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识字教学

2016-05-30 15:33郑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识字有效性信息技术

郑华

【摘 要】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教育伴随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推动语文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手段。在识字教学中合理巧妙的应用信息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能化汉字符号的抽象为形象、生动,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识字 信息技术 有效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孩子们的视野受到了巨大冲击。《课标》中也指出:“应密 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看来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教育伴随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推动语文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手段。本文笔者就谈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实效。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识字是一切探索之第一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识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趣,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索然无味;集音、形、义于一体的汉字较抽象,恰恰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准确理解并识记,因此不能正确使用汉字,错别字较多,影响了汉字学习的实效性。对于这些识字教学中的难题,若能合理巧妙的应用信息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能变抽象的汉字符号为简单、形象、生动,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识字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有生命力的文字。它博大精深,要熟练掌握应用,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鮮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集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就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一册中的《识字3》时,教师先创设语言情境: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到美丽又好玩的公园里去看一看,玩一玩,愿意去吗?好,那我们出发吧!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郊游》,课件出示景色优美的公园,公园里有转椅、火车、山洞、滑梯等等,还有许多小朋友正在快乐的玩着。欢快的乐曲,色彩明丽的画面,好玩的娱乐器材一下子就俘虏了孩子们的心,个个兴致勃勃地说起了公园里的景物,教师就相机点出词语认读,学习气氛浓厚。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效果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真正认识一个字,必须准确认读,记住字形,掌握字义。但低年级儿童贪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但学的快忘的也快。巧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无声、抽象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不断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注意力,有针对性的突破汉字教学难点,并在游戏中反复巩固,促使学生整体把握汉字的音、形、义,提高识字效果。

1、游戏识字,规范字音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边玩边读,规范字音,要比单纯地让孩子们反复读读练练来得有趣、有效。比如:教学《云房子》和《台湾的蝴蝶谷》时,检查生字读音环节就可以设计“和云朵、蝴蝶玩捉迷藏”的游戏。课件出示白云和蝴蝶,每朵白云和每只蝴蝶上写着本课的生字词,当学生读准了一个词,白云或蝴蝶就算被捉住了,自然往下坠消失了。这样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促使学生“心到、眼到、口到”,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高效地掌握字音。

2、演变字形,强化记忆

蘇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提出:“识字教学应该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画,这样汉字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如:“燕”字笔画复杂,笔顺易错,教这个字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只燕子,接着出示“燕”的象形字和楷体字。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燕”字是根据燕子的形状演变而来,然后对比“燕”字和燕子图形,分析“燕”字的字形,发现“廿”像燕子的头,“口”是身子,“北”像翅膀,“灬”是尾巴,并在燕子图形上点击产生相应的动画变化效果,这样不仅记住了“燕”字的字形,也记住了笔顺(按“头、身、翅膀、尾”的顺序书写)。

3、趣化汉字,明辨字义

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既表音又表意,在应用时容易用错,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很明确地了解字义,因而教学时要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为了让学生明辨字义,可利用信息技术强调、突出形异的部分,趣化汉字。如:教学苏教版二册《识字8》,要掌握有关“青”字的字族,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十分形象、有趣的字画,结合顺口溜使得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形声字。像“青草边,河水清。”出示(青);“飞来昆虫是蜻(青)蜓,大眼睛。”出示(青);“太阳出来是晴天。”出示(青)。“心里快乐好心情。”出示(青)。字、画结合的形式,把汉字的意义直观形象化,让学生把字的形、义联系起来,快速识别形声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巧用信息技术,规范汉字书写

教学一类生字要求识写同步。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课标中要求低年级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是需要心平气和,而低年级学生往往稳不住情绪,再加上儿童手部肌肉容易疲劳,手和眼的动作还不够协调,对字的间架结构整体把握能力欠佳,要把字写好不太容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汉字的偏旁、间架结构、布局特点以及笔顺的演示,凸显重要笔画的书写,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写字兴趣,又能突破写字的难点,规范书写。如:学写“雷”字时,“雨”字头的书写是重点。教师先让学生在大屏幕上观察“雨”字成为偏旁时的变化,接着用动画演示变化过程。直观的动画效果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了“雨”字头的书写。

此外,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不仅能使优秀的作品起到榜样作用,让这些学生收获写字的快乐,而且能发现学生书写中存在的(下转244页)

(上接242页)问题,有的放矢,这也是提高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巧用信息技术,整合识字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广告牌、包装盒、各种图书、与课文相关的儿歌、美文等等,整合各种识字的资源,必能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汉字,同时认识更多的生字。

尽管信息技术这股新兴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是必须针对不同的识字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应用信息技术。这样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提高识字效率,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一味的追求课堂信息化,滥用多媒体,往往会弄巧成拙。

猜你喜欢
识字有效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