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面图形面积教学分析与策略

2016-05-30 16:19岳桂凤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岳桂凤

【摘 要】在小学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中,直观与推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常情况下,复杂的几何问题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可以变得简明、形象;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承,又互为补充。在面积教学中,如何借助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大胆猜测,并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得到公式,成为许多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平面图形 教学策略

面积的概念来源于现实,它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产生,例如,人们能直观感觉到不同的树叶、土地、兽皮……除了形状不同,大小也有区别,久而久之人们建立起“大小”的观念;当建立起物体表面的“大小”观念之后,为了描述它的大小,需要用一个有着“大小”意义的“数”来表达,人类就这样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逐步总结提炼,形成了面积的概念与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重要基础。《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中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要求为:“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

一、注重公式推导,训练数学思维

过去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把重点放在应用公式计算上,这种让学生死记公式的填鸭式教育显然不适应现在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现在的面积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面积公式的探索上。让学生在公式的探索中,体验数学研究与创造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确定性。为此,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要求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求出1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让学生先动手用手中的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再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摆,摆满正好15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教师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摆,沿着长边可以摆5个,沿着宽边可以摆3个,也就是每行5个,如果把这个长方形摆满,刚好摆3行,就需要5x3=15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接着教师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x宽,再通过小组合作,拿出长和宽各不相同的方厘米。接着教师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x宽,再通过小组合作,拿出长和宽各不相同的长方形一一验证,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和宽的关系,使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运用,数学思维得到训练。

二、重视教给学生转化的方法

新大纲指出:“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推导出来。[3]”对于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计算公式,如何引导学生把新知转化为旧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启发和点拨,教给学生转化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要求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比较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再问学生:你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用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试试看。再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可启发学生想:①你能够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能转化成其他已学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拼看。通过这样的启发点拨,就为学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他们也会积极主动探索研究的图形与已学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出面积计算方法。加强實际操作,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实际制作和测量、拼、摆等活动,学生才能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清楚地理解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剪好的并画出了高的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沿平行四边形的下底边平行移动直角三角形,直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梯形右面的那条边重合为止,这样,平行四边形就转化成长方形。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回归自然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推导出图形的面积公式后,练习题的设计就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如《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计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书桌的面积,铺砖问题,给餐桌配玻璃,计算玻璃的价钱;《梯形的面积》教学课后可让学生计算校园里的梯形花圃的面积,某些建筑物的玻璃面积等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被新课改打破了。面对新课改,很多教师感到课堂上难以驾驭,“放”与“收”的“度”很难把握。放的多了,课讲不完,放的少了,又显得流于形式。所以,现在一堂好课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有鲜活的自来水。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洗脑,不断地充电,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四、结论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等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使之得到最大的发展,而且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使学生日常生活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拓展,这就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陈海霞.放手让低年级小学生充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J].小学教学研究,2011(17)

[3]鄭毓信.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0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