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2016-05-30 10:48李刚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显得枯燥乏味,若想达成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充分的认识数学在实际的生活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从而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心态及精神进行关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及喜悦感,进而愛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策略

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缺少热情及学习信心,有些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及传授,忽视了情感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些教师甚至会在教学中做出傷害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为及言语,这会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情感教育的渗透,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有句古诗说的好“润物细无声”。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及对学科的热情,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教学中中充分的展现自身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感染学生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投入足够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的热情及热爱之情自然会感染到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新课标将教师爱教学中的角色做了明确的调整。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努力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从而调整好自己做好角色的转换,与学生成为朋友,真诚的与学生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责任心,无论是在授课方面,还是课后学生的生活方面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及时的关怀帮助,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秉持严禁的治学态度,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具准备、课堂语言使用等等方面都应积极的准备并充分的表现,让学生通过教师严禁。负责的态度,感受到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及敬业精神,进而对孩子在情感态度方面给予积极的影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通过趣味导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情感教育与趣味教学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在讲“小数”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写1、10、100这三个数,让学生开动脑筋这三个数在何种情况能够相等。此时学生会非常的好奇,这三个数分别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是十分之一,这三个不一样大的数字怎么会相等呢?此时有的同学会说可以在这三个数后面分别加上单位如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可以再次提问,那如果长度单位相同的情况下,这三个数会不会变成等式呢?这样便引出知识点小数的知识,教师在知识点讲解完毕之后学生就会明白如何让这三个数字变成等式了,即1米=1.0米=1.00米,以厘米和分米为单位也是同样的表示方法。通过这样的趣味导入法,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展开学习,会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根据学生特点寻找情感共鸣

教学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因材施教,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要想实现因材施教一对一的进行授课是不现实的。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特点及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最大限度的贴近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使其能够更深层次的获取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接触的较为有限,大部分学生未曾去过远方,对很多的事物并不是很了解。孩子天生就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对未曾见过或不了解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探究欲望。此外对绘声绘色的图画记忆的更加深刻,并且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而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逐步进行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同时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及思考能力。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比一比》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器上两个盘子中点心的多少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调动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对此进行区分,从而能够轻松的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方式及解决了知识点讲解的问题,同时又完美的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时常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情感教育渗透的一种方式,时常的成功体验会加强学生内心对数学学习的喜爱。教师在教学之中对课堂练习的环节应用心的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的创设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样会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发挥机展示自己的空间与机会,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会。此外教师应在学生遇到难题及困难时有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及点拨,这样学生不至于深陷迷茫失去信心。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进行适时的点拨会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挑战困难的勇气,这样才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教师不是简单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用心的进行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简单易解的数学问题,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增加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这些都是在数学课堂中灵活的实施情感教育渗透的收获。

五、结语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更加的厌烦数学学习,使数学学习变得越来越枯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有效性难以提升。小学阶段正式情感教育渗透的最好时期。对于数学这一抽象学科来说只有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才能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疏离感,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教学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欣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丽中国2014,(13)

[2]董晓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3]刘靖.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9)

作者简介:李刚(1959-),男,汉族,宁夏西吉县人,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固原市西吉县平峰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