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一片蓝天

2016-05-30 14:08王权威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文课堂思维

王权威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多么优美而和谐的画面,蓝天、白云、奔马把天地装点得生动活泼。曾几何时,我总想把课堂比作蓝天白云,把学生喻为奔腾的骏马,每堂课都能唱着辽远的歌声,带领一群骏马在草原驰骋。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我认为语文课既有磅礴之势,又有细腻之妙;既有奇峻之秀,又有优雅之美;既有激动人心,又有晓畅之舒适。大概这就是我懵懂中和谐的语文课堂,就是在我脑海里浮现的那片蓝蓝的天空。

在實践摸索中,我认为和谐的语文课堂需要做到几个词语――平等、沟通、鼓励、开放。

一、平等,铺就一条和谐之路

1、师生平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这样记述“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文中的老师是何等尊贵,其学生又是何等谦卑。这位德隆望尊的老师在今天恐怕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因为今天我们提倡“亲其师,信其道”。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平等是基础,学生也具有健全的人格,需要尊重。所以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有生命,有人格,有尊严的人。我们要把他们珍视,也要珍重他们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天空更加辽阔。

2、生生平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不用怀疑。那么,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学习与表达的权利,这种权利需要老师去尊重。面对同一问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会说出不同的答案,老师不能因为答案的优劣对学生有不同的态度。否则,有的同学得到很高的评价会兴高采烈,而有的学生却灰心丧气,这就是课堂上生生不平等的后果。

生生平等,其实并不难。平等不是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只要他们尽心尽力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可。哪怕有的同学的回答十分糟糕,老师也不能大肆贬低。我总把语文课和体育课相比较,智力和体力在很多时候、很多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差异,正确认识差异,逐渐缩小差距,这就是提高。

二、沟通,架设心与心的桥梁

语文课堂是人文的天地,师生之间有交流的距离,所以讲课的是老师,听课的是学生。语文课堂是许多心灵相互碰撞的火花,没有心的接触就显得很黯淡。我认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两个沟通的平台,促进课堂交流。

1、师生沟通的平台。

老师应该俯身倾耳以听,弯下身去与学生沟通,渐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许多借班上课的老师会深有体会,开始时学生是不愿意开口讲话的。这时,老师就得让学生在最短时间接纳自己,否则课堂会是老师的独角戏。主动欲学生沟通,可以是交朋友,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准备“小礼物”等。

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出乎预设的尴尬是常有的,因为课堂本身就是个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有许多环节没有尽善尽美。有时学生会戛然停止了刚刚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参与,有时学生的思想会游离在教学磁场之外,这都与老师的课堂组织有关,设计问题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要不然三尺讲台成了阻碍师生交流的道具。语文课堂应该是个大舞台,老师和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的大舞台。

2、文本内外沟通的平台。

学习语文就是用用心与作者交流,这种交流不是靠读文章就算实现的。读文章有时只是“隔岸观火”,体会不到作者的真实感受,完成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提出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一点准备,给学生一个用心感受的机会。

我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的理解层次不高,体会不到作者的用意,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练笔”。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孔乙己离开了咸亨酒店之后,发生了什么?讨论之后,答案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孔乙己死了;一种是孔乙己奋发图强了。很多老师这时会肯定两种答案,以表示对“劳动成果”的肯定。而我接着又问一句:你认为作者是怎么想的?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很容易总结出孔乙己死了才是最正确的答案,才更符合作者的观点。解读文本,方式多样,方法各异,但是不可以曲解文本内涵。用心与作者沟通,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

三、鼓励,教育的催化剂

学习是学习者改变现状的过程,而青少年学习者最需要的外部的鞭策与鼓励。学生的回答不可能一无是处,针对成功之处,闪闪之光给予适时适当地表扬一下,对学生而言就好像看到了点点曙光。人都喜欢听好话,但课堂上不能无节制地夸奖,适当鼓励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成功而不会忘记还有太多的不足。所以,我认为鼓励学生要把握一个字――“量”。

1、数量。一堂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数量多少与鼓励效果是不成正比的,有时会是反比。一堂课只鼓励一个学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无疑会增长这个同学的优越感,又压抑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一堂课无节制地鼓励的学生,似乎鼓励成了课堂寻常的摆设,会让学生熟視无睹,无动于衷。

至于数量的多少是受到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跃度来支配。教材内容浅显易懂,就少鼓励;教学要求掌握程度高,就多鼓励;教学活跃度低,就用鼓励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高潮。

2、质量。每次鼓励,老师会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想到用鼓励,忽略用什么去鼓励。有的学生很胆怯羞于回答问题,老师就要从情感上去增强他的信心,消除顾虑;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错了,老师也要对他充满期待,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有的学生回答得相当出色,老师会肯定他的成绩,值得表扬,是全班同学的骄傲(给予掌声)等。让每颗心都获得一份温暖,那么每堂课都会精彩。(下转248页)

(上接228页)3、肚量。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如走神、乱接话、打瞌睡……这时的老师必须有肚量,因为生气是为了制止一个错误而坏了大家的兴致。毕竟老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是学生们的领头羊。

批评反而没有鼓励更有力度。有位老师对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同学是这样处理的:由于别的同学正在读书,他弯下身去说:读课外书是个好习惯,学好语文就是学会阅读(微笑)——祝你成功。这位学生很内疚地说:老师,我错了。这真的是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四、开放,让心学会飞翔

花儿的美丽不只是绽放了花瓣,还有开放的花蕊;鸟儿的理想不是让翅膀腾飞,而是让心灵去飞翔;和谐的语文课要放飞的是孩子们心底的梦。

1、思想开放。没有什么不可以用,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问题开放,没有什么不可以说,只要有利于继续的思考;是角色开放,可以让学生扮演任何的角色来感悟不同的生活体验,只要他能获得一份感动。

当前很多老师不敢讲一些边缘的、前位的、敏感的话题,其实这是误区。难道说生物老师不讲“生殖系统”,学生也能自学成才吗?我在上课时,有时也大胆去批判古贤,如孟浩然(徒有羡鱼情)、苏辙(上书韩太尉);有时也大胆去谈论爱情,比如舒婷《致橡树》坚贞的爱情。让每个学生的思想像一匹骏马在草原驰骋,每颗心都在飞翔,用开放铸就这份梦想。

2、思维开放。学习是使主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恒久变化的过程,也可以说就是学习者逐渐提高的过程或说是变聪明的过程。然而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其实也不例外,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在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

初中课文《愚公移山》,千百年来是不怕困难,战胜自然的代表作。有的老师是这样引导的:“你赞成愚公移山吗?有没有不赞成的?”讨论后,有的学生這样回答:“我认为愚公是个故土难离的人,他举家移山的行为值得赞赏。但是,一旦大山不在眼前的时候,他会无限的懊悔――山野已不是那个山野,家也不是自己的家了。移山成功后,第一个后悔还是愚公。”这个观点正是一个新的思维,有别于以往的要么赞成他坚持不懈、要么反對他破坏生态的思维。

平等、沟通、鼓励与开放在支撑着这一片蓝天,让白云飘飞,让马儿奔跑。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经验、提高生活能力、追求生命个体活力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和谐是一种美的追求,和谐语文是一种对语言文字唯美式的探索。只要为之努力,这片天空会绽放得永远美丽。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文课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