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6-05-30 16:19周静燕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素质教育学生

周静燕

【摘 要】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分离又彼此相依的关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分析如何站在高年级数学教师的角度为小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让知识升华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知识和生活的熏染下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生 数学老师

经常有人发出疑问:心理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与数学又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许多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与他们自身的学习、成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在数学方面,这一点更加明显。因此,在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学科本身特点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生成原因,这无疑是摆在高年级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首先,在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该时刻留意学生的反应,特别是他们的情绪变化;其次,在生活中,数学教师要担当起班主任的角色,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并真心地为学生排忧解难;最后,数学教师要懂得如何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动,让孩子在校园和家庭中都能获得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关注学生学情,理解学生难处

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大多数会存在内向、缺乏自信、自我和暴躁等特点。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还会让他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但是,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其问题成因和他们的成绩有着必然的联系。比如:有的学生成绩差、学习能力弱,一看到数字觉得厌恶,导致他们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坏学生,逐渐生成不好的性格品质。其实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关注,哪怕是成绩差的“坏学生”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师有必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反应,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并发挥出理想中的作用。

小刚(化名)是班级的典型“坏学生”,不但淘气,而且上课不喜欢听讲,有时还会和教师顶嘴。在某次数学课结束后,数学教师把他叫到了操场,耐心地询问他为何不愿听课。一开始,小刚表现的不以为然,但是耐不住教师的软磨硬泡,最后小刚坦白“因为听不懂,不知道在讲什么,而且本来成绩就差,感觉很烦,所以不想听课,只希望其他的同学陪我玩”。当然,受到年纪和认知的限制,小刚的想法还包含许多童真的成分,但是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所以,数学教师为小刚制定一套学习计划,并定期监督小刚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在哪些部分存在不足。长期下来,小刚的数学成绩不但得到提升,而且在平日的教学中,他也变得认真起来。他的这个转变不但迎来其他同学的欣赏,让大家更愿意接触他,而且小刚自身的性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见,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做事,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这不仅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业差、能力差的问题。

二、讲述名人传記,传达德育思想

小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在连续遭受失败后,就会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放弃学习。这时如果数学教师再放弃他们,会对学习产生退避的情绪。不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让学生懂得去接受和直面失败,再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的双重洗礼下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在具体操作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人物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不止自己经历过失败,从而传达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如下述案例所示:

小红(化名)是班长兼学习委员,尽管她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却存在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容易缺乏自信,不敢面对失败。过度自我,认为自己就是班级的第一名,谁都不能超越她。不喜欢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交往,认为彼此不是一条路上的人。这种典型的自负心理不但影响她的性格,甚至还会让她在以后的岁月中变得自以为是。在期末和期中考试中,由于经历了两次的失败,让她开始对自身产生质疑。对此,数学教师在某次谈话中为她讲述爱迪生的故事。当小红得知爱迪生经历上百次的失败后才取得最后的成功时,她发现自己经历的这两次失败并不足為谈。当时数学教师还告诉小红“连伟大的科学家都会失败,何况是一名成长中的学生?”而且,为了让小红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弊端,数学教师还举出了自己上学时经历失败的故事,这才让小红明白了以往的不足,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改变了许多隐藏的毛病。可见,将自身作为榜样来疏导学生的心灵,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师就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生的许多想法和行为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围绕学科特点传递正能量,将能有效推动学生良性品格的建立。

三、定期实施家访,实现家校结合

家校结合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达成理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数学教师在围绕学科特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期间,也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家访,了解他们在家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学生的家长更深一层地了解自己的子女,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一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健康、正确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在具体操作方面,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配合班主任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冷化热说的方式让学生的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如下述案例所示:

小明(化名)是一个拥有典型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但内向、自卑,哪怕是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都不敢向教师主动发问。针对这个情况,数学教师采取定期家访的办法。而在这期间,数学教师发现小明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取决于他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他的家庭环境。因为他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平日缺乏父母的看护,导致他认为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在学习困难和情感障碍的双重影响下,造就他如今的性格问题。对此,数学教师开始在平日的生活中定期询问小明是否存在学习上的困难,并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期间,如果小明在课堂中表现良好,学业进步,数学教师还会走访其家庭通报喜讯。数学教师的这一做法不但感动小明,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以往自暴自弃是一种对自己的人生和学业不负责的表现。可见只要肯于付出努力,找准角度,必然可以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到最合理的引导。

总而言之,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每一位科任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努力,在关心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的同时,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存在哪些隐患,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解决,从而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亚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究[J].学周刊,2014(02):15—18

[2]陈晓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2014(03):15—19

[3]董新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6(01):22—25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素质教育学生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迟到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魔力数学老师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