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现状及有效性策略的探索

2016-05-30 10:48曾庆梅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老麻雀课文内容鸟儿

曾庆梅

【摘 要】文本解读是教师与作者、与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人、事、景、物对话,解读语言、思想、成文法则的复杂过程。那么如何让每一次对话都精彩纷呈,令学生印象深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了解当今文本内容解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解读文本内容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文本 现状 策略

好的課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可见,文本解读于语文教学何等重要!而当今语文文本解读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当下语文文本解读现状

语文课堂上经常可见,教师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则听得昏昏入睡。为何这种情景屡见不鲜呢?笔者认为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千篇一律——许多老师无论解读怎样的课文都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浮光掠影——所谓解读文本只停留在文本的文字层面,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在意义。舍本逐末——游离于文本的语境,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指导,缺失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缺少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添枝加叶——堆砌知识点,课堂容量过多,无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二、导致文本解读出现偏差的原因

原因一:依赖教参,懒于思考。我们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沿袭自己以往对教材的解读,习惯上依赖教学参考书来替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缺乏独立有深度的思考,从而形成了思维的惰性。

原因二:缺乏对文本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备课时只是草草地读两遍课文,只注重形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不研究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管学生的实际状况,刻舟求剑,以不变应万变。

原因三:教师语文素养底蕴不足。语文教师对学生各阶段能力发展要求的模糊认识导致对文本价值认识的不到位,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加上教师缺乏高屋建瓴的系统性,所以教师解读文本能力不够。

三、文本解读的有效性策略

史绍典老师在《交流沟通对话》中强调:“每位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有创意的文本解读。它是对文本的一种整体的贯通的解读,是有主体性的有个性的解读,体现出来的是阅读教学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才能有创意地解读文本?我认为教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针对性地处理文本,焕发文本新生命,谋求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同步和谐进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下面列举一些具体方法。

(1)抽丝剥茧,简化课文内容

阅读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突出语文的本体任务,将课文内容由“胖”变“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核心,整合语文课文内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优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教师捕捉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对教材进行“精加工”——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学的“精华”筛选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点阅读、讨论,从而摈弃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中,课文篇幅长,一字一句分析显得累赘啰嗦;意义深奥,学生难于理解父亲的“批评”。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母亲“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父亲“糟糕透了”的鞭策给我带来的影响,我让学生分别把文中所有描写母亲和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语句找出来,反复品读,交流讨论。这样的提炼、筛选、总结,使课文内容整体化,避免了从头到尾按顺序的枯燥乏味。

(2)加工装饰,对比感受课文内容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着可以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白点,教者就可以抓住这些点做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文补白。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一课就让加工装饰、扩展补白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就了一个典范。王老师从文本内容入手,他先出示关键词、句,让学生喷发出想象的无限潜能,自由发挥给词语加修饰,拓展文章丰富内涵,实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王老师也不忘在适当的时机渲染浓厚的感情氛围,让学生体会鸟对树的真挚情感。如补白外貌“……的树,……鸟儿”;补白表情“树……对鸟儿说,鸟儿……对树说”;补白心理“鸟儿……地问树根,……地问大门,……地問女孩”。又如(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似乎在说:……(2)接着,鸟儿看到灯火点得正艳时,仿佛想起了:……(3)唱完了,鸟儿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儿,他似乎在说:…… 当学生为自己的作品沾沾自喜的时候,再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使学生的理解和作者的写法产生冲突,在冲突中感受故事的内涵,学生领悟:最简朴的文字、最平淡的叙述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体会出最真挚的感情。

(3)人物演绎,感悟课文内容

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可以构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草船借箭》一课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很适合表演性复述。学习这篇课文后,我先让学生自己熟悉课文,整体感知;然后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由4人组成:三个主要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和旁白。提醒学生注意握住人物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特点在表演中恰当演绎出动作、语言、神态。还可以适当地想象,增添表演课本内没有提到的人物表现。最后全班评价是否表演出了课文内容,有没有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想到,这种形式的表演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劲头很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4)留出空间,多元解读文本内容

一位教师在教学《麻雀》一课时就采取了先入为主的方法。师:为了救自己的幼儿,老麻雀勇敢地出现了!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老麻雀的奋不顾身,找出来读一读。(学生找、画、读)……哪些句子描写了老麻雀的母爱,找出来读一读。(学生找、画、读)……师:老麻雀这么勇敢,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呢?(指名说)……从这位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大众担忧: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了感悟不到,总是让学生带着教师的感受去找去读。其实,我认为有些课文,教师就要敢于放手,给学生以广阔的阅读思维空间,由此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真正让学生走入了文本。例如老麻雀所体现出来的种种品格,应该让学生自己在反复地诵读与品味中感悟,在交流中逐渐获得,而不是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咀嚼得碎烂。

如果语文教学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而我们语文教师则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一座桥梁。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文本,大到整篇课文,小到一个词语,都要反复品味,仔细琢磨,整体观照,力求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准确而深入的引领,让精妙的文本解读将焕发语文课堂新魅力!

参考文献

[1]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荣维东.《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知识更新》

[3]胡根林.《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困境与出路》

[4]《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2013年

[5]刘芹。《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

[6]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省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老麻雀课文内容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鸟儿
《麻雀》教学设计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
好比喻要细品慢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