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教学的美育效果

2016-05-30 16:19毕辰怡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美术

毕辰怡

【摘 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首要任务,美育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项。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美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应当受到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当今世界,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普通学校中所具有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传授美术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需要,这是美术教育的目的。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教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根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概括地说美术教育就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它可以让学生理解美术所负载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美术手段传达对世界的认识和他们的思想情感、美的观念。《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要指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实践和创造活动。”怎样提高学校课堂美育的效果呢?我们应从多角度入手。

首先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让学生首先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美育课堂的首要任务。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开始前,美术教师应利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引进美术知识、故事、创设情境、利用音乐、图片、问题等方式作为导入。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应思考导入与后续学习的关联度,而不是空洞的、无意义的导入。以学习六年级美术课《让剪影动起来》这一课为例。我利用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利用多媒体播放皮影舞《俏夕阳》,同时让学生跟着视频中的老奶奶一起模仿着跳,同时让学生去思考,视频中的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有什么不一样吗?更像我国民间哪种传统表演的形式呢?利用音乐、画面等,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刺激,进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教师继续引导;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老奶奶模仿的皮影,那么真正的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美术教师牵引住了,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可以以情境和问题设计导入新课,逐步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此外,导入环节的效果如何与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着莫大的关系,因而导入应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

美术教学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我们还要拓展学生的其它能力。首先是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得多看得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象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其二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剪纸等作业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以及手、脑、眼的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另外,美育还可以陶养人的感情,培养人的高尚兴趣、道德情感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人追求高尚行为以动力。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美育能够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偏见,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可见,美育的作用还在于能够带人进入善和美的境界。所以,我们在美育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善良、高尚、平等、感恩等良好的品格。

一切教育以德为首,美术课堂上还应该注意渗透德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我们去引导、去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我们的校园、生活的社区等课中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使品德教育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受到了美好品德的熏陶。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鏡,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遠;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我们的艺术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的升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性使艺术不是单纯从技巧出发,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我们教育者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努力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多方努力。

总之,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作为美术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并没有各种条框的束缚,因而不能以框架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下,美术教师应从初中生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美育氛围,促进学生美术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美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