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不响应现状探究与破解

2016-05-30 14:40阮连凤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鱼游起点梯度

阮连凤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然而面对教师的发问,课堂上却常出现一种极端的现象:一些学生发言踊跃,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要力量;一部分学生则“启而不发”“问而不答”,成了课堂上的“看客”;个别学生甚至和老师长期处于一种平行线的状态。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课堂不响应现象。

一、调查

围绕《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四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基本结束时所提出的“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笔者对课堂上未有举手发言的22名学生(全班40人)展开调查。(见表1)

二、分析

结合以上的小调查,对受试者的不响应原因作进一步剖析,笔者认为可归纳为“三不”:

1. 课前准备不充分。表1显示,受试者中72.8%的学生(前三项原因合计)在进行第二课时学习后对课文内容还未达到深入理解,难以把握文中具体细节,无法抽取文本中的有用信息作答。这与他们课前预习的主动性、有效性不足有很大关系。中山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班上所做的调查显示:学生没有预习,上课感觉辛苦听不明白的有30人,占63.8%;听得轻松明白的只有17人,占36.2%。(吴谊谊:《关于小学语文预习的调查报告》)由此看来,对于所需信息量较大的阅读课,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很难融入课堂,走进文本,课堂上自然陷入“等、靠、要”的被动局面,难以与教师互动。

2. 阅读起点不一致。笔者对表1中不响应的前三项原因进行了阅读水平的梯度排列,所占百分比分别是13.7%、40.9%、18.2%。这一数据显示同一班级学生的阅读起点参差不一,以至于学生难以达到对同一问题进行统一作答的要求。

3. 胆子小不敢答。有的孩子说:“如果我回答错了,别人会笑话我,回答得不好,也会让人笑话。”有的说:“老师的问题我想好了,但别人不举手我也不好意思说。”可见部分学生背负着思想包袱不敢表达。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应更多地接纳学生的阅读起点,重视他们的阅读建构,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打破这种课堂不响应的局面,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同样精彩的语文课堂。

三、对策

(一)激励性策略

激励性策略是指将激励性手段融入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延伸等环节,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

1. 激励课前预习。学生的预习情况很大程度决定着听课的效率。除了正面鼓励,也要采用激励机制帮助学生主动预习。如借“评选预习小能手”等手段,保持预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感受到预习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故意把题目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见状纷纷纠正,我说:“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班上一名学生回答说因为文中的青年人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因而鱼像游到了纸上。我又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是预习时认真读了课文想到的。我当即表扬他:“你在预习时认真读课文,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预习的效率真高!”接下来的几次预习,他都做得很好。除了激励,老师还要指导预习方法。在任教高年级时,笔者把预习要求编成一条顺口溜:“一读二找三了解,四查五划六思七写写。”引导学生走好预习之路。

2. 激励课堂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被那些优秀的学生吸引而忽视了“沉默的一群”,又或者对那些虽没能答对却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加以批评,久而久之的忽视或是过高的回答要求抑制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因此相对于以夸赞鞭策优秀生、以激励肯定中等生,更要以宽容和鼓舞来带动后进生。深圳赵志祥老师在一次上课时曾跟学生这样说:“同学们,甭管你们以前上课怎样,在我的课堂上如果你们回答问题答对了,功劳是你们的;甭管多简单的问题,只要你们回答错,错全部在我!明白吗?”从赵老师的一席话中不难看出他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良苦用心。为消除心理包袱,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口号激励自我,如“不要不敢,只要大胆!”“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答作舟”等,引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内驱力。

(二)目标性策略

目标性策略是将学习目标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在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以促学习效果的有效达成。

1. 设置梯度性目标。每个学生的阅读起点不尽相同,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达到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而不是齐步走。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起点和学习起点,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订立课堂学习目标,如在复述课文、背诵、理解文段、仿写等内容上设置梯度性要求,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

如在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要点时,笔者是这样作要求的:

给予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作答选择,让他们在选择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自然活跃。

又如在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的阅读交流上,笔者设置了不同梯度的发言范例:

(1)“一句话式”感受

我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特别喜欢里面的关羽,他不但武功好,人也好!

(2)“一段话式”感受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关羽赤胆忠心、武功高强;张飞胆识过人、不善用计;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命运,让我越看越爱看!

(3)“诗词式”感受

叹曹操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止关羽不降曹。

(4)“调侃式”感受

周瑜是美型的,文武是双全的,妻子是可人的,度量是很小的,嫉妒是常有的,气死是活该的……

设置这样兴趣盎然的梯度性目标,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选出适合自己的类型。这样的放手,给了学生思维起飞的双翼,让他们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信飞翔!

2. 加强课堂测评反馈。课堂上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检测反馈,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能力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巩固,从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达成。如针对文本特点,可为个别学生制作一些个性化随堂阅读检测单。如:

(1)在说明文教学中可以用到对比图式检查单。检测之余,便于学生掌握课文重点。

(2)在进行复述时可用故事板帮助学生筛选复述重点,检测其理解程度。

(3)在理解课文中某个人物时进行的整合单。

(三) 开放性策略

开放性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策略。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包罗万象,语文学习形式同样丰富多彩。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以语言学习为例,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后发现:学习两周后,聆听阅读、观看多媒体、观看现场演示、参与讨论、亲身体验做中学、学会后讲给别人听或进行应用能够记住的比例分别是:5%、10%、20%、30%、50%、70%、90%。教师在阅读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方式进行遴选,对提升学习效率意义甚大。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协作交流;可以引领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可以根据阅读状况出示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还可及时捕捉学生的独特表现开展互评与自评……总之,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激发学生思维。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鱼游起点梯度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春天的安排
罗平记
鱼的背后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27《鱼游到纸上》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