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英”课程育绿色英才

2016-05-30 14:40林黎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办学足球

林黎华

对人才进行特色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根据新课程目标及高中生特点,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配合海珠区构筑“海珠生态城”高层次特色化教育服务体系,在学校“为学生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与“构建生态型学校,培养阳光青少年”的办学目标指导下,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及校内外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宽基础加活模块的集群式菜单式课程生态体系”,把实施“绿英计划”特色课程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切入口,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使其成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环境保护实践的“绿色人才”。

一、“绿英计划”名称释义

“绿英计划”即“绿色英才培养计划”,是指在学校“为学生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与“构建生态型学校,培养阳光青少年”的办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开设绿色课程,保障学生实践;开展绿色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组织绿色科研,提升学生创新”三大机制,以促进学生“树立绿英意识、投身绿英行动和勇于绿英创新”的绿色英才培养计划。

在实施“绿英计划”的过程中,学校把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的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形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环保科技意识,使其毕业后无论走上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有环境、科技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环保、创新意识和能力,每个学生如“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积极投身环保科技创新实践,成为改善中国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英才”。

二、“绿英计划”课程理念

“绿英计划”课程的理念是:绿色英才,绿色未来。“绿色英才”体现了学校“生态文化,阳光教育”办学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向及校训“爱、健、勤、实”的要求。“绿色未来”强调学校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学校“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绿色英才的培养将会给未来带去希望。在这一课程理念指引下,其课程主线是:促进学生树立“绿英意识”→引导学生投身“绿英行动”→鼓励学生勇于“绿英创新”。

三、“绿英计划”课程目标

“绿英计划”课程培养目标就是通过“绿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热爱“生命、自然、社会”的“绿英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为国家、社会、未来服务的“求知、环保、友好”的“绿英行动”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质疑、探究、释疑”,培养学生的“绿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未来输送一批批“绿色英才”。

树立绿英意识,促学生追梦成长。通过开展绿色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情、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保生态技术的认同、认识和兴趣;逐步形成“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的意识。

投身绿英行动,促学生筑梦成才。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环保科技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观念;理解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主管理、组织协调、与人沟通、善于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勇于绿英创新,促学生圆梦未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科研活动,走进大学课堂、实验室参与大学生活体验,培养学生严谨自律、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品格;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探究、释疑”,敢于批判质疑,善于反向思考问题,让知识增值,从而取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效;能利用现有的知识与条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问题的本质,并有改进或创造新事物,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创新能力;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对职业选择有初步规划,亮剑高考,圆梦未来。

四、“绿英计划”课程结构

根据“绿英计划”高中特色课程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学校设置了“绿英意识、绿英行动、绿英创新”三大模块的学习内容。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是呈螺旋式递进上升关系,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在各年级安排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高一年级侧重“绿英意识”模块的学习,高二年级侧重“绿英行动”模块的学习,高三年级侧重“绿英创新”模块的学习。但三个模块的学习也会交叉进行。

“绿英意识”学习模块。要求各学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除此外还利用已开发的系列校本教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

“绿英行动”学习模块。在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入开展各类环保科技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各类学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抓手,成立国际生态委员会和“环保之星”小分队,组织开展系列环保行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关心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交流活动和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绿英创新”学习模块。“绿英创新”模块居于“绿英计划”特色课程学习内容的最高层。该模块重在通过研究性学习、科技科研活动及与大学合作,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设计与执行实验的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求真精神,理解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在大数据时代有效地获取、分析、评价并准确使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与潜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五、“绿英计划”课程资源

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丰富课程实施内容。

文本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围绕“绿英计划”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制。

人力资源充分拓展使用。组建“科技辅导团队”,聘请17位校外专家、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大使”,开展“科技大使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学生中普及环保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共建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为拓展延伸“绿英计划”课程资源,学校与6家科研事业单位、4家国有企业、3个部队开展共建活动,还与7所高校学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这些资源成为特色课程的实践基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课程学习、交流平台。

六、“绿英计划”培养机制

开设绿色课程,保障学生实践。通过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与大学、科研单位、国有企业、部队等建立实践基地,合理安排课时和活动,以确保课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实践。

开展绿色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在课程评价、综合实践评价等方面加大“绿色教育”的指标,如“阳光之星”中“孝爱、乐学、礼仪、活力、环保、协作和进取之星”的评选体现了学校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又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广州市教育质量阳光评价体系”,在“社会责任、审美修养、科技与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有多元发展的机会。

组织绿色科研,提升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型学校的实践研究》等三个省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市、区科普立项15个,获得专项资助资金近80万元。这些与生态、科技为主题的课题为“绿英计划”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动力和保障。同时也借用共建实践基地与大学的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绿英计划”课程发展

将“九七梦”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理想学园和幸福校园”作为师生的共同愿景,通过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师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激励师生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并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把“绿色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树立热爱“生命、自然、社会”的“绿英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为国家、社会、未来服务的“求知、环保、友好”的“绿英行动”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质疑、探究、释疑”,培养学生的“绿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助力“绿英”圆梦未来,并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未来三年“绿英计划”特色课程发展目标是——

第一年整合校内外资源,确保课程实施。坚持以课堂生态教学为主阵地,将“绿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以系列校本教材为辅,拓展延伸“绿色教育”;结合教导处、德育处、团委等各部门工作,组织开展各项“绿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学校的各类社会“绿色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年开发“绿色教育”校本教材,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积极开发切合“绿色英才培养计划”的 “绿色教育”校本教材,并进一步完善“绿英计划”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多元化,深化课程内涵。

第三年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结合新一轮高考改革与录取机制的多元化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层次,与省内外更多高校进一步合作,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在打造学校“绿英”教育品牌的过程中,使该课程真正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切合学校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需要。

