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才是精彩的

2016-05-30 12:31马丽萍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个桃教者新知

马丽萍

2010年11月,我受学校按排,参加了盐城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认真聆听了十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三位行家专业的点评,对象我这样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收获很大,想发表的感慨颇多,下面就大丰市万盈第二小学仇红珠老师执教的《9的加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大方之家斧正:

一、精彩片段一,(复习环节)

1.游戲:师范例:我(师)出9,我(生)出1,合(生)9和1凑成10

操练:师出8,生出2,8和2凑成10

师出5,生出5,5和5凑成10

师出6,生出4,6和4凑成10

师出3,生出7,3和7凑成10

2.情景:小猴开车去花果山,遇到聪明屋揭题

9+( )=10

10+1=11

10+4=14 学生齐答出结果。

10+7=17

师相机问:这些是什么样的算式

生齐答: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3.媒体出示

9+1+4=14

9+1+7=17 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

9+1+9=19

师问:这些算式,你们怎么能很快得到结果的呀!

生:因为9+1=10,十加几等于十几

评析: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导入,可谓是“上课的第一锤钉在学生的心灵上”,收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复习了凑十法,十加几等于十几,和连加式题的快速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9加几的加法,教者只是巧妙一拨,燃烧起学生主观能动学习的效应,既巧妙地复习了旧知,又进而渗透了新知所要学习的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更重要的在逐层深入的复习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学生带着激情和好奇学下去,一句话斗志昂扬。

二、精彩片段二(例题教学)

以“9+4”为例,探讨口算方法

片:(车子继续开)出示:

一共有?个桃

生:9+4=13

师:板书结果

问:说说是怎么想的?相互交流。(学生旁若无人,大声讨论)

汇报:生1:盒子有9个桃,从4个拿一个放到盒子里

这样:9+1=10,10+3=13。

生2:数的,一个一个地数到13

生3:从4个桃中拿1个放一个到盒子中,(此时教师没有让这位学生把完整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而是以问话的形式让生回答)

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问:为何把4分成1和3呢?

生:因为9+1=10 把9凑成10

师让生说计算方法。………

评析:教者是想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自主学习的进程来探求新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本环境设计的初衷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没有放手让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导致过程不够丰盈,建构不够多维,比如第三位学生汇报想法时,教师打断这位学生的发言,没有让生完整的表述,而是师问这样9+1就等于10,10+3就等于13的形式让生填空式进行的,要是顺着学生思维走,通过其他同学的判断、争辩、纠正、说理来达到解决问题的境地那该多好!再比如,方法没有优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方法多样化,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那怕是最笨拙的方法,勿庸置疑。其实生1和生3的思维方法应该是相同的,用凑十法来解决问题。生2是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进行的,试想几个数相加采用一个一个地数来进行固然是一个方法,但今后遇到几个大数相加时,这此方法不可取,而且数应该从9往后数4才好,并不提倡9也数一遍再数4进行,所以在算法多样化的情形下,更应根据具体情况鼓励算法的优化,生2的方法不具一般性,教者可以通过访一访和议一议,或采用计算竞赛等形式,适当引导和提倡用“凑十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其三不足: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体现在手指上”,意即学生在操作中,能产生智慧的火花,突发灵感,如果把凑十的过程让生到黑板上演示,经历动手移动桃子,学生才能真切明白如何凑十的,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指导形象思维的过程不是更好吗?在例題后面的拓展练习中,反而认真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明白算理,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有种“不气呵”,“饭没煮熟蒸着吃” 之嫌!

三、片段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与例题相配)(在小棒图下面列算式)

(让生说说方法,师复述)

2.想想做做第3题(分组计算题)

(计算后让生比较,进一步明白9加几的式题计算方法和思维过程)

3.开放题

4.游戏:两气球相撞得结果,(出现特殊情况9+0=9,进一步完9的加法)

评析:练习环节,主要是采用凑十法,巩固9加几几计算,在观察、比较、计算中,感悟9加几的和的规律,从学生的回答、计算中发现学生学情还是不错的,个人认为第3题和第4题的呈现方式应该对调一下,可能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常规走向开放。

应该说本节课体现了如下特点:(1)努力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开放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在这次活动中进一步启发我今后应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方面多研究教学预设,不仅关注我们教情,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情,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灵活、学得扎实、印象深刻,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深究探讨。着眼有效,成就精彩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个桃教者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最后才吃梨
10个桃品种在河北保定的引种表现
发掘数学本质,着力发展思维
发掘数学本质,着力发展思维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