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儿童绘本“助”小学低段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提升

2016-05-30 16:19应丽珍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欣赏课绘本色彩

应丽珍

绘本,是一种运用一组连贯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像故事的主题的书,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有的甚至选取其中的一个画面,让学生对这一画面进行续写,联想。绘本与漫画、连环画注重故事情节的表述不同,绘本更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阅读之余,顿生思考:这些生动的画面,美好的文字能走进美术课堂吗?如何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也能聆听花开的声音,让他们度过一个童话般的美术课。

一、美术欣赏在低段美术课教学中大有可为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要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而怎么来提高审美能力,就是要不断地让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美术欣赏讲之容易,但是要实实在在的上好这美术欣赏的课也不是容易之事,很多老师上欣赏课就变成了“一言堂”,自己上的辛苦,学生也听得模糊。要学会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美,经过老师的欣赏提示能够用美术语言来对美进行分析,但是在教学中你会发现很多的的美术知识点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有时候是讲不清,道不明,尤其是低段学生词语匮乏,就更难用语言说了。比如说教学生各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如果就单独很死板的出示各种颜色,再进行组合变色,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或则就算有兴趣也是短暂的,那怎么样让学生对美术学习获得持久兴趣呢?就目前这个例子这就可以利用绘本《小蓝和小黄》故事中的情节及主人翁来展示这个教学内容,这不仅生动有趣,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小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是《色彩大家庭》,这一课是让学生认识颜色,尝试趣味涂色练习,这就与绘本《小蓝和小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学,还能更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对美对生活的敏感体会,潜移默化的接近艺术接近美。

没有欣赏没就有创作,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于欣赏教学。学会欣赏作品,在美术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思考以及也是口头表达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等美术学习良好习惯和精神的有效方式。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专题欣赏课也好、创作课中包含的随堂欣赏也好,对欣赏教学的研究尚未获得应有的重视,许多陈旧的观点仍束缚着欣赏教学水平的提高。美术学习几乎成了美术创作的同义词。因此,让学生从绘本学会美术欣赏,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的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适合低段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儿童绘本”的选择

儿童绘本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以及富有童趣的画面形式,为培养低段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绘本都适合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因此我们要进行绘本选择。选择绘本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水平。然后从美术教育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其中的哪些美术欣赏元素。

(1)绘本中构图的设计

阅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多少次被机灵可爱、天真烂漫的鼠小弟逗得捧腹大笑。为什么一定要把鼠小弟画得那么小?为什么要留下那么多空白?再仔细看一看,那小小的老鼠活脱脱就是个孩子呀!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相对应的世界就是那么大,这个大大的世界之外还有更大的想象世界。

阅读《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绘本,基本的画面都是以俯视为主,能看到更多的画面内容,以及各部分东西的合理摆放,主次的处理,凸显了主人翁的渺小,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不容易,这与小学低段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共鸣,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阅读《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绘本,基本都是最触目惊心的鸟瞰画面,画家用一连串的鸟瞰画面,展现的钢索的高度,让人触目惊心。

(2)绘本中色彩的巧用

阅读《小房子》绘本,其中两幅图形成的鲜明的色彩对比,一幅是夜晚的小房子,一幅是白天的小房子,艳丽,明亮,整个画面一目了然,并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等一些问题,这样在以后画面的欣赏当中就能去寻找在色彩上面的差异。

阅读《十四只老鼠賞月亮》绘本,用简单的色彩,表现月亮生起后色彩的变化,纯净,柔美又让人充满幻想。

在儿童绘本中色调会成为最能与孩子沟通的语言

(3)绘本中内容的呈现

阅读《 凯蒂的名画奇遇》绘本,深深的感悟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作者熟知孩子们的心理和愿望,他让文中主人公凯西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画作相遇,编织出奇异可爱的冒险故事,使这些原本是艺术知识的内容成为美好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小读者的心中,调动起来的是孩子们对艺术的喜爱和热情。

绘本中介绍的内容以及图片情景的特写,要与美术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这不仅需要教师对绘本有细细的阅读,还要对其特定的画面进行分析,找准特定画面的切入点让它发挥其作用,让画面去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造型、颜色、构图等,通过绘本解决生硬的知识点,让课堂显得更有趣,让孩子对绘本的魔力着迷,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儿童绘本”在美术欣赏课中的教学样式

儿童绘本中美术元素如何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得以渗透、展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这就需要教师在尊重低段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建构绘本与美术紧密结合的良好的教学样式。有两种教学样式值得探究,一是将绘本中的美术元素和美术教材内容结合进行教学,二是单一把绘本作为美术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教学。在绘本教学功能开发上,既可以是美术欣赏,也可是欣赏后的美术创作的再度欣赏。

四、“儿童绘本”激发低段学生“情感体验”的方法

美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首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欣赏课中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激发后,随之而来便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与美术作品融为一体,自觉的、主动的、自由的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想象与联想,这一过程的作用便是情感的升华與心灵的净化。那么如何在绘本欣赏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美感、丰富情感呢?值得探究与思考。

以绘本为载体来吸引学生,学习美术的欣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又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兴趣、拓展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天空。

猜你喜欢
欣赏课绘本色彩
绘本
绘本
绘本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神奇的色彩(上)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