民办教育怎样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文/惠州市惠阳区实验小学 张银球

近年来,社会民办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对于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制约民办教育的发展。而要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有效途径。

一、 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更多的重视

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也复杂,最大问题是民办教师待遇低、津贴少、退休之后养老难,使得民办教师队伍不稳定,民办教育在社会的认同感不高。因此,民办教育面临着规范、扶持和提升三大任务。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规范办学是民办教育健康的发展的基础。《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要制订科学有效的有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办学评价标准,帮助民办学校对照评价标准进行限时整改,对达不到办学标准的或逾期不整改的要予以取缔。

扶持民办学校办学。一是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教师培训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民办教师相应的补助,三是给民办学校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以及一定的收费自主权。目前,民办学校的回报率低,按省物价厅、教育厅2009年24号文件的规定,省一级学校不超过培养成本的8%,市一级学校不超过7%,区一级不超过6%,一般学校不超过5%,收费标准低,办学经费不足已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有规定,民办学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民办学校可以要求合理的回报。因此收费标准应该予以调整。

提升民办学校质量。一是主管部门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帮助和鼓励民办学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民办名校,如评出最具竞争力、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民办名校。二是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奖励基金,专门奖励大胆创新、社会影响大,起到引领、标杆、示范作用的民办学校,政府要大力宣传和引导树立办学典范。

二、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转变办学观念

转变办学观念是实现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民办教育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实现“五大转变”。一是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不仅要保证学生有学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上好学,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是从“家族式办学”向“教育家办学”转变。投资办学者要选好一个有先进办学理念、懂教育、善管理的校长,要赋予校长相应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权限,实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着力构建一个“开明投资者”与“教育家办学”相结合的新型民办学校管理体制。三是从“千人一面办学模式”向“注重个性化发展办学模式”转变。要摒弃“一刀切”和“千人一面办学模式”的观念,要注重办学特色,注重个性化发展办学,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变化、进步和发展,要从公办学校“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上做文章,真正实现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四是从“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向“把社会效益、教育质量、学生发展放在首位”转变。办教育要讲经济效益,投资者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忘记社会责任这个根本。社会效益不好,教育质量差,学生发展不健康,这样办教育只能给社会带来负面的东西。五是从“盲目办学”向“尊重教育规律办学”转变。若违背教育规律办学,急功近利,就会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比较严重的办学现象。

三、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的发展方向

高端办学、特色办学、个性化发展办学是民办教育的根本出路。所谓高端办学,就是体现在高投入、高师资、高质量、高服务上。在义务教育的背景下,有条件的家长可选择高收费、高质量的学校就读,高质量、优质学校、特色学校和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学校成为众多家长的首选。据了解,目前惠州市民办学校从收费上分类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收费在1000~2000元左右,所占比例大约60%;第二类收费在3000~5000元左右,所占比例大约25%;第三类收费在6000~10000元左右,占比例大约15%。前两类是解决进不了公办学校就读的问题,第三类是解决不想进公办学校就读的问题。也就是说前者是解决“有学上”的问题,后者是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惠阳区实验小学办学之所以成功,关键是高起点高标准办学,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形成了科技教育、英语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五大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全市教学质量检测)名列惠州市小学第一,已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学校、惠州市最具竞争力十大教育品牌,成为人民满意、百姓向往的品牌学校。因此民办学校要尽快实现自身功能定位和观念转变,明确办学发展方向,就应该高端办学、特色办学。只有把育人放在首位,把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个性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标准定位高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才有生存的意义和空间。

佛山市高明区探索把足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8000多所学校为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佛山市高明区的更合中学等7所中小学校位列其中。

更合中学的校园足球建设,主要涵盖足球知识的普及、足球技能技巧的教学和足球精神与文化的涵养三个方面,分三个阶段实施:七年级是“兴趣”阶段,主旨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足球运动的体育兴趣爱好,让学生们爱上足球;八年级是“技能”阶段,主旨是让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一定常识、技巧、集体配合等方法;九年级是“成果”阶段,主旨是让学生基本成为足球运动方面的“小明星”,体现体育精神及个人魅力。

该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指向立德树人。通过足球载体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让足球融入学校,让拼搏、坚持的足球精神成为校园文化,跟学校的德育、育人相结合。

明城小学从十个足球文化元素入手打造足球文化,并以足球文化为抓手,引领足球特色工作的持续发展。十大足球文化元素分别是识足球、玩足球、赛足球、赏足球、评足球、写足球、画足球、制足球、摄足球、唱足球。通过每年的“校园足球文化节”,开展学生足球操展示、师生足球知识比赛、班级足球联赛、班级足球手抄报评比和足球征文、摄影、绘画、制作等比赛活动,全面普及、全校参与,让“团结向上、顽强拼搏、合作互助”的足球精神带动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建设。

沧江中学附属小学坚持以“高起点、专业化”理念来引领足球特色建设。他们不仅编写了学校足球校本教材,还以学校家委会的名义,引进了社会资源,组建了全区第一个小学校园足球专业俱乐部——沧中附小雄鹰足球俱乐部。俱乐部有明确的章程、经费等,让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进行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足球训练和比赛。目前,该俱乐部已有会员110人,形成了一至六年级的完善梯次队伍。

该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足球兴趣课,通过玩游戏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对于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则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技术和比赛能力、心态。此外,学校还邀请恒大足球学校等专业团队的专业教练到学校指导学生开展校园足球训练,并将部分优秀队员送进清远恒大足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佛山市高明区教育局办公室 姚亿)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办学足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认识足球(一)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教师待遇