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关因素分析

2016-05-30 19:43孙英慧孙英娟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市民化意愿

孙英慧 孙英娟

【摘 要】农民市民化对于城市及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路径。但是 ,农民市民化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逐步转化过程,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论文以实地调研及电话随访问卷作为依据,对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外在因素及因在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满意度、城市生活了解度、所从事行业、农业收入等。

【关键词】市民化 意愿 实地调研 相关因素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105056)、吉林省发改委项目(JF2012C004)、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4249、2012481、2013250、2014249、2015367);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工业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关联度的智能点餐系统研究与开发”(2014Y101)。

一、实验数据

我们通过三组实验数据来分析农民市民化意愿的相关因素,该三组数据分别通过实地调研和电话随访方式获得,数据的调查对象为农民。将数据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向往城市生活的人群;一类为不向往城市生活的人群。通过Excel軟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的属性集中度,进而挖掘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相关因素。

1.第一次实地调研数据

实地调研进行两次。第一次调研(第一组数据):问卷共设计32个题目,题目覆盖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及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相关问题三部分内容,共回收有效问卷149份。调研对象为农民,分布于全国2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其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

2.第二次实地调研数据

第二次调研问卷的设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问卷题目更加接近调研目标,增加了更多的关于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的相关问题。第二次调研(第二组数据):问卷共设计38个题目,题目仍覆盖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及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相关问题三部分内容,共回收有效问卷111份。调查对象仍为农民,分布于全国2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其中男性占53%,女性占46%。

3.电话随访数据

电话随访调研是在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的帮助下完成的,问卷设计与实际调研的第二次调研问卷基本相同,共回收问卷54份。调研对象主要为吉林省各市区农民,外省市农民比较少,其中男性占40.74%,女性占有59.26%,该数据作为第三组数据。

二、数据预处理

1.样本数据库构成

将各次调研问卷分别生成样本数据库,共形成3个样本数据库,分别为:第一次实地调研数据库,第二次实地调研数据库和电话随访数据库。确定数据库中数据的条件属性(解释变量)及决策属性(被解释变量)。将问卷中表达农民进城转市民意愿的题目作为决策属性,其他题目作为条件属性。

2.数据清洗整理

将调研问卷中题目有空选的或关键题目有空选的去除作为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录入数据库。将数据库中年龄属性划分为年龄区间段,即:,各区间段分别用数字1-5表示;根据属性均值将人均耕地面积及年人均收入分别划分为三个区间段,各区间段用数字1-3表示。

三、與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关的内在因素

1.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市民化意愿正相关

以第二次实地调研数据库中的个人情况信息作为分析数据,其中:性别取值为1,2分别代表男,女;婚姻状况取值为1-4依次代表已婚,未婚,离异,丧偶;文化程度取值1-5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本科以上;市民化意愿取值1,2分别代表向往城市生活,不向往城市生活。

2.生活满意度与市民化之间负相关

问卷设计题干为:您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选项共有四个,分别为: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通过对第一次实地调研数据及第二次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所示,其中:人数代表生活满意度为该行层级的人数,愿意代表当前满意度层级的人群向往城市生活的人数比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对目前生活不满意的占少数,特别是第二次实地调研数据中不满意的人群只是一位数。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目前生活满意的人群对市民化的积极性最低。而对于目前生活的满意度适中的人群(B、C)市民化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去除对生活不满意的人群(他们对待生活非常消极),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市民化意愿之间呈负相关。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两次农民市民化调研问卷分析,可将影响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内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满意度和城市生活了解度;外因主要有:人均收入、所从事行业、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及在外打工家人的回家频率。而这些因素中与农民市民化意愿呈正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序、城市生活了解度及从事非农行业,其他因素则与市民化意愿呈负相关。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要更好地实现城市化,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我们要采用以人为本的方式分批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何燕.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3年第11期,72-74

[2]徐滇庆,李昕.看懂中国贫富差距[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70-75

[3]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1年2月第31卷,153-169

作者简介:孙英慧(1975-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和图像处理研究。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市民化意愿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