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策略

2016-05-30 12:31洪咪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整合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洪咪

【摘 要】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从演示,交流、发展个性这几方面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整合 策略

小学科学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重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科学课中给与学生帮助,学习效果将大大提升。

一、现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少用

由于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特殊性,长期“副科”“小科”地位,使得学校安排的科学教师年纪都偏大,他们习惯于粉笔的教学模式,电子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往往不用或不会用,因此结合信息技术的科学课堂教学,有些举步维艰。而年轻的教师毕竟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鉴别人的信息资源,用的多却不够精。如何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地整合呢?

二、实践——小学科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2.1 以信息技术为明窗,学习小学科学新知——教师演示中整合

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除了老师课堂讲授,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图片、标本和模型等固有的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学,兴趣缺失。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变幻无穷,效果显著。

2.1.1 利用办公软件常用工具,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科学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实验,记录就需要用图文的呈现,而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老师速度再快也要花几分钟时间,若结合信息技术,那就简单了。如四上天气单元中通过对一天、一个月气温的测量,完成对数据的汇总。学生在数学中会学到柱状图和曲线图的画法,如果带着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这两幅图就得花去20分钟了,而用计算机的Excel,完成的有过程、有速度,效果就出来了。

2.1.2 利用音视频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信息中的图像声音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迫切地想去了解原因,而主动去学。例如在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比较韧性这一课,在导入环节选取小丑牛撑杆跳的动画视频,看着小丑牛撑杆跳从失败到成功,学生从哈哈大笑转为若有所思,这时再抛出科学思考问题为什么小丑牛选择金属杆跳不过,选了竹竿试了两次就轻松跳过了?

2.1.3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画模拟实验

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中,有些实验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或是效果不明显,因为有太多的影响因素存在,如果我们借助于信息技术,让学生“看到现象”这一难点就解决了。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金属热胀冷缩》这一课中用30厘米左右的钢条做桥的模型,然后加热,观察钢条是否伸长,实验根本测不出来,如果播放出这个实验的模拟视频,再结合展现补充的课外知识每升高1摄氏度,长度就伸长原来的十万分之一,在屏幕上展现计算结果并与手中的刻度尺1毫米对比,学生就不会再纠结看有没有伸长,因为潜意识里他已经明白能伸长,只是肉眼看不出。

2.2 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分享小学科学知识——师生互动中整合

2.2.1 利用聊天工具,网上实时研讨

学生在家可以利用QQ、微信等經常在一起交流。如在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探讨种子发芽的条件时,学生交流的是自己的绿豆啥时发芽,直到51班朱灵翠同学在QQ群中打出:我的种子变胀了,种脐处出现了小裂缝…大家恍然大悟,赶紧转身观察自己的种子去了。这就是效果,如果等到回校时再发现漏看了这一现象,哪怕想补也看不到了,因为种子发芽的过程只有一次,没有回放。

2.2.2 利用各类电子媒体,分享学“科学”过程中的成果

小学科学课堂给了同学展示才华的平台,他们在家完成了老师的作业,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班级的同学。例如在三年级上的动物单元,很多同学不能用多美的语言描述动物,如蜗牛、蚯蚓蚂蚁等,但他们可以静下心来拍照片和视频短片,吃食物的,排泄的,如蜗牛选择什么的食物,蚯蚓是怎样爬行的等,让学生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细节,也将观察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自然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2.3 以信息技术为良师,探寻小学科学趣味之路——学生发展中整合

2.3.1 利用强大的搜索功能,汲取兴趣话题

面对动态的教学对象,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有一桶水,要求小学科学教师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广阔的知识面是必须的,还要及时了解各科知识的最新资讯,而获得这些信息最简单的平台就是网络,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补充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学问,拓展视野。

例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一单元:米饭遇到碘酒为什么会变色?小苏打和醋混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等诸多问题通过是实验能看到现象,但是解释原因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些问题都能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学生们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提高了获取信息的素养。

2.3.2 利用丰富的科技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科学课有很多的实践活动,是科学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如四年级下册岩石与矿物中学生了解到的岩石和矿物标本毕竟是有限的,但就是有感兴趣的学生生在学了知识以后就开始想出去探寻一翻,他先是利用网络搜寻岩石矿物科普知识,然后利用爷爷奶奶家在龙游,便要求老爸在假期与他一起去龙游石窟和遂昌金礦游玩一趟,当然这信息也是她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的,并自己安排好了去的线路,而这一切,也因为有信息网络的支持,实现了玩中学科学。

总之,信息技术巧妙融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才会使科学新课程改革推进更加顺利,才会为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注入无穷的血液。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以便更好的掌握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认识科学中的规律,使科学课更有味,学生学得轻松,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02

[2]龚春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02

猜你喜欢
整合小学科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