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数字化评价下的课堂转型

2016-05-30 16:57方卫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评价

方卫华

【摘 要】隨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美术学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与评价使得我们的课堂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本文根据我校近年来实施数字化管理与评价——“乐乐美术作业吧”网络平台的实践经验,简要阐述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化评价所带来的课堂变化,为互联网在美术教育领域的更多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乐乐美术作业吧 大数据 评价 数字化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的运用逐步走向互动、管理、评价、大数据反馈、推荐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我校从2013年起开始互联网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探索,开发了“乐乐美术作业吧”网络平台,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实时反馈学习信息,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主动发展自我的美术数字化平台。平台的使用让美术的课堂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管理注重全员参与——美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长

小学美术学科长期以来在孩子和家长的心目中的地位不如主学科,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能自我轻视,降低要求;客观上,由于美术教师带班比较多,通常400名左右,常常缺乏有效管理。我们以美术作业的记录为例,一般到学期中后期,作业的缺做现象较为严重,作业质量大面积下滑,美术课成为走过场,美术也逐渐成为班里少数美术爱好者的坚持。美术素养参差不齐,美术多方面人才被埋没。因此确保美术的全员参与,提供长效管理平台是提高美术质量,改变现状的前提。我校通过“乐乐美术作业吧”,上传所有美术作业确保美术的全员参与,在共享的空间中集中展示,共同欣赏。由于数字化管理的直观效应,在实施“乐乐美术作业吧”两年以来,美术作业的完成率达到90%以上,作业质量普遍提升。全员参与,全员展示欣赏成为学科常态,它突破了传统物质环境展示布置的局限性,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个性化展示的平台,美术从此不再是少数人的特长,它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孩子作品的可取之處,他们都通过平台得到了展示、认可和发展的机会。同时,数字化管理下的全员参与展示,也让我对每一个孩子的绘画能力、风格、特长都了如指掌。这是我以前无法做到的,这使得我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多向管理——美术课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阵地

说到管理,我认为在传统的学科管理中还是单向管理,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状态,是被动管理。长期以来,美术之所以不被重视,也和缺乏有效管理有关,在实施“乐乐美术作业吧”之后,学科的管理由单向管理转变为双向、多向管理,即信息的全面公开,在“乐乐美术作业吧”里,随时可以查看到的学科的各方面信息,有学习指南、作业完成时间、作业中各项能力的得分、参与欣赏评价的互动数据等,这些信息是实时和公开的,方便孩子和家长随时读取,成为学生自我管理和家长参与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美术也成为了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阵地。主课、术课间管理的不平衡得以改变,实施“乐乐美术作业吧”之后,我可以像班主任一样参与对每一个孩子的有效管理,方便和每一个家长的沟通,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孩子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让美术课也成为行为习惯养成的阵地而全面提升孩子的素养。

三、学习指南——关注学生,成为网络备课新常态

在“乐乐美术作业吧”,有一项功能为“学习指南”,可以提前把作业内容和要求发布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预习、了解、回顾。由于它是直接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因此,“学习指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备课的首要重点。我们通常讲教师备课要有学生立场,在备课中要关注孩子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我认为传统的备课还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实施“乐乐美术作业吧”之后,备课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对于课前的预习了解,课后的回顾巩固,我同样思考着对学生的预设和生成,孩子能看懂吗?孩子会做吗?孩子能表现出怎样的画面?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因此,在指南里的每一句话,每一幅范图我都反复琢磨,因为它们都是直接面对学生。面对着学生的如何学。如今,“学习指南”已成为我关注学生的课前备课新常态,我的每一堂课设计也都尽量能更加符合学生的感知、认知规律,从而更好的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要领,获得成功。可以说,“学习指南”让我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是现实需求下的学生立场的进一步强化。

四、课堂翻转——评价、探究和体验逐渐成为课堂主流

在实施了“学习指南”后,我发现“学习指南”如果越详细,课上要讲的新课内容也就越少,因为学生都知道了,再重复就毫无意义,我知道近年来有翻转课堂一词,如今的美术课也越来越多的像翻转课堂,因为所有的新课内容都在指南中提前呈现,孩子们已经习惯在学习指南里查找新课内容,表现方法、表现工具、表现形式等,有的甚至提前开始完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作品的分析讨论以及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和体验。美术课重点从讲解为主逐渐转变为课堂评价、欣赏探究和互动体验的过程。

五、动态、过程、发展、多元的评价成为现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但是这些评价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汇总分析,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评价的当前需求,而只有通过数字化评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我们围绕美术作业的发布、上传、评价而展开,学生和教师参与的美术任务的发布、制定学习指南、教师评价、学生上传作业、相互欣赏、开展自评互评、点赞、发帖回复等,所有行为都进行信息记录,并实时反馈,三年来的实践,实现了动态、过程、发展和多元的美术评价,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工具。

三年来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尝试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美术课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乐乐美术作业吧”如同我的超级管家,管理着380多名学生的一举一动而井井有条,孩子们所涌现的各种个性化的才能,我都能瞬间从容把握,并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三年来我们的绘画作品也获得了无数荣誉,成为了无数孩子们生命成长的串串闪光点。

猜你喜欢
大数据数字化评价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