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应挺进在多轨道上

2016-05-30 16:57郝全伟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内力营造力量

郝全伟

都说,地理源于生活,而又融入生活。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在课本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多走几个来回,以此使学生在习得技能的同时,其身心也收到多方面的淬炼、滋养和锻造呢?

一、課堂,不仅仅是机械理论

新的课程理念视角下,教师不仅仅是机械理论的灌输者,更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1]在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少一些理论灌输,多一些情境设置,以此创设摇曳生姿的高中地理情境化课堂。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可以设计以下情境教学:

1.三维模拟动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并追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不是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呢?假如不是,这种促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是什么呢?”

2.PPT课件投影地质地貌图片: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地貌形态的景观图片,并设问:为什么地表是起伏不平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是让学生愉悦的,课堂因此显得大气,厚重,精彩。可见,“构建愉悦课堂、营造愉悦教室、展示愉悦成果”[2],应该成为地理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二、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新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科都倡导“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地理教学亦然。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教师是做为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提升自己,还是成为一种“逆环境”阻滞着孩子们咔嚓作响的生命拔节?

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案例,从内力和外力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對地表的影响和相互关系,进行细致而具体的甄别、比较和梳理,最终调用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而教师不能过度干预,只是适时介入,引领学生在诸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堆积”等内力外力的区别与联系中,培养其分析归纳的能力,并且在自我质疑——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的理解,使概念的理解成为学生自己主动思维的结果。

所有这一切,教师都应该扔掉“全包全揽”的拐杖,放手让学生在自主自悟的路上走得更为坚实。如此,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才能深深楔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成为学生学习的跑道和台阶。

三、教学,不仅仅是墨守教材

好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向世界开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内与山川河流对话,与自然现实对话,与古今宇宙对话。关键就在于,师生是否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发现了地理王国的更多精彩和奥秘,同时,也在于学生是否在这样的对话中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仍然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教学为例,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以下拓展:

1.想一想,2000万年来,珠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课珠峰海拔高度只有8844.43米,这是为什么?

2.PPT课件出示两幅“风力堆积地貌”的图片,引领学生绘制两幅图的风向。

3.设计了一条旅游线通,让学生按照图中设计的旅行线路进行旅游,并展示旅途中内、外力作用营造地表形态的相关景观图片。

想想,这样的拓展有思考,有欣赏,有操作,有设计,能够多方面地锻造和滋养学生,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新课程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可见,固守在教学的单轨道上,必将导致课堂的脆弱、单薄和乏味;只有向前挺进在多姿多彩的多轨道上,才能打造精彩、厚重、坚实的高效地理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

[2]林茶居.在银鹰文昌中学感悟“自主中学”[J].教师月刊,2013,(3):15

猜你喜欢
内力营造力量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麦唛力量 (一)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孤独的力量
“内力作用的‘足迹’”微课教学设计和实践反思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