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

2016-05-30 16:39窦增杰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笔记例题

窦增杰

对于“培养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好几年了,想必每位教师教都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课前预习的好,课上同学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有目的性地听老师讲课,这样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实验证明,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在上课中表现的很积极,提出的问题也很是他们在预习中没理解的,更是教学中的重点。

那么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呢?小学生年龄毕竟小,不能很好的把握,作为教师要多加指导,要限定一定的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这里谈谈自己一点浅陋的看法:

一、读一读定义法则

预习时要认真读一读这些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二、想一想例题

对于例题,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例题理解不理解就决定你会不会做这种类型的题,预习中遇到的例题要好好想一想它与前面的知识有何关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说一说难点

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四、写一写笔记

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适当做学习笔记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

五、做一做练习

预习完例题,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去做一做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增强预习的信心。

六、补一补旧知识

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要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堅实的基础。

七、提一提疑问

在预习中记下的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让老师给予合适的解释,这样即给老师提个醒,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又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創新意识。数学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要学好数学,就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笔记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