校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采用阅读疗法音乐疗法同伴支持法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教育救治。

第五,加强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学校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环境育人。“加强领导,整体规划,把学风作为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发展的基础建设来抓。

5 结语

学生网瘾及手机依赖症说到底是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在理解两者关系的问题上,科技伦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当科技伦理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原来单一的互联网技术就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权衡更多的利益考量;当学生在妥善处理网络双刃剑双重效应的时候,大学生的“自律”与社会规范的“他律”同样重要,不可缺一。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监控合力,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规范高中生的网络行为,有效减少高中生对手机的依赖。

猜你喜欢
网瘾高中学生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我的爸爸有“网瘾”
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瘾)形成的个人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巧设班会课 改变一个他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